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17年開始接觸自媒體寫作,曾先後上稿讀者、人民日報、新華社、十點讀書等多家自媒體平台,現在依然是各大平台的簽約作者。
18年底,我註冊了自己的公眾號,開始在上面發表文章。自己運營的同時,我依然堅持給大號投稿,就這樣,2年左右的時間,大概是今年年初,公眾號粉絲突破10w,最高的時候,一天漲粉1000+

目前公眾號讀者12w,通過寫作,我不僅實現了財富自由,還看到了更加豐富和多樣的人生。
我做公眾號最大的感受就是,雖然前期很難,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把一個號做到養活自己的程度還是很容易的。
下面,我也會把我運營公眾號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全文字數10000+,內容很乾,沒有摻雜一點水分。如果你擔心以後找不到的話,也可以先收藏了再看。
為了方便閱讀,我做了個目錄:
一、公眾號註冊
二、公眾號基本設置
三、公眾號的定位
四、圖文編輯與排版
五、高質量的圖片網站
六、如何引流與漲粉
七、公眾號的變現方式
八、如何做好日常選題
一、公眾號註冊
公眾號註冊是最簡單的,但是為了防止大家找不到,我這裡還是簡單地說一下。
在開始之前,要先準備好自己常用的郵箱賬號(QQ郵箱即可)和手機號(接收驗證碼短訊),另外,全程需使用電腦操作。
首先在搜索網站(以QQ瀏覽器為例)輸入「微信公眾平台」,認準官方網站然後點擊進入。

進去後會看到如下界面,點「立即註冊」選擇註冊公眾號的類型,個人的話選「訂閱號」,企業也可以選,後面會講到。


在彈出的窗口中填寫相關信息(郵箱、密碼),確認好之後點擊「註冊」。

選擇註冊地「中國大陸」,這個不解釋。

再次確認賬號的類型,還是選「訂閱號」。

接着選擇賬號主體,有政府、媒體、企業、其他組織、個人等不同主體。

以「個人」主體為例,選擇之後會讓你登記個人的相關信息,按提示一步步來就行。

信息確認無誤了,會來到賬號設置的頁面,依次填寫好名稱、介紹等信息後點擊「完成」,就會自動跳轉到公眾號後台。

至此,公眾號就算是註冊成功了。

二、公眾號基本設置
1、名稱(如何起名)
公眾號的名稱真的太重要了好嗎。
就像人名一樣,取得好的話,別人一下子就能記住你。
我們生活中與人見面,常常會有叫不出人名字的情況,哎……你不是那個誰……你肯定自己認識,但就是想不起來他的名字。
名字決定了你的賬號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好的名字擁有極高的辨識度,自帶流量屬性。
比如你要做一個職場領域的賬號,用來分享職場乾貨,起的名字是xx說職場,那麼別人通過搜索「職場」這個關鍵詞就能看到你,進而才有可能去關注你。
並且,微信公眾號的名稱具有唯一性。
就是說一旦你註冊了這個名字,在不侵犯和損害別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你對這個名字就有了一定的所有權,別人就無法再註冊和使用了。
所以,起名一定要慎重,雖然說以後也可以改名,但是一般我們是不建議隨意更換的。
推薦幾種起名的技巧:
(1)直接用筆名
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起筆名,比如粥左羅、咪蒙、李月亮等等,可以直接用來當做公眾號的名稱,後期也可以發展成個人IP。
(2)根據定位起名
還有一個起名技巧就是根據自己公眾號的定位,比如我的公眾號的定位是專註於寫作乾貨分享,所以我起的名字就是「第九節寫作課」。
根據定位起名,可以讓別人知道你這個號的大致方向,一眼看上去,就大概能知道你是幹什麼的,比如華哥聊股票、阿文愛旅行、宏光美食匯等等。
這都是定位比較清晰的。
(3)引用經典起名
引用經典起名,就是引經據典,直接化用歷史典故。
這樣的名稱不僅寓意深遠,而且還有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像什麼詩詞、成語、古文,都可以用來參考。
比如我關注的幾個賬號「桃夭」、「微雨飛燕」,就分別化用了《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和晏幾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句子,可以看到非常美的意境。
另外,公眾號的名字一定要通俗易懂,大原則就是不要有什麼理解難度,不要用繁體字和生僻字,也最好不要夾雜英文,一來便於大家搜索你,二來有利於後期的傳播。
像什麼丁香醫生、秋葉PPT、一星期一本書都是很好的例子。
2、頭像
頭像與名稱一樣,也能決定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好的頭像能夠帶來視覺上的衝擊,讓人印象深刻,基本上看一眼,以後想忘記都難。
建議不要像微信QQ一樣使用那些可(sha)愛(diao)的圖案和表情包當作頭像,也不要隨便使用網圖。
第一是網圖別人也能用,容易撞臉;再一個網圖來源不詳,後期可能會有版權風險。因此,頭像最好是自己製作,能體現出個人特色和風格即可。
推薦幾個製作頭像的工具:
(1)創客貼
全創意類型的在線圖片設計工具,擁有海量的模板素材。

