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f語句
if語句是一種雙分支結構,其基本語法如下:
if (條件) {
// 條件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 else {
// 條件不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
if語句先判斷條件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則執行if語句塊內的語句,否則執行else語句塊內的語句。
if語句可以嵌套使用,例如:
if (條件1) {
// 條件1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if (條件2) {
// 條件1和條件2都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 else {
// 條件1成立但條件2不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
} else {
// 條件1不成立時執行的語句
}
二、switch語句
switch語句也是一種雙分支結構,其基本語法如下:
switch (表達式) {
case 值1:
// 當表達式等於值1時執行的語句
break;
case 值2:
// 當表達式等於值2時執行的語句
break;
default:
// 當表達式不等於任何一個case時執行的語句
}
switch語句會根據表達式的值執行相應的case語句塊,如果沒有匹配的case語句塊,則執行default語句塊。需要注意的是,每個case語句塊必須以break語句或return語句結束,否則會繼續執行下一個case語句塊。
switch語句也可以使用嵌套的if語句來實現,不過這樣會使代碼變得複雜難懂,不推薦使用。
三、兩種雙分支結構的比較
在使用雙分支結構時,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if語句或switch語句。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條件比較簡單、直接,建議使用if語句;如果條件比較複雜,需要判斷多個取值時,建議使用switch語句。
另外,if語句可以添加else if語句來判斷多個條件,而switch語句只能使用case語句塊來判斷值。因此,在選擇雙分支結構時,還需要考慮到代碼的可讀性、易維護性等因素。
四、實例演示
下面是一個使用if語句的實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if語句實例</title>
</head>
<body>
<script>
var score = 80;
if (score >= 90) {
document.write("優秀");
} else if (score >= 80) {
document.write("良好");
} else if (score >= 70) {
document.write("中等");
} else if (score >= 60) {
document.write("及格");
} else {
document.write("不及格");
}
</script>
</body>
</html>
上面的代碼根據學生的成績給出相應的評定結果。
下面是一個使用switch語句的實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witch語句實例</title>
</head>
<body>
<script>
var color = "red";
switch (color) {
case "red":
document.write("紅色");
break;
case "green":
document.write("綠色");
break;
case "blue":
document.write("藍色");
break;
default:
document.write("未知顏色");
}
</script>
</body>
</html>
上面的代碼根據顏色的取值給出相應的中文名稱。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7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