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所有圖片導入素材庫
2、刪除空隙:
A:右單南空隙,選「刪除間隙」,間隙會被刪除,且後面的所有素材會依次前移。
B:選中空隙後的第一個素材,按退格鍵。
C:在刪除素材
3、加特效不流暢:可以在入點和出點加,
4、ED調音頻,可通過SHIFT+ALT再配合鼠標左鍵一起調整
5、中間沒有關鍵點時,可以用ALT再配合鼠標左鍵一起調整
6、Edius的時間碼格式是:時(2位)、分(2位)、秒(2位)、幀(2位),要想使時間線指針定位到某一個時間,可以直接用小鍵盤輸入數字即可,例如,13分1秒8幀,可以輸入152348,再按回車鍵即可,最前面的0可以不輸,但中間和最後的0必須輸,如1分8秒整,可以輸成01220,也可以輸成1220,若省略後面的0,輸成122或輸成0122,她就認為是1秒8幀了。如果你輸入的數值超過了該位的最大值,她會自動進位,如輸入12226,她會定位在13分02秒02幀上。
Edius快速準確定位時間線指針的方法:
正常情況下,我們將帶有視頻和音頻的素材拖入軌道時,拖入V軌則只有視頻,拖入A軌則只有音頻,拖入VA軌則音視頻全有。
怎樣才能將視頻進入V軌,而音頻進入A軌呢?
可以將想放入視頻的V軌的視頻通道點亮,再將想放入音頻的A軌的音頻通道點亮,然後再將包含視頻和音頻的素材拖入軌道,這時視頻和音頻會自動進入相應的軌道,且仍然保持鎖定關係。
Edius的回放操作:
1、面板:面板中有各種按鈕選擇回放的方式,有幀、時間線和編輯點。
2、鼠標:將鼠標放在播放窗口中,滾動鼠標的滾輪,向外滾動是後退,向里滾動是前進。當鼠標在播放窗口中時,按住鼠標右鍵不放,旋轉鼠標,向左旋轉是後退,向右旋轉是前進。旋轉的越快播放的速度就越快。
3、快捷鍵:空格鍵和回車鍵都可以回放和停止回放。L鍵也可以執行回放操作,可以選擇回放的速度,按一下是正常速度,按兩下是2倍速。
4、方向鍵:可以按左右方向鍵來播放,按一下播放一幀,按住不放可連續播放。
改變軌道高度:
有時,為了便於觀察和操作,會改變軌道的高度,可用兩種方法:
1、改變某一軌道的高度時,可將鼠標放在軌道面板的某一軌道上,右單擊,指向高度,單擊1-5任意一個,1最低,5最高。如下圖:
時間線 放大與縮小,,按自已習慣在左手鍵盤區設定一個快捷鍵,, 方便實用
視頻如果其中的一段 結尾或開頭有問題,需要剪掉,可以不用剪刀,直接用鍵盤上的M和N ,把時間線放到要剪輯的地方,大家試試就明白了
1.快速預覽:
我們常遇到轉場不實時的情況,通常都是渲染來回放。現在試試用臨時快速預覽Shift+Enter,也就是用內存來預覽,別急等待一會,看看你的左下角的緩衝,哈哈!增大了吧,轉場也流暢了,這就是緩存回放。不過無法保存,下次回放的時候還要Shift+Enter。
利用你的緩存回放吧!!!我最喜歡用這個預覽。
2.軌道置換
簡單了,拖拽下面的軌道放在上面的軌道上。兩個軌道的位置變換了,當然兩個軌道上的素材都調換了位置。
像下圖這樣,要在出點做一個淡出效果,一個個的調透明度,還不把人累死。可以在最上面加一個1秒的黑色塊,拉一下透明度就可以了。高手早就知道了哈。
還有另外一個方法 就是在PS做一個黑色背景 然後用轉場特效Alpha自定義圖像載入黑色背景 也可達到淡入淡出效果。
在屬性里刷新波形
有時候會遇到波形無法顯示的現象,我們可以在屬性里刷新波形,這樣時間線上就可以顯示了。
在pr里習慣了波形的的關鍵幀,新手在EDIUS里感覺波形的關鍵幀很彆扭是吧。好簡單改一下顯示方式。
設置—應用設置—時間線—波形—線性–ok
設置好平時常用的採集項以後,把他保存成預置,這時候採集窗口下多了一個按鈕。下次連接上機器就可以點擊採集了。
一鍵輸出:
一個道理,設置一個常用的輸出,比如DVD(MPEG通用),保存下預置。以後輸出里會有一項「默認輸出器」,輸出就是了,不用調整了。
我們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根據軌道的多少,使用不同的窗口布局,臨時調整很是麻煩。可以將你常用的窗口布局保存起來。方法是:顯示–布局–保存當前布局–新建,然後起一個名字。
改變窗口布局時:顯示–布局–應用布局,選一個。
SHIFT+R ,這就等於是替換命令中的:替換時「僅替換素材部分」
默認設置下,ED中吸附功能是開啟的,無論是移動素材還是指針,操作時都會自動吸附和對齊到選定對象,如素材邊界,編輯時很方便,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時間線的顯示比例很小的時候,吸附功能反而會影響一些細微的操作,我們一般時通過如下操作來關閉和開啟:我們只要按住SHIFT鍵就可以暫時切換吸附功能的開啟和關閉狀態
用「替換部分」提高工作效率:
要做如下圖所示的幾個畫面同時向右移動的效果,你怎麼做?一個個的設置3D畫中畫嗎?不用!
