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的企業運營框架知識「企業運營框架的兩大作用」

1、框架原理:

本文提取流程運行的必備要素,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發生的邏輯,以流程為主線、為中心,實施基於流程的管理系統整合,將企業管理體系的其他要素進行有機串聯,構建以戰略為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以組織與人才、規章制度為基礎,以企業文化為土壤,以流程為執行核心,以流程達標、風險內控為內在要求,以知識為助力,以信息化為利器,以績效薪酬為激勵機制,以監督評價為優化機制,各體系相關連接、相互支撐、共同構成多維度的企業運營管理框架。

基於流程的多維度企業管理框架

基於流程的管理框架實際上是流程管理較高階段的產物,流程管理不只是管理流程本身(指開展流程規劃、流程梳理並實施標準化、流程稽核、流程績效測評、流程優化等,雖然這些管理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更在於利用流程貫穿企業方方面面、直接反映業務的特點,構建基於流程、以流程為核心、戰略為導向的企業管理框架,實施各類體系的整合融合,平衡效率效益與風險,促進企業平穩、長遠發展。

2、框架功能

框架試圖做到的通過抽取管理運行的通用要素,實施各類管理體系的融匯,形成一個理解、整理管理的思維圖。

基於流程的多維度企業管理框架

從框架最終用戶角度來講,該框架提供的基於流程的系統化管理視角、構建的多維度管理框架,實際上是一部管理詞典,是為各級領導/員工開發的管理知識系統。利用該框架,企業領導及員工能便利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管理環境,快速掌握職能職責範圍內的各類管理信息,為充分發揮流程的執行力、有效促進戰略落地執行提供了堅實基礎。

對於企業領導人:為企業領導人提供一部管理導航儀。一方面,該框架便於領導人根據自己的關注點,通過該框架迅速定位該領域相關管理要素,快速全面了解管理概況、實施管控及監督。另一方面,能幫助領導人根據戰略和風險評估結果,精準鎖定重大重要風險領域、關鍵流程,便於領導人集中精力、實施精準管控,從而提高領導人員管理效率、實現單位時間的管理價值最大化。

對於管理人員:為管理人員提供一份管理詞典、一份管理地圖。該框架幫助管理人員從角色定位、管理職能出發,清晰掌握職能領域內所承擔的戰略任務、計劃目標、預算約束、發佈的制度、涉及的流程及關鍵流程、運用的IT系統、存在的風險點、實施的控制,確保管理人員關注全局的同時,又能實施精細管控。

對於員工:為員工構建一張工作全景圖。該框架向員工清晰的描繪了自己在組織中所處的位置、自己的權責及歸屬流程、工作標準、可以使用的信息系統、規範自己工作並約束自己行為的制度、考核標準、所得的薪酬回報以及自己將來的發展通道等全方位的工作景觀。通過該框架,企業能實現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該框架使得企業能向員工提供全方位的工作便利,將員工開展工作必備的要素直接呈現在員工面前,幫助員工充分認識本職工作與企業發展的緊密關係,能讓員工看到自己努力工作的回報及將來的發展,有利於強化員工對企業、企業戰略的認同感,從而自覺自愿按照流程、按照制度做事,最終達到提高戰略執行力、促進企業戰略實現的目的。

3、框架架構:

