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7月16日,北京人保局公布的《北京市引進畢業生管理辦法》中,對北京引進大學畢業生落戶的條件進行了「較大的鬆綁」:
第一,「應屆畢業生」改成了「畢業兩年內的首次就業畢業生」。
第二,「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改成了「北京地區高校、京外地區「雙一流」建設高校的本科畢業生」。
第三,「藝術院校」,「體育院校」,「醫科院校」,「師範院校」等四種本科生,可以引進「省級普通高校」。
第四,「本科24歲」改成「本科26歲」。
但是要注意的是:
北京市對大學畢業生引進落戶,一直都有「指標」規模控制。
我們判斷北京每年引進大學生落戶指標可能會從「原來的1萬」增長到「現在的2-3萬」,規模翻倍,但依然有嚴格「指標總量」控制。
但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版的「管理辦法」中,特別增加了「三類畢業生」引進落戶途徑,可以實施「計劃單列」落戶。
所謂的「計劃單列」:就是不佔指標計劃,來多少落多少,沒有指標限制。
那麼,是哪三類畢業生可以「計劃單列」落戶呢?
第一類:市委市政府重點支持的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醫藥健康等高精尖產業,「兩區」建設重點落地項目,本市市級「服務包」企業,重點稅源、重點引進、重點培育企業以及獨角獸企業,招聘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200位的國內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
世界大學排名前200位的國內高校有: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等7所。
第二類:本市考試錄用公務員、選調生(含優培計劃)、博士研究生、退役大學生士兵、特崗計劃鄉村教師。
第三類:父母均已取得本市常住戶口的畢業生。
以上「三類畢業生」中,值得重視的是第一類:
只要指名的7所高校的本科畢業生,能夠在「高尖端企業」,「「兩區」重點項目」,「市級「服務包」企業」,「重點稅源重點引進重點培育企業」及「獨角獸企業」等五類企業工作,即可「計劃單列」落戶北京,沒有指標限制。
意思就是以上7所知名高等院校的畢業生,來多少,北京就落戶多少,只要願意在北京工作,支持北京的高科技產業轉型。
當然,未來可能7所院校的名單會增加到8所,9所,甚至是10所,北京搶的不是「人口」,而是「人才」,是最有購買能力的那批「高端年輕韭菜」。
只要你願意來,而且是在高科技企業工作,我就願意給戶口。
由此可見,北京未來高收入的「科技碼農」規模將會迅速翻倍,他們將會成為北京房價最有支撐、最有購買力的「剛需群體」。
北京的城市發展已經進入「騰籠換鳥」的關鍵時期,「騰籠」是重點,「換鳥」更是成敗的關鍵。
第一,全國範圍內的「高科技人才搶位戰」已經全面打響,背後本質上是各大城市對「科技創新中心」的爭奪。
隨着北京的加入,全國範圍內的「高科技人才爭奪戰」全面開打,從上海,到廣深,再到成渝,高科技人才規模決定了城市未來。
如果說過去十年是「互聯網流量風口」,那麼未來十年就是「高科技產業風口」,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將會成為最重要的「城市賽道」。
杭州、深圳在過去十年的輝煌,驗證了「賽道風口」對於城市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未來的十年,各個城市已經全部覺醒,高科技賽道爭搶將會進入白熱化。
北京毫無疑問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最有力的競爭者。
第二,北京的「三城一區」及「自貿區」將會迎來高光時刻,區域發展及高科技產業的重點布局之地,房價有望持續回升。
北京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重點集中在「三城一區」:中關村科學城的「海淀北部」+未來科學城的「昌平南」+懷柔科學城+亦庄經濟開發區的「亦庄核心區」。
以上四大片區將會是引進大學生規模最集中的片區,「高端年輕韭菜」規模最大,樓市未來潛力「強勁」。

除此之外,北京還重點打造「自貿區」,也將會成為大學生規模最為集中的片區。
北京自貿區的「科技創新片區」主要集中在「海淀北部」及「昌平南部」,涵蓋了中關村科學城的核心片區。
這個片區是未來北京北部最核心發展的片區,對於北部的買房人來說,當然是自住、投資的首選。

北京自貿區的「國際商務服務片區」主要集中在順義的「後沙峪」及「仁和鎮」、朝陽的「CBD」和「金盞國際合作區」,通州的「運河商務區」和「張家灣設計小鎮」。
這些片區將會成為北京東部及東北部的重點發展焦點,對於東部買房人來說,當然也應該成為未來投資的首選。

北京自貿區的「高端產業片區」主要集中在亦庄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區及台湖板塊,還包括一部分的大興機場片區。
這些片區將會成為北京南部的重點發展焦點,對於在南部買房投資的買房人來說,當然是首選亦庄及周邊。
而大興機場由於發展較晚,目前還不是入手的最佳時機。

第三,北京人口戰略規划進入「轉型期」,「騰籠」要加速,「換鳥」進來更要抓緊,部分人口將加快轉移「北三縣」。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北京的常住人口有2300萬的「總量控制」,而目前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經達到2189萬人。
因此預留給北京的常住人口指標僅有100萬出頭了。
而此時北京又要大規模「引進人才落戶」,怎麼辦?
那必須要加快疏解部分人口向環京地區轉移,向北三縣地區轉移,實現快速的「騰籠換鳥」。
所以隨着北京「落戶政策」的鬆綁,很快環京地區及北三縣地區的落戶鬆綁就會到來,甚至會帶來樓市政策的鬆綁。
只有這樣,才能儘快帶動北京部分常住人口向環京、北三縣地區轉移,為北京引進高科技人才騰挪人口空間。
我們判斷未來北京將有三類常住人口會加速向北三縣轉移:第一是「養老人口」,目前北京老年人常住人口規模龐大,如果能夠大規模向北三縣疏解,可以騰挪出大量的人口指標。
第二是「服務業就業人口」,北京是服務業經濟佔主導的城市,擁有大量的服務業就業人口,包括快遞小哥、商場銷售人員、環球影城服務人員等,都可以加快向北三縣轉移疏解。
第三類是「普通高校畢業生」,每年都有大量的普通高校畢業生來北京找工作,這些畢業生由於不能滿足引進落戶的條件,因此可能終生不能拿到北京戶口。
這部分畢業生,也應該儘快出台政策,引導一部分人向北三縣地區轉移疏解,為北京常住人口騰出「人口空間」。
綜上所述,北京本次大膽放開「落戶限制」,大規模引進大學畢業生,甚至採取「計劃單列」的方式來引進名校畢業生,充分說明了北京的城市發展策略其實也在慢慢轉變。
各大城市之間的人才競爭開始進入「白熱化」,甚至是「內卷」,高科技人才爭奪戰已經「一觸即發」,高科技碼農已經成為各大城市的「重點獵物」。
未來十年,誰將崛起,關鍵就看哪個城市能夠「踩准」風口,選好「賽道」。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