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ybatis執行存儲過程帶參數
在Mybatis中,執行存儲過程帶參數可以使用標籤,其中定義的parameterType定義了參數的類型,比如:
{call procedure_name(#{param1,mode=IN},#{param2,mode=IN, jdbcType=VARCHAR},#{result,mode=OUT,jdbcType=INTEGER})}
其中ParamObj為自定義的Java對象類,param1和param2為存儲過程中的輸入參數,result為存儲過程中的輸出參數。參數的mode屬性可以取值為IN或OUT,分別表示輸入和輸出參數。jdbcType屬性表示參數的JDBC類型。
二、Mybatis執行存儲過程報錯無效字符
當執行存儲過程報錯無效字符時,需要檢查存儲過程定義中的字符集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可以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通過設置useUnicode和characterEncoding屬性來指定字符集,比如:
三、Mybatis緩存機制
Mybatis有三種緩存機制: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本地緩存(內存緩存)。其中一級緩存為SqlSession級別的緩存,二級緩存為Mapper級別的緩存。本地緩存是Mybatis自身實現的內存緩存。
要想開啟二級緩存,首先要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設置CacheEnabled為true。同時在Mapper文件中使用cache標籤來啟用緩存,如下所示: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id=#{id}
cache標籤可以用於任何的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語句,用於設置緩存信息,其中eviction屬性表示緩存的清除策略,flushInterval表示緩存周期,size表示緩存的最大容量,readOnly表示是否只讀。
四、Mybatis執行流程
Mybatis執行主要包含以下步驟:
1. 加載Mybatis配置文件,創建SqlSessionFactory對象
2. 創建SqlSession對象
3. 執行SQL語句
4. 事務提交或回滾
5. 關閉SqlSession對象
其中第二步和第五步是必須的,第三步可以通過Mapper接口來執行。
五、Mybatis寫存儲過程
在Mybatis中,寫存儲過程可以使用標籤,其中定義的statementType為CALLABLE,表示執行存儲過程。如下所示:
{call insert_user(#{name,mode=IN},#{gender,mode=IN, jdbcType=VARCHAR})}
其中insert_user為存儲過程的名稱。
六、Mybatis調用MySQL存儲過程
要在Mybatis中調用MySQL存儲過程,可以直接使用CALL語句,例如:
CALL db_name.procedure_name(#{param1,mode=IN},#{param2,mode=IN});
其中db_name為MySQL中的數據庫名稱,procedure_name為存儲過程名稱,#{param1}和#{param2}為存儲過程的輸入參數。
七、Mybatis存儲過程引擎
Mybatis存儲過程引擎支持多種數據庫的存儲過程,包括MySQL、Oracle、SQL Server等。在Mybatis配置文件中,需要根據使用的數據庫選擇對應的存儲過程引擎。如下所示:
<!---->
八、Mybatis存儲過程詳解
Mybatis存儲過程是在數據庫中預存儲的一系列執行SQL語句的集合,可以通過一個名字來調用這個存儲過程。存儲過程通常用於一些複雜的業務邏輯的實現,可以減輕應用程序的負擔。
在Mybatis中,存儲過程的執行和普通的SQL語句類似,都是使用Mapper接口來進行操作。
存儲過程可以分為有返回值和無返回值兩種:
有返回值的存儲過程:
{call get_user_count(#{count,mode=OUT,jdbcType=INTEGER})}
無返回值的存儲過程:
{call insert_user(#{name,mode=IN},#{gender,mode=IN, jdbcType=VARCHAR})}
九、Mybatis調用函數
Mybatis調用函數可以使用標籤,並使用resultType或resultMap定義返回值類型,如下所示:
{call get_user_name(#{id,mode=IN,jdbcType=INTEGER})}
其中get_user_name為調用的函數名稱,id為函數的輸入參數。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