該框架中,除流程為實際執行性設計、實際發生行為外,其他各要素均為機制性設計或者結果性架構,以保持體系整體的互補性、科學性。

類別序號要素產生的邏輯構成與其他要素的接口
目標類要素01戰略、計劃及預算(簡稱戰略)該體系回答為什麼、做什麼,解決的是企業開展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發生的動因。這是原動力、基本出發點,同時也是終極目標。戰略(5年規劃、3年滾動戰略;總戰略、職能戰略、業務戰略及各成員單位的獨立戰略;戰略分解)計劃(年度經營計劃體系);預算(基於年度經營計劃的編製的全面預算體系);1、 戰略與組織接口:戰略、計劃及預算按照集團總部、業務線、成員單位、部門、崗位的層級逐級展開,最終的體系(指分解後)是總目標帶領下的具體內容與各級組織單元的矩陣。2、 戰略與企業文化接口:新的戰略規划下,新戰略是新階段企業文化活動的輸入,制定企業文化職能戰略, 開展新文化的構建、形成、分享推廣、評估重塑等活動。3、 戰略與制度接口:規章制度規範的是戰略實現過程中存在缺陷、需要改進提升的領域,或者是戰略指導下對新業務新事項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前瞻性應對設計。4、
戰略與流程接口:平衡計分卡方法下,總戰略、業務戰略、職能戰略分解時,在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維度能夠導出關鍵業務流程。隨着戰略的逐級分解,部門也可以導出部門關鍵流程、甚至可以精細到崗位負責的關鍵流程。戰略意圖及舉措,將通過流程逐一實現。5、 戰略與風險內控接口:戰略風險是最高等級的風險,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機制的終極目標保障戰略執行,促進戰略實現。具體接口在於公司層面風險評估、重大風險應對策略及解決方案。6、 戰略與知識的接口:圍繞戰略實現,形成知識管理職能戰略,構建新戰略下,企業實現戰略所需的企業知識地圖,部署獲取戰略實現必備的知識的行動舉措。7、 戰略與信息化的接口:圍繞戰略實現,形成信息化建設職能戰略,部署企業未來業務發展和管理所需的信息化支撐。8、 戰略與績效薪酬的接口:戰略分解形成的KPI,是衡量、評價績效的標準,薪酬是對實現戰略所付出的辛勞的回報。9、 戰略與監督優化:戰略執行可能偏離方向,戰略可能偏離實際,監督是必要的保障手段,優化改進是及時的糾偏器。
環境類要素02組織與人才該體系回答的是由誰來做,解決的是戰略、計劃及預算的承載體、執行者(組織、崗位及員工)。根據戰略、計劃及預算體系分解的任務,結合組織、部門及崗位的功能角色定位,賦予相應的責權,開展相關的培訓,培養相關的人才,提升員工勝任能力並提供發展平台,為其高效開展工作奠定基礎。大集團組織架構(產業板塊+業務線);各單位內部組織機構;崗位體系;功能定位、職能職責;授權(事務處理權限、資金權限、信息系統中的權限)體系;人才培養機制(接班人及人才梯隊建設、後備幹部及核心人才、培訓體系、輪崗安排等);員工發展(任職資格、晉陞通道、職業生涯規劃等);1、 組織與戰略的接口:各級組織是戰略的載體,員工是戰略的最終執行者。戰略沿着組織層級分解。2、 組織與文化:文化附着於組織及員工。組織及員工的價值觀、言行舉止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不存在具體接口。3、 組織與制度:制度作用於一定範圍的組織及員工,對其行為產生約束。制度制定一般以公司、部門的形式發起。4、 組織與流程:流程運行往往貫穿各級組織單元,組織與流程縱橫交錯形成企業管理運行的真實地圖。流程促進組織協同,細化崗位責任,提升組織效率效益。組織與流程關係的演變路徑為:組織為主,流程隱形;組織縱向為主,流程橫向顯性支持補充;流程為主,組織隱形。5、 組織與內控: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是全局、全員的。上到公司層面的風險管理,下到流程中某一崗位實施的控制活動,內控存在於每一個組織單元、每一位員工的日常工作中。6、 組織與績效:通行的績效管理模式,以組織及員工行為及結果為對象。KPI分解時,會細分為組織各層級及員工。
