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到家赴美IPO:虧損和服務都是心結

天鵝到家赴美IPO:虧損和服務都是心結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7月3日,天鵝到家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申請,計劃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JIA」。目前,天鵝到家是國內最大的家庭服務平台,一旦天鵝到家在美成功上市,天鵝到家或將成為「中國家庭服務第一股」。

第一股底氣何在?

天鵝到家原名為「58到家」,成立於2014年,直到去年9月份才更名為「天鵝到家」。天鵝到家原本是屬於58同城的業務分支,直到更名才從中分離出來,實現了品牌獨立。

與其他同行相比,天鵝到家背靠58同城,具有先天的優勢。一方面受益於58同城提供的品牌合作、知識產權許可、信息共享等各方面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得到58同城的流量支持。

有了58同城的加持,天鵝到家衝擊「中國家庭服務第一股」的底氣還是有的。

另外由於家庭服務行業的特性,天鵝到家的規模和運營也是其拔頭籌必不可少的要素。

首先是規模。招股書顯示,天鵝到家是中國最大的家庭服務平台。其一,消費者規模。招股書顯示,截止2021年3月31日,通過天鵝到家平台使用家庭服務的消費者累計超過420萬。其二,服務提供商規模。招股書顯示,截止2021年3月21日,在天鵝到家註冊和驗證的服務提供商超過150萬家。

其次是運營。為了提高運營效率,天鵝到家已經建立了「服務專業化、管理精細化、培訓職業化」三效合一的互聯網家庭服務平台,正在朝着實現家政行業線上化和促進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方向發展。平台數字化和產業垂直發展的模式,使得天鵝到家在運營方面頗具優勢。

天鵝到家的規模效應和運營優勢給天鵝到家的營收帶來良好的發展。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期間,天鵝到家的總收入分別為3.99億元、6.11億元和7.11億元,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另外2021年第一季度天鵝到家總收入為1.97億元,這一季度營收也是十分可觀。

虧損難題

儘管天鵝到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上市之路也未必就是平坦的。

天鵝到家多年來一直處於虧損之中,並且出現虧損擴大的趨勢。招股書顯示,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天鵝到家的經營虧損分別為5.91億元、6.16億元、6.33億元和1.25億元。

虧損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天鵝到家入不敷出。目前,天鵝到家還是處於擴張發展的階段,各個方面都需要花錢,可以說天鵝到家正處於燒錢換髮展的階段。

天鵝到家的經營支出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營成本,招股書顯示,天鵝到家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經營成本分別為3.47億元、4.52億元、4.33億元和1.07億元。另一方面是營業費用,招股書顯示,天鵝到家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營業費用分別為6.43億元、7.75億元、9.12億元和2.15億元。

其一,經營成本。儘管天鵝到家的經營成本並不是逐年升高的,但是花費還是很巨大。經營成本主要花費在員工成本、保險成本、電信成本和其他成本。這一部分的成本支出對於天鵝到家是必不可少的,行業特性決定了天鵝到家的人員規模大,因此導致員工成本的開支大。另外隨着交易量的增加,天鵝到家為消費者和服務提供商購買保險的支出也不斷增加。

而且天鵝到家在招股書中也披露,目前個人服務提供者未被計入天鵝到家的僱員中,如果未來監管當局要求天鵝到家補繳,天鵝到家的經營成本可能還會大幅度提高。

其二,營業費用。可以看到,天鵝到家的營業費用是逐年增加的,天鵝到家表示主要是因為在銷售和營銷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以實現快速增長和穩固業務基礎。招股書顯示,天鵝到家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為3.48億元、4.31億元、6.04億元和1.36億元。

所以在短期內,天鵝到家的經營支出還是會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天鵝到家燒錢換髮展未必能實現利潤增長,也就是說天鵝到家從目前階段的發展能否過渡到盈利的階段還是未知的。

服務質量受考驗

天鵝到家的虧損問題,除了其開支,業務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部分。

天鵝到家以家庭服務為應用場景,已經形成了三大業務體系:天鵝家居服務、為勞動者提供職業賦能服務、為行業參與者提供解決方案服務。

在這其中,天鵝家居服務是天鵝到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招股書顯示,天鵝家居服務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分別為3.51億元、5.21億元、6.10億元和1.76億元,分別佔總收入比重為88%、85%、86%和89%。

在天鵝家居服務中,保姆、月嫂這類工種提供的大多是長期服務,因此對於這類工種的專業性和人品素質要求會更高。但是天鵝到家在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之間更多的是起到中介平台的作用,為兩方提供匹配。因此,天鵝到家對於服務提供者的服務質量一直很難把控。比如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進行搜索,可以發現天鵝到家的投訴量有上千條,其中不乏對於天鵝到家的保姆、月嫂等服務提供者服務質量的投訴。

今年3月份,天鵝到家還曾因為保姆而被捲入了「嬰兒死亡」事件中。這類負面事件一出,天鵝到家可能失去了一部分消費者的信任,從而可能損失了一些業務量。因此,對於天鵝到家這類家庭服務平台來說,服務質量成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服務提供者的專業化程度、人品素質等各方面也都是值得注意和考察的。

基於此情況下,天鵝到家也逐步發展自營,減少使用服務提供商和服務提供者,但是因為自營的人員成本過高,在目前階段上天鵝到家難以擴大自營規模,所以不得不繼續沿用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和服務提供者。因此綜合來看,天鵝到家試圖通過自營提高服務質量的限制更多的是受到了錢的限制。

上市並非最終解藥

天鵝到家不僅內部發展遇困難,外部環境也在向天鵝到家施壓。

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在中國約4.94億家庭中,2020年已有3900萬家庭使用了家庭外包服務,家庭服務支出達到9000億元,預計在2025年突破2億元大關。這意味,中國家庭服務有着巨大的市場。另外根據商務部發佈的數據,目前中國有75萬家的家政服務企業。儘管天鵝到家、好慷在家在其中屬於知名企業,但是整個行業中並沒有出現一個絕對領先的企業,家庭服務行業的競爭也是十分激烈的。

目前,家庭服務市場依舊缺乏優質的服務供給,家庭消費場景或將延伸。所以,一方面對於天鵝到家提高服務質量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天鵝到家向更多家庭領域的服務進行擴展。

表面看來,不管是內部問題,還是外部環境促使的問題,對於天鵝到家來說,都是錢的問題。儘管上市能給天鵝到家帶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終歸不是天鵝到家問題的解藥。從長期來說,上市對於天鵝到家只是發展中的一環,也絕非終點,因此要長期發展,天鵝到家還得尋找新的突破之道。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159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1 13:19
下一篇 2024-12-21 13: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