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覽內存超頻的潛在影響「內存超頻有什麼壞處」

本文僅針對內存超頻進行講解測試,並對相關DIY組件的選擇進行介紹與推薦。本次測試的處理器為AMD Ryzen 9 3900X與AMD Ryzen 7 5700G es,因主板適配問題,極限可能存在差異。

本期文章中您將看到:

  • AMD Ryzen7 5700G ES介紹
  • X.M.P.介紹
  • 如何內存顆粒與手動超頻
  • 內存頻率對核顯性能的影響

1.內存帶寬與頻率的關係

首先我們要明確內存帶寬與頻率的關係,公式如下:內存帶寬=內存核心頻率×倍增係數×內存總線位寬/8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其中內存核心頻率×倍增係數就是等效頻率,就是我們在包裝上標註的頻率。DDR4 3200MHz組成雙通道內存,總線位寬128bit,則對應帶寬則是能達到3200MHz*128bit/8=51.2GB/s

2.確認顆粒與手動超頻

對於超頻而言,看的就是內存顆粒的體質。DDR4時代基本上能用於大幅度超頻的顆粒就這三種:

  • 三星B-Die
  • 海力士CJR
  • 鎂光C9bjz

而且停產的停產,需要抽獎的還得看臉。那我們怎麼判斷內存到底用的是什麼顆粒呢?當然是看颱風(Thaiphoon Burner)的讀取結果啦。這裡我們就能看到生產商,芯片批次和現在的運行速度了。當然如果不放心的話,那就直接拆馬甲,直接看顆粒上面的絲印。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那對於手動超頻,我們應該如何確認內存的頻率和時序呢?首先我們回到颱風(Thaiphoon Burner),點擊「Report」後,將界面拉到最下方點擊「Show delays in nanoseconds」。然後「Export」後,選擇「Complete HTML Report」導出報告文件。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之後就可以打開Ryzen Dram Calculator,選擇「Import XMP」導入報告。最後點擊「Calculate SAFE」後,就可以得出一個比較穩妥的計算結果。記得將結果保存好,待會我們要進BIOS進行設置。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不同品牌進入BIOS的按鍵不同,一般為”F1″、”F2″、”F10″、「F12」、「Delete」和「Enter」這幾個鍵,請根據自己電腦的主板品牌搜索確認。進入BIOS後,進入到相應設置位置照搬計算的時序填寫即可。最後保存重啟即可,能夠正常開機的話再進行壓力測試,如果不能夠正常開機的話請斷電摳電池放電後重新設置。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其中要注意,在內存頻率超過3600MHz之後,需要調節FCLK與UCLK分頻設置,將其保持為目標頻率的一半即可。當然在Zen2處理器上,這個頻率可以壓到3800MHz再改為2:1模式,這也是官方推薦超頻的3733MHz的緣由之一。而在Zen3處理器上,內存頻率 (MCLK)、內存控制器頻率 (UCLK) 和處理器外部連接時鐘(FCLK) 能在4000MHz的頻率下達到1:1:1的模式狀態。p.s.DDR4的內存頻率為等效頻率的一半。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3.關於X.M.P

X.M.P全稱是Extreme Memory Profile,是Intel於2007年推出的一項技術,DDR4內存所對應的X.M.P是2.0版。每一條通過X.M.P認證的內存都保存有兩組超頻對應數據,主板可以讀取相應的信息存儲區域,並且根據相應的數據對內存進行超頻設置。如果不進行另行設置的話,新裝機後X.M.P在Auto檔的話,內存一般會直接工作在2133MHz的頻率下。不同品牌主板設置不盡相同,但是基本都是去找超頻選項中的X.M.P選項。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4.本次超頻平台