03企業文化該體系解決的是企業運行的土壤,營造的是工作氛圍和內部環境。使命、遠景、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用人理念、管理理念等。全局性要素。
04制度該體系解決的是遊戲規則問題。無規矩不成方圓。戰略、計劃及預算既定,人才就位、角色及權責明晰,但具體開展工作還得約法三章,在生產經營管理各領域定出規則,使組織及員工——這些戰略、計劃及預算的承擔者、執行者在既定的規則邊界內開展工作。涵蓋公司範圍的內所有制度。可按照流程模塊或者職能部門等規則編製成冊,制度須具有唯一編號,便於索引、便於崗位及流程使用。1、 制度與組織的接口:制度的發起、發佈一般由公司級、部門級組織單元完成。制度的運行監督及維護更新,一般由歸口管理部門完成。2、 制度與流程的接口:這是核心接口。制度是流程運行的規則,流程是制度的核心。每一個流程均與相關制度對接,以實現制度落地執行,確保流程的權威。3、 制度與監督評價:這是重要接口。內控制度的設計及執行有效性是監督評價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優化的源泉。
運行類要素05流程該體系解決的是怎麼乾的問題,呈現的是目標實現的路徑。目標已下、執行者已明、規則已定,接下來就是按照經濟業務或事項本身的邏輯,由執行者在規則允許的邊界內,開展一系列工作,歷經發起、授權、交易處理、記錄、報告各環節,實現最終的輸出,為內部、外部顧客創造價值。流程體系可以看成為一個行為集,由組織及崗位在規則限定的邊界內,通過這些一系列具有邏輯關係的行為,實現企業戰略、計劃及預算。基於BG、BU等細分為獨立的產業鏈條;產業鏈內部基於價值鏈模型繪製經營地圖,開展流程規劃;實施流程分層分級,構建以價值鏈為主線的經營模型並逐級分解細化,一般分解到第三級,可根據流程的複雜程度、管理需要等情況,針對個別流程制定SOP;針對各個末級流程,按照統一標準,繪製流程圖,編寫流程描述。1、
流程與戰略接口:根據平衡計分卡方法下,總戰略或者業務戰略或者職能戰略分解時,在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維度能夠導出對戰略實現起到關鍵作用的關鍵流程。隨着戰略的逐級分解,部門也可以導出部門關鍵流程、甚至可以精細到崗位負責的關鍵流程。2、 流程與組織的接口:流程的執行貫穿流程相關的所有組織層次及組織單元,並細化到崗位,所在崗位的員工最終執行流程動作。3、 流程與制度的接口:流程一般匹配相關制度,制度對流程實施規範,流程是制度的細化。4、 流程與知識的接口:使用知識地圖等工具,梳理、沉澱積累流程運行所需的各類知識,幫助流程高效率運行、高效益輸出。5、 流程與信息系統的接口:利用信息化將流程相關要素固化,確保流程執行,提高流程運轉效率。6、 流程與內控的接口:基於流程,以流程為對象識別風險點、控制點,分析評價控制有效性,查找缺陷、提升改進。7、 與監督優化:流程指標的實現情況是監控的重要內容。定期的監督優化機制對流程及指標的科學合理可行、以及流程指標達標、流程績效實現情況進行監督評價、並提供的持續優化。
06流程指標該體系解決的是流程做到什麼程度就達標、就是好。為確保顧客和本組織所有者、經理層、員工、供方、合作夥伴、社會等各利益相關者對組織的滿意度,戰略、計劃及預算的承擔者在既定規則下開展工作、執行流程、進行相關操作必須達到的工作標準及輸出標準。針對每一個流程制定流程指標,根據流程及流程中關鍵節點,設計流程指標。例如審核時限、技術文檔的技術參數、消耗的成本、流程產出數量、檢查工作的執行頻率等。
流程指標可以從時間、成本、數量、質量、風險等角度來構建。
流程指標亦可考慮最低值、標準值、挑戰值等多級指標。
1、最核心的接口在於流程,流程指標是對流程運行提出的要求,是對員工及流程整體的工作及輸出的要求。2、與監督優化:流程指標的實現情況是監控的重要內容。定期的監督優化機制對流程及指標的科學合理可行、以及流程指標達標、流程績效實現情況進行監督評價、並提供的持續優化。
07知識流程的運行需要的知識的營養。充分、有效的知識積累及分享使用,對流程運行的效率效益乃至風險管理都有着極大的促進作用,強大的知識是流程運行的助力器。知識是指通過學習、實踐、探索所獲得的認識、判斷及技能經驗。《GB/T 23703》流程為基本出發點和中心,開展知識的鑒別(需求分析)、創造、獲取、沉澱並存儲、分享及使用等工作,營造學習氛圍、提供IT等支持,構建組織並持續開展評估、優化工作,為流程乃至整個組織運行提供智力支持。構成內容:實現順暢、高效、平穩運行流程而所需的一整套知識。例如相關的外部法律法規、外部經驗、參數、技能等。