先設置3V軌的3D畫中畫,然後Ctrl+C複製,再分別選中4至6V軌的素材,Ctrl+Shift+R替換混合器,OK
不僅如此,還可以替換濾鏡(ALT+R),替換素材(SHIFT+R),替換濾鏡和素材(SHIFT+ALT+R)
EDIUS默認的靜幀和字幕的持續時間是1秒,要改變這個持續時間有多種方法。
但如果你經常希望導入的圖片和字幕的持續時間不是1秒(比如10秒),每次修改就比較麻煩了。
可以設置一下:
EDIUS的兩種後悔葯:
1、撤銷(CTRL+Z),這個大家當然都知道,不用多說。
2、如果你保存退出了,再恢復到以前的某一狀態,還有辦法嗎?有的,在工程所在文件夾的project文件夾下的backup文件夾中,保存着不同時期的備份工程,用他們可以恢復到不同的狀態。
EDIUS的默認轉場為淡化,可以更改,方法是:右單擊任一轉場–設為默認特效,則該轉場圖標上帶有一個「D」字樣。
EDIUS的轉場持續時間默認為1秒,也可以更改,方法是:右單擊任一轉場–持續時間–轉場,在彈出的特效長度窗口中更改持續時間。
移動素材:
1、移動單個素材直接用鼠標拖就可以了,但要注意插入模式和覆蓋模式
插入模式下,當把素材拖到前一素材上時,前一素材將被分割,拖到後一素材上時,後一素材將被後推。
覆蓋模式下,重疊部分會被覆蓋。
同時還要注意同步模式和波紋模式,細講起來情況很複雜,自己試試就知道了。
2、移動單軌多素材,首先取消同步模式,按住SHIFT+ALT鍵,鼠標拖動某一素材,則同軌上其後的所有素材一起移動。
3、移動多軌素材,首先設置同步模式,按住SHIFT+ALT鍵,鼠標拖動某一素材,則所有軌上其後的所有素材一起移動。
4、移動素材組,用鼠標拖動框選,則在框內的所有素材被選中,再移動。
安全區:
錄製窗口的畫面顯示區域是原始畫面,我們也可以把它叫做電腦顯示區,在電腦上可以全部顯示,
還有一種區域叫字幕安全區,可通過視圖–疊加顯示–安全區域(Ctrl+H)來控制顯示,它的大小是原始畫面的80%,字幕最好控制在這個區域內
再有一種就是活動安全區,可通過應用設置來控制顯示
活動安全區以外的部分,電腦能全部顯示,但電視就不一定能全部顯示,所以,要將畫面的主體部分控制在活動安全區以內。活動安全區的大小可以自己設定,一般設為90%
用透明線快速製作淡入淡出效果
右邊找到設置默認轉場按鈕,左邊找到淡入淡出按鈕,用中間的>>按鈕將左邊的淡入淡出按鈕添加到右邊的列表中,則在時間線窗口中就顯示這兩個按鈕了
這時用透明線製作淡入淡出效果就非常方便了
終於明白了如何讓視頻與音頻關聯,原來是要點上音軌中任意的一項用來關聯視頻通道。圖片已經上傳在附件中。如圖:
同軌道間轉場的渲染:
同軌道間的轉場顯示為一灰色矩形,中間有一條黑線,表示該轉場沒有經過渲染,可能不能實時播放。選擇這個矩形,右鍵單擊,渲染(CTRL+G),則黑線變為綠線,表示轉場經過渲染,可以實時播放。將兩素材設置組,則不管怎樣移動,轉場始終可以實時播放。
自定義濾鏡:
辛辛苦苦調好的效果,下次用時再次調節很是麻煩。可以全選濾鏡,右鍵單擊,另存為當前用戶預置,則出現了一個帶U字的組合濾鏡,給她起一個好聽的名字,例如:我的濾鏡 等等,下次想要這種效果時,直接拖入素材就行了。其它均可以用這種方法保存。
轉場的邊框:
有些轉場的畫面四周會有一個邊框,讓人看起來不舒服
要消除這個邊框,在工程設置中將過掃描大小設置為0,如下圖:
是否需要去掉轉場四周的邊框,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定。如果你輸出的文件是在電腦上播放,就有必要去掉,因為這個邊框是在可視範圍之內的。但如果你是在電視上播放,就完全沒有必要去掉這個邊框,因為它是在電視的安全區之外,不會顯示,去掉了反而不好,會丟失一部分畫面。EDIUS可能考慮到多數的輸出文件是在電視上播放,不然的話,不會把設置對話框中的「啟用過掃描處理」默認打鉤,也不會將過掃描大小默認為3。
不對之處,請指正。
視頻布局做圖片平移縮放:
很多朋友喜歡用3D畫中畫做圖片的平移縮放,其實這不是最佳的選擇。3D畫中畫的優點是動畫效果好,但會損傷畫質,如果你只是對圖片進行平移縮放的話建議你用視頻布局做,他能在放大的同時,保持較好的畫質。
視頻布局中的關鍵幀動畫,默認的補間形式是貝塞爾曲線,特點是兩頭慢,中間快。我們只要右單擊關鍵幀,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線性」就可以了。
三個小技巧:一,放大縮小時間線上的素材,按下CTRL,然後滾動鼠標中間的滾輪。二,編輯時,有時候可能某個畫面不好用了,不用刪除,直接把你要用的視頻放在他上面的V軌中就行了。(例如:素材在1VA軌中的不想要其中的五秒畫面,直接把你要的畫面放在VA軌上的V軌中,不用刪除VA軌中的素材)
三、複製素材到其它層,直接用鼠標把素材拖到需要的層同時按CTRL鍵就完成複製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7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