可以直接通過修改文字、替換圖片,調整位置、大小以及顏色,來完成自己的設計,達到想要的效果。

模板都可以直接套用,自由修改,替換圖片和文字當做自己的頭像,很容易上手。
(2)稿定設計
多場景的商業視覺類在線設計平台,很多專業的設計師都在用的設計工具類網站。

裏面有很多優質的模板和素材,可以滿足圖片編輯、圖片設計、圖片製作的各種需求,從容應對設計場景。

這是我在他們網站上隨便做的(雖然有點丑哈哈),但真的是無腦操作,稍微上點心就能設計出精美的圖片。
(3)Canva可畫
一款簡單卻強大的在線設計網站,提供了豐富的模板和圖片等素材。

有超多的圖片、插畫、字體、貼紙可供選擇,還能隨意地排列組合,先創建空白畫布,然後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

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拖拉等操作,就能輕鬆完成圖片的創建,尤其適合新手小白,不動腦子也能做出高逼格的精彩設計。
當然,如果你嫌麻煩,某寶上面花幾塊錢也可以進行頭像定製,直接與賣家溝通,一步到位。

3、簡介
我們在面試的各種場合,常常會被要求做自我介紹。這能夠讓別人快速地了解到你。
公眾號也是一樣,寫一個好的簡介,可以告訴你的粉絲,你是幹什麼的。
簡介沒什麼可講的,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定位自由發揮就好,記住一個大前提就是簡明扼要,最好能用一句話就概括清楚。
放幾個賬號的簡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精讀:每日精讀新概念,持續精進自我。

富書:陪伴3億新中產的成長、躍遷和進化。

京博國學: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第九節寫作課:專註於寫作乾貨分享。

4、回復
回復包括被關注回復、關鍵詞回復、收到消息回復。
(1)被關注回復
用戶在第一次關注你的公眾號時,後台會自動向用戶發送一條信息,這就是被關注回復。
通過被關注回復,你可以打造人設,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或者突出差異,強調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還可以推薦某篇文章,某個賬號等等。
我比較提倡的,是在被關注回復中,盡量體現自己的價值。比如你能幹什麼,能給你的讀者提供什麼價值。
給大家看一下我自己的賬號設置的被關注回復:

被關注回復,是每個讀者都必然會看到的,曝光率甚至比每次發佈的文章還要高。
每次推文,別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會點開看,而被關注回復則不然。
所以,不要輕易浪費這樣的機會,費點心思寫個好的回復話術,可以增強用戶的粘性,非常值當。
(2)關鍵詞回復
關鍵詞回復,就是事先設置好關鍵詞和回復的內容。別人在發送xx關鍵詞時,就能自動收到相對應的內容和信息。

