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組的定義和特點
在 Python 中,元組(tuple)是一種有序、不可變的序列數據類型。元組中的每個元素可以是不同的數據類型,例如數字、字符串和列表等。定義元組時使用小括號 (),元素之間用逗號隔開。
元組的特點是不可修改,一旦創建就無法添加、刪除或修改元素。這使得元組在一些場景下更加安全,例如當程序需要向函數傳遞一些數據,但不希望這些數據被修改時就可以使用元組。
>>> tup = (1, 'a', [2, 3])
>>> print(tup)
(1, 'a', [2, 3])
二、創建元組的方法
1. 直接創建
最簡單的創建元組的方式是通過小括號 () 直接定義其元素。
>>> tup1 = (1, 2, 3)
>>> print(tup1)
(1, 2, 3)
>>> tup2 = ('apple', 'banana', 'orange')
>>> print(tup2)
('apple', 'banana', 'orange')
2. 使用內置函數 tuple()
將一個序列(例如列表、字符串、元組等)轉換為元組,可以使用內置函數 tuple()。
>>> lst = ['x', 'y', 'z']
>>> tup3 = tuple(lst)
>>> print(tup3)
('x', 'y', 'z')
3. 元組解包
將元組中的每個元素賦值給一個變量,就可以實現元組解包。如果變量的個數等於元素的個數,就可以一一對應,在變量前加上 * 可以表示一個列表。
>>> tup4 = ('apple', 'banana', 'orange')
>>> a, b, c = tup4
>>> print(a, b, c)
apple banana orange
>>> tup5 =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 a, *b, c = tup5
>>> print(a, b, c)
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三、元組的常用操作
1. 索引和切片
和列表一樣,元組也支持索引和切片操作。索引從 0 開始,可以使用負數索引從後向前訪問元素;切片使用元素下標區間進行,左閉右開。
>>> tup6 = ('a', 'b', 'c', 'd', 'e')
>>> print(tup6[1])
b
>>> print(tup6[-1])
e
>>> print(tup6[1:3])
('b', 'c')
2. 元組拼接和重複
使用加號 + 可以拼接兩個元組,使用乘號 * 可以重複元組。
>>> tup7 = ('a', 'b')
>>> tup8 = ('c', 'd')
>>> print(tup7 + tup8)
('a', 'b', 'c', 'd')
>>> print(tup7 * 3)
('a', 'b', 'a', 'b', 'a', 'b')
3. 元組方法
與字符串一樣,元組也有一些內置方法可供使用。例如 count() 方法可以統計元素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index() 方法可以查找元素在元組中的位置。
>>> tup9 = ('a', 'b', 'c', 'a', 'b')
>>> print(tup9.count('a'))
2
>>> print(tup9.index('b'))
1
四、總結
元組是一種有序、不可變的序列數據類型。創建元組有多種方法,可以使用小括號直接定義,使用內置函數 tuple() 轉換,也可以通過元組解包實現。元組和列表類似,支持索引、切片、拼接和重複等操作,同時也有 count() 和 index() 等方法可供使用。
元組和列表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數據類型。如果數據有改動的風險,必須選用元組。如果沒有改動風險,可以選擇列表。總的來說,元組在處理數據時更加安全和高效。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