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距離消失了,創新或者死亡。
-托馬斯·彼得斯,美國管理大師
伴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網絡發展的過程被標記為互聯網時代的標誌,就像 Web1.0:信息,人們交流,已成為過去式; Web2.0:人人互動,即現在; Web3.0:人人創新,即未來。
1.網絡質變時代的進程
網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產品重心,我們藉助於網絡時代的產物來闡述:
web1.0:原創內容匱乏的時代。web1.0和 eBay、 Amazon、 yahoo和 Google早期的產品一樣,用戶的消費水平取決於平台的內容積累,也就是人與信息的交流。網絡1.0中,內容創造者很少,信息相對缺乏,只能發揮信息傳遞作用。而且大多數用戶都是內容消費者,需要存儲的信息相對較少。

網絡發展歷史,來源:《知行記錄》,2020-04
web2.0:大量增加的用戶數據。web2.0時代是一個以 Facebook, Twitter,微信,抖音,博客等為載體的新互聯網時代。web2.0的特點是用戶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共享,使內容數據呈現滾雪球式增長。
用雅虎首席執行官楊致遠的話來說, Web3.0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或普及的產品,「3.0將更加深入,成為真正的公共載體……專業、半專業和消費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從而產生一種商業和應用程序的網絡效應」。它的特點是:跨平台,跨專業,人人創新,互動形式。其出現可能使用戶不再固定在某個寡頭產品或專業技能中,企業概念將逐漸模糊,個人價值通過「創新」得以體現。
再回首過去,我們看到網絡時代,不管是哪個互聯網時代,都離不開數據存儲,而存儲系統是承載一切的載體。因此,網絡時代的存儲將如何發展呢?
Web2.0存儲現狀:日益顯露的弊端
無處存放
儲存技術發展迅速。以磁盤、磁帶、光碟三種存儲形式起步,隨着硬件技術的飛速發展,存儲產業的發展也遵循摩爾定律在不斷地迭代。當前 Web2.0時代的存儲已經發展到了 flash、雲和企業級存儲服務器,極大地提高了存儲的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存儲成本。
越來越多的數據迫切需要發展存儲技術。web2.0的網絡特性讓所有人都可以共享,可以製作內容,推動數據的指數增長。
但由於目前存儲方式不完善,造成用戶信息泄露的情況時有發生:台灣有兩千萬人的個人信息在暗網中泄露;中國電信有超過兩億的用戶信息被出售; Facebook有超過8700萬的信息被泄露; UnderArmour有1.5億的用戶的日常飲食、運動數據、銀行卡號等信息被泄露。

總的來說,當前數據存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點:
雲存儲配置經常出現錯漏。世界加密專家 McAfee宣稱「99%的雲端和 IaaS錯誤配置都在最終用戶的控制之下,而且仍然是不被察覺的。」即使是一些最常見/著名的雲數據庫實現,在一開始並沒有將安全或風險作為一個標準,並通過合同將大多數事故責任歸咎於用戶,產品只是達到了可存儲的作用,對安全的關注不足導致錯誤頻繁發生。
github泄密消息,來源:bleepingcomputer.com2020-05
編碼庫漏洞會逐漸地暴露出來。GitHub公司的 MongoDB公司涉嫌在2016年泄露了百萬用戶信息。到了2020年,就會有黑客聲稱他們從微軟的私有 GitHub數據庫中竊取500 GB以上數據。在異常檢測系統中,代碼庫的入侵觸發是很難察覺的,一旦發生就太晚了。
易於被攻擊的開放源碼軟件在開發過程中,開發人員往往低估了風險,藉助開放源代碼軟件可以節省時間和資金,但是也面臨著系統安全性不足的風險。如果利用了安全漏洞,用戶和企業都將遭受損失。
毫無疑問,這些漏洞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監視外部攻擊和暴露風險;保持軟件更新,執行補丁管理,以及對補丁進行自動更新;維護公共雲,容器,代碼庫,文件共享服務的最新完整清單,等等。
上述問題主要歸結到底層存儲,由於中心化存儲的缺陷,導致了上層應用與開發漏洞的頻發。
那 Web3.0如何解決存儲問題呢?
3. Web3.0非中心化存儲的發展方向
對於 Web3.0來說,許多概念是模糊的,存儲也不例外。IPFS是一種 Web3.0存儲協議,其設計目的是創建持久的、分佈式的文件存儲和共享網絡傳輸協議。IPFS旨在補充甚至取代過去20年來使用的超文本媒體傳輸協議(HTTP),以期構建一個更快、更安全、更自由的互聯網時代。
對策:就代價而言,分佈式存儲攻擊是昂貴的。HTTP在安全方面最易受到 DDoS攻擊,而 IPFS可以避免單點故障,黑客難以攻擊,文件也不易泄露;不依賴於某個骨幹網絡,單一節點受到災難的影響不會影響到整個網絡,同時也有備份保存文件。
那麼 IPFS存儲應用的方向是什麼呢?
IPFS結合區塊鏈。現在大多數的公鏈數據都是以存儲中心的方式保存的,只是簡單的記錄存儲在公鏈中。非中心化應用要發展成為真正的安全存儲、大規模應用,可以借鑒 IPFS協議的存儲方案。

與區塊鏈結合的 IPFS,來源:協議實驗室,2020
對於傳統應用, IPFS還可以提供分佈式緩存方案。建立在 IPFS協議上的存儲項目可以為傳統應用提供分佈式緩存,並將與之關聯的、具有檢索價值的數據存儲到 IPFS網絡中,由 IPFS網絡識別唯一性,並分佈在各個相鄰節點上。
IPFS本身就是一個網絡結構,而且天生就是一個 CDN。作為底層框架的 IPFS是一個分佈式 Web,,點到點超媒體協議; CDN是一個基於現有網絡的內容分髮網絡。IPFS本身可以將閑置資源連接到內容分髮網絡,這可以被定義為「新型的」 CDN。
上述部分 IPFS的底層結合,比較宏觀。在 IPFS的星海中,每一顆落地的星辰都能撬動巨大的空間。web3.0的去中心化區域塊鏈協議將使個人可以與互聯網相連,獲得時間和數據補償,從而超越目前受剝削和不公平的網絡,取代龐大的中央存儲系統。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