本次測試的處理器選擇了AMD Ryzen7 5700G ES與AMD Ryzen9 3900X。5700G ES作為一顆測試版的處理器表面是沒有對應型號僅標註「AMD ENG SAMPLE」,不像3900X有相應的型號標註。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5700G ES規格為7nm製程,8核16線,16M三緩。作為一顆測試版處理器,其在CPU-Z中型號為「AMD ENG SAMPLE:100-0000000263-30_Y」。其Fritz Chess Benchmark多線程成績為69.54唄,33377千步每秒;CineBench R20成績為5222pt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3900X也不用多說,7nm製程,12核24線,64M三緩。成績肯定是壓5700G ES一大截的,CineBench R20的成績也達到了7570pt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主板選擇了ROG CROSSHAIR VIII HERO Wi-Fi,X570主板,雙PCIe直通插槽,雙PCIe4.0硬盤槽位+主動散熱。這個板子給我就一個感覺好吧,奢華!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除了支持Wi-Fi 6以外,有線網口還是2.5Gbps和千兆速率各一個。還有一個Clear CMOS按鈕用於清零CMOS數據、一個BIOS FlashBack按鈕用於更新BIOS失敗後恢復。不過很可惜的是,只有一個Type-C接口,沒有其他顯示接口。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用於超頻測試的內存則是宏碁掠奪者Apollo 3600MHz 8G*2(C14)B-Die套裝,這套套條使用的是三星B-Die顆粒,而且在3600MHz下時序只有C14-15-15-35,後續的超頻效果你懂的,更多頻率與時序設定將在後面的測試中放出。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對XMP2.0的支持使其超頻更簡單,宏碁掠奪者系列內存後續還會推出支持XMP最高到5000MHz的產品。除此之外就是支持華碩Aura Sync、微星MSI Mystic Light Sync與華擎Polychrome這些燈效協議。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固態則是選擇了希捷酷玩 520 1TB,作為一塊PCIe 4.0的NVMe固態,實際入手價格還是相當可以的。對於追求遊戲極(加)限(載)性(速)能(度)的用戶而言,算是性價比較高的4.0方案了。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3900X是PCIe 4.0總線,所以對應的實際測試成績還是很不錯的,順序讀寫能上到5000MB/s、4000MB/s,隨機讀寫能到60MB/s、200MB/s的水平。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不過5700G es是PCIe 3.0的總線,同樣也能完美兼容,當然實際測試就能發現連續讀寫的成績是按照PCIe 3.0 x4協議走的。順序讀寫在3000MB/s左右,基本是協議速率上限了,隨機讀寫的速度也是稍降了一些。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更多的像希捷的3年內1次免費原廠數據救援就不多說了,網絡篇已經提及希捷酷狼就支持這項服務。現在這項服務基本在希捷全線產品鋪開了,不過雖然希捷官方送了安心服務,但是保護數據安全還是要記得多備份。

作為入門級最強性價比風冷大霜塔的升級款,大霜塔 Pro性價比真的太高了。在改進了扣具後,安裝難度直線下降;而熱管鰭片改為全黑化,一是使得整體風格更好搭配,二是散熱效果會略微高一些(具體原理請見黑體輻射)。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全銅鏡面底座的底座能夠更為高效地導熱,有效地降低AMD處理器因為製程先進導致的Die面積小而產生的積熱。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畢竟是一塊ATX版型的X570,以後怎麼也得更新上個5900X和一塊3070以上的顯卡才能夠格啊。所以機箱選擇了九州風神的魔方310P,磁吸側板、快拆面板、330mm顯卡支持、360水冷支持一套下來價格只要三百出頭,確實算是很便宜了。正好也能留夠後續升級的需求,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相比頂天立地或者支撐式的顯卡支架,機箱自帶的原生可調支架就顯得更為「隱形」了,至於承重和使用效果還有待之後撿漏來一張旗艦級顯卡繼續檢驗。當然再重的顯卡也不過幾千克,再考慮到實際力臂作用下,最高只需要承擔一半的重量,目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這個支架只針對三風扇的顯卡,雙風扇顯卡其實一般也不需要支架。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電源則是選擇了DQ650ST,無它,因為太便宜了。只要三百塊就能入一個10年質保的金牌650W電源,你還要啥單車。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風扇的具體推薦請見第8小節,筆者選擇的是六隻魔環CF120 PLUS,燈光效果真的Nice。而且風扇的扇葉本身也進行了相應的靜音設計,這樣的切槽能讓進風渦流更多,從而避免引起設備振動從而降低噪音。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5.關於壓力測試

內存部分的壓力測試有很多選擇,不過為了更快地測試各相應頻率下內存能否穩定運行,還是直接用AIDA64拷機測試中的Stress System Memory對內存進行壓力測試。建議這個測試跑到10分鐘左右,能夠穩定通過的話,基本上當前的頻率和時序就能夠穩定工作。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6.3800MHz以下的性能測試

2133MHz

內存首次後,如果未進行設置的話,DDR4的內存基本都是以2133MHz的頻率運行的。可以看到實際是C15的時序,AIDA64的讀寫複製測試基本都在30G/s左右的水平,而延遲則是達到了109n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Fire Strike的也能達到3105分,要知道當時測試3400G時,在這個頻率下的「那顆」Vega11也僅有2886分,保證基礎的網遊需求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3600MHz

通過XMP則是能直接把ACER這對內存拉到3600C14的水平,在這個頻率和時序下,AIDA64的讀寫複製測試基本都在50G/s左右的水平,延遲也下降到了70n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Fire Strike的測試分數,相比2133MHz下的分數也是直接暴漲四分之一,達到了3922分。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3733/3800MHz

實際測試中我們不用調整其他參數,只需要調整內存倍頻與分頻頻率即可。對3733MHz需要將FCLK頻率調整為1866MHz,對3800MHz需要將FCLK頻率調整為1900MHz。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如果沒有調整分頻設置的話,時序就會很難看,我們能看到AID64緩存測試中顯示的時序為26-26-26-26-58,而延遲在這個頻率下算是比較難看了。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7.更高頻率的作業與測試成績