使用工具:知識歷程圖、知識地圖等
1、 知識體系的構建需要知識管理戰略的指導、管理團隊的執行、制度的規範、學習型文化的浸潤、與流程的銜接、信息系統的支持、監督優化機制的強化。2、 企業的運行需要知識的營養,各個要素的良好作用均依賴於相關知識的積累及有效使用。3、 知識與流程接口:最核心的接口在於流程,使用知識歷程圖、知識地圖等工具,與流程緊密結合,盤點、分析鑒別流程所需知識,創造、積累沉澱、存儲、分享使用知識,提升流程績效。
08信息化該要素提供的是流程運行的利器。流程是戰略落地的關鍵,信息化是保障流程執行的利器。信息化是確保流程乃至整個組織高效運轉執行的利器。信息系統覆蓋的價值鏈環節、流程、控制點。最核心的接口在於流程,通過信息化將流程相關要素固化,確保流程執行,提高流程運轉效率。
監控、優化類要素09風險及控制該體系解決的是運營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戰略、計劃及預算的承擔者按照既定流程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達到相關工作標準的同時,同時要意識到對流程運行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因素以及相關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否則流程指標怕是難以實現。公司層面風險識別、評估及應對(風險數據庫、風險事件庫、公司層面風險調查問卷、風險地圖、重大風險應對策略及解決方案等);流程層面風險識別、評估及應對(RCM等);1、 公司層面——與戰略的接口:外部環境、公司內部資源及能力的不斷變化可能對戰略實現造成不利影響,定期的風險識別、評估及重大風險的應對機制,保證企業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保障戰略實施。2、 內控與流程的接口:風險蘊藏在流程中。利用內控的工具,以流程為單位,識別、評估風險應對的現狀,分析內部控制缺陷、提升優化。3、 內控與績效的接口: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是績效衡量的重要組成部分。4、 內控與監督優化的接口:接口體現在監督優化的重要機制在於以內控為核心的內部審計、內控自查(含流程稽核及優化)、年度評價、外部審計等。
10績效薪酬該體系解決的是回報問題。每個期間結束後,根據戰略、計劃及預算設定的目標,根據組織中各戰略、計劃及預算的執行者承擔的角色定位及其權責的不同,對執行者的戰略、計劃及預算實現情況、流程執行及達標情況、風險內控執行情況等開展評價,進而確定薪酬及其發展,實現組織整體與組織各成員的共同發展。覆蓋公司、部門及崗位、每一位員工的KPI體系;薪酬體系;1、 績效與戰略、組織、流程的接口:績效指標來源於戰略、計劃及預算的分解,來源於組織職能職責及橫向協同需求,來源於流程指標完成的流程績效。2、 薪酬與組織的接口:薪酬標準及機制的設計以組織中各級崗位的對象。3、 薪酬與績效的接口:薪酬中變動部分的依據來源於績效考核結果。
11監督優化該體系解決的是架構整體的自我凈化機制。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開展過程中,設計相關機制對管理體系的整體及具體環節實施監控,保障體系運行及目標實現。內部審計、效能監察、內控自查(含流程稽核及優化)、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外部審計(含內控審計)根本上講,監督優化針對管理系統各要素。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2226.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1 13:22
下一篇 2024-12-21 13:2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