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高等學校在學人數總規模為4002萬人。202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是1071萬人,全國高校招生人數多達967.45萬人,算起來錄取率高達90%,這就相當於只要你參加了高考,那就有非常大的概率可以成功晉級為大學生。
智聯招聘在發佈的《2021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有提到,2019年一季度時,企業招聘的崗位里,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職位數佔比還只是17.6%,到2021年一季度,這個比例就升到了29.8%。
一直以來,本科生的就業率也比較高,多年保持在90%左右。58同城在2021年6月16日發佈的《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里也給出了一組數據,95後畢業生里有8成以上是本科學歷,其中有3成在發佈報告前已經找到了工作。
在大學生就業市場整體供需上,數據顯示,過去一年(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智聯招聘平台上針對應屆大學生發佈的崗位數同比下降7.1%,而投遞簡歷的大學生同比上升35.2%。新冠疫情暴發後的2至6月,智聯招聘平台新發佈大學生崗位數同比下降15.5%,而在智聯招聘平台投遞簡歷的應屆大學生同比上升62.7%,供需對比更加明顯。




分行業來看,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下降明顯。數據顯示,今年2至6月,快速消費品銷售(-47.0%)、中介服務(-43.8%)、軟件信息服務(-38.5%)、金融(-35.9%)、互聯網/電子商務(-26.8%)是應屆生崗位需求同比下降最大的五個行業。在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的畫像上,報告顯示,大專學歷就業最為困難。報告用「某類學歷6月份仍在求職的人數/該類學歷過去一年求職的人數」來計算不同學歷的就業難度係數,大專學歷就業難度係數最高(30.0%),本科學歷就業難度係數次之(27.9%),前兩者就業難度約為碩士(15.9%)和博士(11.2%)學歷的兩倍。此外,報告指出女大學生就業難度高於男大學生。報告指出,雖然學歷越高的女大學生就業難度係數會更小,但女碩士的就業難度係數(18.9%)比男碩士(12.2%)高出6.7個百分點,在各類學歷中表現出了最大的性別差異。


2017年《新藍領教育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發佈,以95後居多的 「新藍領」,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之一。
據了解,所謂「新藍領」是指,與傳統藍領相比,從事的行業逐步向服務專業轉移,更傾向於體力與腦力相結合的勞動方式,技術能力相對較高,收入和學歷水平較傳統藍領均有所提升;在求職方式上,也更偏向趕集網等線上招聘平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