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ahp層次分析法是什麼
- 2、什麼是AHP法?
- 3、2018-06-12
ahp層次分析法是什麼
AHP層次分析法是一種解決多目標複雜問題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進行計算決策權重的研究方法。
完整的AHP層次分析法通常包括四個步驟:
第一步:標度確定和構造判斷矩陣;
此步驟即為原始數據(判斷矩陣)的來源,比如本例中使用1-5分標度法(最低為1分,最高為5分);並且結合出專家打分最終得到判斷矩陣表格。
第二步:特徵向量,特徵根計算和權重計算;
此步驟目的在於計算出權重值,如果需要計算權重,則需要首先計算特徵向量值,因此SPSSAU會提供特徵向量指標。 同時得到最大特徵根值(CI),用於下一步的一致性檢驗使用。
第三步:一致性檢驗分析;
在構建判斷矩陣時,有可能會出現邏輯性錯誤,比如A比B重要,B比C重要,但卻又出現C比A重要。因此需要使用一致性檢驗是否出現問題,一致性檢驗使用CR值進行分析,CR值小於0.1則說明通過一致性檢驗,反之則說明沒有通過一致性檢驗。
針對CR的計算上,CR=CI/RI,CI值在求特徵向量時已經得到,RI值則直接查表得出。
如果數據沒有通過一致性檢驗,此時需要檢查是否存在邏輯問題等,重新錄入判斷矩陣進行分析。
第四步:分析結論。
如果已經計算出權重,並且判斷矩陣滿足一致性檢驗,最終則可以下結論繼續進一步分析。
詳細參考:AHP層次分析法-SPSSAU
什麼是AHP法?
層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 層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 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美國運籌學家 托馬斯·塞蒂 (T.L. Saaty)正式提出。它是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系統化、 層次化的分析方法。由於它在處理複雜的 決策 問題上的實用性和有效 性,很快在世界範圍得到重視。它的應用已遍及經濟計劃和管理、 能源政策和分配、 行為科學 、軍事指揮、運輸、農業、教育、人才、 醫療和環境等領域。
2018-06-12
基於 AHP決策方法的互識版塊徵友分析
Name:Victor Sheng
摘要 :旨在利用AHP決策方法對互識板塊的徵友情況進行分析,利用理論推導和數值計算對徵友的情況進行量化。首先,將徵友情況分為四類,並分析影響各種徵友情況的主要因素。然後,利用AHP決策方法結合對蟲友版塊中徵友帖認識,分別量化四類情況在總情況量所佔份量的尺度、各因素對各種徵友情況的影響尺度。最後通過數值計算得到各因素對徵友總情況的影響的權重係數以及各因素對徵友成功、徵友失敗的影響的權重係數。利用AHP決策方法分析徵友情況,有助於為廣大單身青年提供數理參考。
關鍵詞:AHP決策;徵友情況;影響因素;權重係數
0引言
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廣大知識分子在科研、學習、生活中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其中,學習的壓力包裹了一層看似潛在的問題——感情問題,學習的壓力,促使了好多有為青年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需找另一半。情感壓力已經突顯出來,許多人苦笑道「為什麼國家不能分配一個對象呢?」那麼科研的同時就會萌生在互識版塊交友的想法,慢慢的開始關注了蟲友互識版塊,開始了在科研閑暇時的徵友之路。在這條路上,有人或喜亦有人或憂,其中難免生活的辛酸。本文主要以AHP決策方法展現互識板塊的徵友情況,能夠為廣大知識青年對徵友有個量的認識。
1.理論基礎及模型
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 AHP )是將與 決策 總是有關的 元素 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 的決策方法。該方法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茨堡大學教授薩蒂於20世紀70年代初,在為 美國國防部 研究”根據各個工業部門對國家福利的貢獻大小而進行電力分配”課題時,應用網絡系統理論和多目標綜合評價方法,提出的一種層次權重決策分析方法。
首先確立決策目標:版塊徵友情況總結,將此作為目標層;然後根據對互識版塊的了解,可將徵友情況分為四類:女看不上男、男看不上女、互相嫌棄、互相中意,並將此作為準則層。方案層的作用導致了目標層的實現,則可定義方案層為:相貌、學歷、地域、物質基礎、性格、感情經歷。據此,建立遞進層次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
2.影響尺度設置
根據Saaty提出的1~9尺度來將定性的量轉化為定量的數字。
依據此,可將準則層中「女看不上男」、「男看不上女」、「互相嫌棄」、「互相中意」對目標層「版塊徵友情況」的影響情況定位——5,5,3,2。方案層對目標層的影響尺度如表1所示( 該定位充分考慮男女平等原則而設置 )。
3.構造判斷矩陣
3.1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權重係數計算
利用規範列平均法,計算準則層對目標層的權重係數,具體計算過程如附錄(1)式。
3.2方案層對準則層的權重係數計算
利用規範列平均法,計算方案層對準則層的權重係數,具體計算過程如附錄(2)式。
. 4.計算結果分析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7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