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按字面簡單說就是連接在網絡上,具備資料存儲功能的裝置,因此也稱為「網絡存儲器」。它是一種專用數據存儲服務器。它以數據為中心,將存儲設備與服務器徹底分離,集中管理數據,從而釋放帶寬、提高性能、降低總擁有成本、保護投資。其成本遠遠低於使用服務器存儲,而效率卻遠遠高於後者。目前國際著名的NAS企業有Netapp、EMC、OUO等。
NAS與我們傳統的數據存儲方式的優勢如下圖:

NAS的誕生並興起是起源於美國「911」恐怖襲擊之後,當時恐怖襲擊之後許多公司的重要數據丟失和損壞,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從此,國外NAS開始風行,目前國外NAS市場主要分為消費級和工業級,主要用於個人和中小型公司。
NAS比目前私有雲的優勢如下:
–文件共享鏈接分享;
–個人雲外網訪問多終端共享;
–企業文件多歷史版本存儲;
–自帶防火牆和殺毒軟件;
–智能家居、家庭多媒體和視頻監控存儲訪問;
–擴展服務,可以自由安裝可擴展套件,具有智能操作系統;
–網絡傳輸速度快,一般都採用千兆以太網以上帶寬,可實現60-100MB每秒傳輸速度;
具體硬件接入設備拓撲圖如下:

可以使用協作套件,將公有雲的便捷性和易用性與私有雲的數據隱私及安全性相結合。它能讓你在受保護環境下的文檔和電子表格上無縫的協同工作。
數據備份
1,個人電腦備份
無論是MAC、Windows還是Linux,都可以進行數據PC端數據備份,可擴展PC存儲空間;
2,公有雲端備份
可以把NAS端私有雲端數據直接備份到公有雲端,避免更換存儲硬盤;
3,文件歷史同步
可以把PC、手機、PAD等多種設備進行同步,並自動進行文件區分;
4,數據複製
可以通過U盤從NAS硬件端進行數據複製,或者把U盤數據複製到NAS端;
5,數據還原
可以把意外刪除或修改了的數據根據時間節點進行還原;
對於中小型公司來講,還可以安裝第三方組件,比如SVN、GIT等,進行權限開放和數據管理,把每一位員工的工作資料進行上傳和管理。
最後附一張NAS的基本硬件框架圖,看不懂的可以略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5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