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雖然現在存儲過程相對比較少用了,但是平時接觸不可避免的要跟存儲過程打交道,當需要自己寫的時候總會碰到這或那的錯誤,這個時候一般要怎麼調試呢?
PL/SQL調試
PL/SQL中提供了【調試存儲過程】的功能,可以完成存儲過程的預編譯與測試。
- 點擊要調試的存儲過程,右鍵選擇TEST
- 如果需要查看變量,當然調試都需要。在右鍵菜單中選擇Add debug information.
- start debugger(F9)開始我們的測試,Run(Ctrl+R)
- 隨時在varible List中輸入我們想查看的變量
其它:
Step into(Ctrl+N):單步調試,進入下一步
Step over(Ctrl+O):結束該語句
Step out(Ctrl+T):跳出該過程
Run to next exception:進入下一個斷點Breakpoint
Toggle Breakpoint設置斷點:光標指向一行,Ctrl+B;或鼠標點中該行的行號邊緣
實驗–調試存儲過程
1、在要調試的過程上單擊 test ,如下圖所示:

2、單擊「Test」後,PLSQL會打開調試界面,圖中位置1的按鈕就是開始調試的按鈕,在調試之前要填寫存過的參數,位置2就是填寫參數的地方,如果有多個參數,會有多行參數框,按參數名填寫相應的參數即可。

3、填寫完參數,單擊開始調試按鈕後,調試的界面會發生一些變化。圖中位置1的變化,說明存過已經處於執行狀態,別人不能再編譯或者執行。位置2的按鈕就是執行按鈕,單擊這個按鈕存過會執行完成或者遇到bug跳出,否則是不會停下來的,調試時不會用這個按鈕的。位置3的按鈕才是關鍵——單步執行,就是讓代碼一行一行的執行,位置4的按鈕是跳出單步執行,等待下一個指令。

4、單擊「單步執行」,存過開始單步執行。界面中每一次執行的代碼會高亮顯示(圖中位置1),如果想要看某個變量具體的值,就在位置2的地方輸入該變量名,然後變量的值會顯示在位置3的地方。

5、調試的時候,每一次單步執行的時候要記一下執行代碼的行數,圖中位置3的數字就是當前執行代碼的行數,就是第幾行。如果過程單步執行到某行後,再單步執行的時候,存過就退出,那麼錯誤就在該行的下一行。

6、代碼執行到24行,在往下執行時,直接轉到exception的地方,也就是異常處理的部分。

7、這說明我們代碼中的錯誤在24和25行上,我們打開存過,瀏覽到24行和25行附近,發現25行和24行使用了兩個變量,記住那兩個變量。重新開始調試過程。

8、單步的執行時候把剛才那兩個變量名填寫到變量查看框,一邊觀察變量值變化,一邊單步執行,執行到24行的時候,發現一個變量已經有值了,而另一個變量的值為null。錯誤原因明朗了吧?就是變量沒有賦值或者初始話,給該變量賦值後存過就不報錯了。

看完一定要去實踐下,幾分鐘時間就可以掌握了。後面會分享更多devops和DBA方面的內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7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