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屏幕分辨率是多少?在比較手機屏幕時,這是用戶最常問的一個問題。通過分辨率數值可以直接了解手機顯示細膩度。

常見的分辨率
屏幕比例為16:10的分辨率
16:10 就是常見的「寬屏幕」比例
WVGA(800×480) – VGA 的加寬版,大部分的 MID和小號的 Netbook 採用的分辨率。第一代的 7″ Eee PC 就是這個分辨率的。
WSVGA(1024×600) -老實說這個比例並不是16:10(960×600 才是),不過這是個愈來愈常見的寬屏幕分辨率,所以就列在一起了。8.9″ 的 Netbook 大多是這個分辨率,部分的 10″ Netbook(Wind NB)也是。

WXGA(1280×800、1366×768) -WXGA 最早是指 1366×768(1024×768 的加寬版),是 LCD TV 面板最常見的分辨率。但到了電腦上 WXGA 通常是指 1280×800 這個分辨率,通常出現在 13~15″ 的筆記本電腦上。
WXGA+(1440×900) – 也是寬屏幕筆記本電腦常見的分辨率,但更常出現在 19″ 的寬屏幕 LCD 上。

WSXGA+(1680×1050) – 20″ 和 22″ 寬屏幕 LCD 和部分15.4″ 筆記本電腦愛用的分辨率。
WUXGA(1920×1200) – UXGA 的寬屏幕版。必須要到達這個分辨率才能在屏幕上無損地顯示 1080p 的影片。桌電上 1920×1200 大致上是 24″~27″ LCD 的領域,而筆記本電腦則是 17″ 以上才比較看得到。
WQXGA(2560×1600) – 主要是 30″LCD 屏幕在用的分辨率,著名的 Apple Cinema Display、Dell UltraSharp 3007WFP / 3008 WFP 都是這個分辨率。

屏幕比例為16:9的分辨率
qHD(960 x 540) – qHD全稱Quarter High Definition,即FULL HD 1920×1080的四分之一,分辨率級別為960 x 540。
720p(1280×720) -也就是通常認為的HD
1080p(1920×1080) – 1080p 就是俗稱的 Full HD

QHD(2560 x 1440) – QHD全稱Quad High Definition,即HD 1280 x 720的四倍,分辨率級別為2560 x 1440。
4K分辨率是指水平方向每行像素值達到或者接近4096個,多數情況下特指4096*2160分辨率。而根據使用範圍的不同,4K分辨率也有各種各樣的衍生分辨率,例如Full Aperture 4K的4096*3112、Academy 4K的3656*2664以及UHDTV標準的3840*2160等,都屬於4K分辨率的範疇。

Retina(視網膜)屏
這是蘋果從iPhone 4開始提出的概念,所謂Retina視網膜屏,是指人眼在正常觀察距離下,視網膜已經無法分辨單個像素,不再出現像素顆粒感,僅能觀察到如絲般細膩的畫面的屏幕,可以理解為超高分辨率屏幕。像素密度達到326像素/英寸(ppi),就可稱之為「視網膜屏幕」。但是不能只看分辨率,還要有屏幕大小才能確定PPI,等於或超過326就是視網膜屏。

PPI
Pixels Per Inch也叫像素密度,所表示的是每英寸所擁有的像素數量。因此PPI數值越高,即代表顯示屏能夠以越高的密度顯示圖像,畫面的細節就會越豐富。
PPI的計算公式表達為 PPI=√(X²+Y²)/ Z (X:長度像素數;Y:寬度像素數;Z:屏幕尺寸)。計算公式如下圖。

但並不意味着高分辨就是衡量手機屏幕優異的最準確的指標。 事實上,除了分辨率以外,手機屏幕顯示效果還與材質、貼合工藝有關,而不同的屏幕供應商之間也存在各自的顯示特點。如果要買手機還是要多方面考慮。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74619.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