當然,宏碁掠奪者的B-Die套條,可不是這麼點成績就能打發的,小參部分看ZenTimings,4000Mz以上請將內存電壓拉到1.52V。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調整分頻設置後3800MHz下的時序為14-15-15-36,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MCLK、UCLK比例還是1:1。內存讀寫複製成績在57G/s左右,相比3600MHz下寫和複製的成績上來了。延遲為65.9n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4200MHz下的時序為16-17-17-38,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MCLK、UCLK比例就成了是2:1。內存讀寫複製成績在58G/s以上,延遲為73.2n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對於C16這套時序,我們最高可以拉到4300MHz。內存讀寫複製成績在60G/s左右了,相比4200MHz下延遲更低,降低到了72.0ns。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8.超頻使用下,機電散熱設備選購的注意事項

首先來說散熱,處理器、顯卡、主板、內存和固態硬盤這些組件基本不做機械功,所以對應的電能消耗可以視為全部轉化為熱能耗散。而半導體性能受溫度影響,所以有個好的散熱器和好的機箱風道設計,將設備產熱及時導出是很影響實際性能發揮和設備壽命的。

風冷推薦

  • 玄冰400/玄冰400雙刃

第一款玄冰400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在主流散熱還是下壓式風扇的年代,這款四熱管塔式側吹的散熱器可以說是DIYer人手一個了。當然玄冰400還有最出名的「反人類扣具」,安裝其實還是很簡單的,不過拆卸需要拆主板這個點很多人就意識不到,各種大力出奇蹟也就屢見不鮮了。回到參數,單風扇版本實測能壓120W左右,雙風扇版本實測能壓180W左右。當然畢竟價格在這,實際拷機溫度還是比較高的。

  • 九州風神 大霜塔

這麼大的體積不免要調整風扇位置,所以大霜塔的最大問題可能是,風扇的鐵絲比較難裝。不過一個六熱管雙塔散熱加上鏡面底座,二百元以內標杆不是吹的,輕輕鬆鬆壓制200W。

  • 利民(Thermalright) FS140 霜靈

說實話筆者對利民觀感不是很好,倒不是因為產品,僅僅是因為售後。當時Zen1剛出,很多散熱器沒有AM4扣具,大部分廠家要麼賠本賺吆喝直接申請就能給,要麼直接賣扣具。結果利民要寫個極其複雜的申請,需要各種證明還限時間。最後我一氣之下直接改一體水了,這個散熱器也是放了三年,後來寄給了哥們壓LGA 1151去了。

  • 九州風神 大霜塔Pro

作為升級款,大霜塔Pro真的是全方位增強,能夠壓制245W。而且扣具更好裝,如果有更高的需求直接蹲這款也可以。

  • 九州風神 阿薩辛3

現役最強風冷不用多說了吧,停產的那些巨型怪物就不說了,那得是根據散熱尺寸配主板了。能直接壓280W,水冷根本就是弟弟好吧。

風扇推薦

風扇的有效參數就一個:送風量。想增加送風量,要麼增加尺寸要麼增加轉速。而其他屬性諸如靜音、RGB這些都是輔助屬性,對於實際散熱沒有什麼增益,但對用着和看着爽有很大的幫助。風量的單位上立方英尺每分鐘,但有的廠商只會給出每小時多少立方,故下文統一換算為升/秒。

  • 九州風神魔環120,風量21L/s,RGB風扇
  • 九州風神魔影Plus,風量24.8L/s,ARGB風扇
  • 貓扇就不用多說了吧,靜音首選,風量28.4L/s

硅脂推薦

由於散熱器的底部與處理器頂部並不能完全接觸,空氣的導熱性又很差,硅脂和散熱墊這些用於傳熱的耗材廣泛地用於電子設備,這玩意塗的越薄越好。最近筆者用的是EX750,整體比較黏,建議用九點法塗抹。

9.課堂總結

  • X.M.P.現在是個很成熟的方案,非超高頻率超頻外,直接使用沒有問題
  • 超高頻率需要先調分頻,然後調整時序和內存電壓,帶不起來還需要調CPU電壓
  • 隨着Zen3處理器內存控制器的提升,拉到4000MHz才需要分頻,內存超頻難度進一步下降
  • ES版處理器在實際使用中會有很多問題,穩定使用請從正規渠道入手正式版處理器
  • 產品選擇要根據需求出發,衝動消費不可取
  • 有的產品可以嘗試去鹹魚撿漏,當然肯定要預先做好功課

10.寫在最後

文中測試所使用的產品是筆者手中有啥就用啥,對於Zen3的APU而言,一塊MATX或者ITX的主板,一個雙塔六熱管以上的風冷散熱,一個半模組/非模組電源和一個尺寸高度的機箱可能是價格最合理的打開方式。當然這裡的機箱選擇要預留裝顯卡的餘量,畢竟以後還是能有礦卡能撿的。當然如果有相應的超頻需求內存還是建議選擇三星B-Die、海力士CJR、鎂光C9bjz的內存,筆者這次所使用的宏碁掠奪者Apollo 3600MHz C14的B-Die套條拉到了4333C16的成績,應該還有很大的餘量,在後續更換Zen3 CPU時也會繼續嘗試最高能拉到多高的頻率。

礦潮之下,學會內存超頻,核顯也能打遊戲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0063.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0 18:54
下一篇 2024-12-20 18:5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