一、概述
在Java的數據訪問中,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是常用的數據源選擇器之一。這個類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了一個可以動態切換數據源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創建多個數據源並且維護一個路由規則,然後在需要使用不同數據源的時候動態切換數據源。
這篇文章將從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以及一些開發技巧來進行詳細的解析。
二、怎麼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是一個抽象類,它提供了一些默認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繼承這個類,並根據自己的業務進行一些實現。以下是實現的詳細步驟:
1.繼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類。
public class MyRoutingDataSource extends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
@Override
protected Object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
return DataSourceContextHolder.getDataSourceKey();
}
}
2.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數據源和路由策略。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創建了兩個數據源(dataSource1和dataSource2),並將其建立了一個映射規則。然後我們實現了自己的路由策略(MyRoutingDataSource),其中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用於返回當前數據源的key值。
3.在代碼中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MyRoutingDataSource dataSource;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public void save(User user) {
dataSource.setDataSourceKey(user.getDbName());
userDao.save(user);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在保存用戶信息的時候,動態切換數據源。通過setDataSourceKey()方法設置數據源的key值,然後在保存用戶信息之前,我們可以選擇封裝一個事務,這樣就可以保證數據源的切換和用戶信息的保存是在同一個事務裏面的。
三、注意事項
在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實現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時,返回的key值必須與配置文件中的key值對應。
2.如果使用了連接池,在更換數據源的時候,可能需要清除連接池中的一些緩存。
3.在進行數據源切換時,盡量不要把數據源的key值硬編碼到程序中,這樣做會影響程序的可維護性。
四、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原理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實現原理比較簡單,它主要是通過維護一個Map來實現動態切換數據源的。繼承了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類都必須實現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這個方法用於返回當前線程需要使用的數據源的key值。在DataSource的getConnection()方法中,會根據這個key值來獲取對應的數據源。下面是DataSource的getConnection()方法的簡化代碼:
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
DataSource dataSource =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
Connection connection = dataSource.getConnection();
return connection;
}
在Spring初始化的時候會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的afterPropertiesSet()方法,這個方法會創建維護數據源和對應key值的Map。在數據源切換的過程中,我們只需要調用setDataSourceKey()方法,然後將key值設置為當前需要使用的數據源對應的key值,然後就可以通過getConnection()方法獲取對應的連接,使用對應的數據源。同時,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還提供了setDefaultTargetDataSource()方法,這個方法可以設置默認數據源,也就是在key值無法映射到具體數據源的時候,會使用默認數據源。
五、一些開發技巧
在使用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時,我們可以結合AOP技術來進行動態切換數據源。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
@Aspec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ataSourceAspect {
@Before("execution(* com.example.service.UserService.*(..)) && args(user)")
public void setDataSource(User user) {
DataSourceContextHolder.setDataSourceKey(user.getDbName());
}
}
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了AOP來進行攔截。在UserService對應的方法執行之前,會調用setDataSource()方法,這個方法會通過AOP獲取到用戶信息,並將其添加到當前線程上下文中。在數據源請求的時候,我們通過繼承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並實現了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方法,並使用DataSourceContextHolder.getDataSourceKey()方法獲取到當前線程上下文中保存的數據源的key值,然後進行切換數據源的操作。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我們不需要在業務邏輯中去進行切換數據源的操作,而是交給AOP來處理,這樣就相對於減少了系統的複雜度和侵入性。
六、總結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為Java的數據訪問提供了一個動態切換數據源的便捷方法。它的實現原理簡單明了,通過維護一個Map來實現動態切換數據源的。在使用它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返回key值與配置文件中的key值是否對應、連接池中的一些緩存是否需要清除、數據源切換時key值盡量不要硬編碼等問題。同時,我們還可以結合AOP技術來進行動態切換數據源,從而減少系統的複雜度。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6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