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in關鍵字判斷是否包含
Python的內置函數in可以判斷一個字符是否在另一個字符串中出現過,如果出現過,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如下所示:
def contain_char(str1, char): return char in str1 str1 = "hello world" char = "l" print(contain_char(str1, char)) # True
以上代碼中,contain_char函數接收兩個參數,str1為目標字符串, char為需要判斷是否存在的字符。在函數中,我們使用in關鍵字進行判斷,如果char出現在str1中,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二、使用count函數統計字符出現次數判斷是否包含
除了使用in關鍵字,我們還可以使用字符串的count方法來統計字符串中指定字符的個數,如果大於0,則包含此字符。
def contain_char(str1, char): return str1.count(char) > 0 str1 = "hello world" char = "l" print(contain_char(str1, char)) # True
以上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contain_char函數,用於判斷目標字符char是否在字符串str1中出現過。使用字符串的count方法來統計char出現的次數,如果次數大於0,表示char出現過,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三、使用正則表達式判斷是否包含
正則表達式是一種強大的字符串匹配工具,可以通過正則表達式來判斷目標字符串是否包含指定字符。
import re def contain_char(str1, char): pattern = re.compile(char) match = pattern.search(str1) if match: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str1 = "hello world" char = "l" print(contain_char(str1, char)) # True
以上代碼中,我們使用re庫中的compile函數將目標字符char編譯成正則表達式,然後使用search函數搜索字符串str1,判斷是否匹配成功,如果匹配成功,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四、區分大小寫與不區分大小寫的判斷方式
對於判斷是否包含指定字符的方法,我們還可以區分大小寫和不區分大小寫。
對於區分大小寫的判斷,例如我們想判斷字符串中是否包含字符A,則直接使用剛才提到的三種方法即可。
對於不區分大小寫的判斷,我們可以先將字符串和目標字符轉換成同一種大小寫形式,然後再進行判斷。例如,先將字符串和目標字符都轉換成小寫,然後再使用in關鍵字進行判斷。
def contain_char_insensitive(str1, char): return char.lower() in str1.lower() str1 = "Hello world" char = "h" print(contain_char_insensitive(str1, char)) # True
以上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contain_char_insensitive函數,用於不區分大小寫地判斷字符串str1中是否包含目標字符char。在函數中,我們先將str1和char都轉換成小寫形式,然後再使用in關鍵字進行判斷,這樣即可實現不區分大小寫地判斷。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