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性價比排行榜「ocz固態硬盤什麼牌子」

鍵盤賣機械,硬盤選固態。歷史上還有比Cherry機械軸手感更棒的軸體嗎?固態硬盤從SLC、MLC發展到現在的TLC真的是在倒退嗎?讓小編帶大家一起回味電腦”老”硬件的新發展。

30年經典老鍵盤手感完爆當代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IBM彈簧屈蹲軸鍵盤,存儲極客在上世紀90年代初學電腦時用的就是這種樣式的老鍵盤。這種鍵盤在當時已經屬於古董了,嚴格來說它跟現在流行的機械鍵盤原理不一樣,只是現在Cherry MX機械軸也找不回那種只屬於機械的韻味以及由此帶來的碼字樂趣。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薄膜鍵盤原本已經通過更便宜的價格取代了機械軸,但隨着人們對於手感和體驗的需求提高,機械軸體這種”落後”技術重歸。只是IBM屈蹲軸鍵盤卻再也回不來了。

固態硬盤會有不滅的經典嗎?

跟前邊的老鍵盤比起來,固態硬盤的歷史要短的多。固態硬盤大量進入家用是在2010年以後,而真正流行則要到2014年左右。小編拆了一張2014年的OCZ ARC100固態硬盤,彼時OCZ剛剛被東芝收購不久,閃存使用的是東芝19nm MLC。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看着密密麻麻的元件不說,240GB容量光閃存就足足用了16顆,看起來非常養眼。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如今OCZ已經是隸屬於東芝的消費級固態硬盤品牌,最新的TR200系列依然使用SATA接口,不過甜點容量已經從當年的120GB提高到了480GB。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拆開外殼可以看到,480GB的TR200固態硬盤只使用了兩顆閃存顆粒: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這倒不是偷工減料,而是體現了固態硬盤在過去5年里的巨大進步。主控的集成度提升,大量不必要的外置元件得到簡化,降低了故障率。64層堆疊的BiCS3閃存雖然是TLC類型,但卻已經實現了等同過去MLC閃存的寫入壽命。單個閃存顆粒能夠容納的數據也增長了數倍。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如果你現在還覺得TLC相對於過去的MLC閃存是個倒退的話,我們不妨來對比下它們的性能: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5年前的ARC100 240GB的PCMark 7存儲測試評分5225: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現在的TR200 480GB PCMark 7存儲測試評分5256,比MLC閃存的ARC100更強:

為什麼說鍵盤買機械、硬盤選固態?

固態硬盤發展至今不過十幾年,但技術更新換代速度非常快。存儲極客初次接觸固態硬盤還是32nm時代,後來24nm、19nm、15nm,數着數着就沒有數字了:來到了3D閃存時代。SATA固態硬盤也從過去比拼性能過渡到現在以容量為王:過去固態硬盤必須要搭配一塊機械硬盤作為輔助,今天固態硬盤正逐漸成為電腦存儲的全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73445.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7 14:06
下一篇 2024-12-17 14: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