關鍵詞回復一般與引流配套使用,比如你逛知乎,會看到很多人在知乎的回答中放各種學習資料(寫作教程、電子書之類的),然後稍加引導,在xx公眾號發送xx關鍵詞就能領取。
這個方法呢大家可以先記下來,後期引流的話能用到,自己提前設置關鍵詞就行。
那麼問題來了,類似的資料哪裡來呢?
①找做公眾號的同行
這個大部分做號的同行都會有,基本上你主動去找他們的話,他們是沒有理由不給的。因為都是網盤資源,可以無限複製分享,發給你他們又不會損失什麼,相反還能提升你對他的好感度,何樂不為。我這裡也有很多,需要的話隨時找我。
②在某寶上面搜索
其實這類資料的成本極低,幾塊錢幾十個G的資源。就我所了解到的,我認識的號主圈子裡,除了互換的資料,大部分都是某寶上面淘的。要是實在不好意思找別人要,或者自己手動搜集又嫌麻煩的話,也可以自己去某寶了解一下。
(3)收到消息回復
我們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如果你去找別人聊天,等了很久卻沒有回復,心裏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同樣的道理,如果有粉絲來找你,在後台發消息聊天卻沒有回復,不僅不禮貌,也會讓別人覺得這個號很冷淡,沒有人情味。
所以,一定記得要設置收到消息後的自動回復。吶,我這裡就有現成的模板,直接拿去用就好了:
正常型回復:
在的。小編神遊外太空去了,正在趕回來的路上,稍後回復你的消息哦~

傲嬌型回復:
收到,想讓我回復你可以,請我吃辣條:)

幽默型回復:
不好意思,我現在有事不在,一會兒沒事也不會理你的

5、自定義菜單
自定義菜單,是微信賦予公眾號運營者的一項基本功能。
為了方便理解,可以想像成超市裏面的貨架,你可以把自己有什麼乾貨、內容都擺在上面,方便你的粉絲查看。
既然是自定義菜單,微信在這方面給了運營者很大的權限,可以隨心地自由設置。
設置好之後,就會展示在公眾號的對話框,給用戶提供操作選項。大概形式就是這樣:

菜單欄有一級菜單和二級菜單之分,我可以把我設置菜單欄的邏輯給大家講一下:
(1)資源,主要是我能給粉絲提供的資源以及福利,我搜集了很多寫作和公眾號運營方面的資料,都放在這個菜單欄中。
(2)往期,主要是以往發佈的推文,新粉絲不會特意去看,所以整合好設置成菜單欄,方便閱讀的同時,還能盤活歷史文章。
(3)找我,主要放個人的聯繫方式,以後有讀者找我、或者號主轉載、金主爸爸談合作的話能聯繫上我。
最後多說一句,菜單欄可以看作公眾號的窗口,能提供給你和粉絲交流的機會。
因此,你的賬號想運營好的話,菜單欄是一定要重視起來的。
好,如果你已經看到了這裡,那麼恭喜你,公眾號的註冊和設置你基本上已經都會了。
下面,我將會圍繞着內容這一塊,來進行更加細緻深入的講解,接着往下看:
三、公眾號的定位
定位,顧名思義,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有公眾號的運營者都有一個避不開的問題就是做定位。有位哲學家說過,你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而定位,就是解決你是誰的問題。
說實在的,微信公眾號發展到今天,將近10年的迭代升級,很多領域都已經無限趨近於飽和狀態,競爭可以說非常激烈。
所以,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給自己清晰的定位,並且持續地輸出。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號得到更好地發展。
如果你稍微了解過自媒體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大的領域,都已經被頭部賬號佔領了。
因此,小號想要突出重圍的話,就只有明確自身定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進行差異化競爭,做好各個領域的細分市場。
在經濟學上有這麼一個詞,叫做「差異化戰略」。
它是指某個市場主體,為了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而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與競爭對手有明顯區別。
打造個性化賣點,進行差異化競爭。這其實就是在做定位。
並且,這個思路在做公眾號時同樣適用。
你比如說,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那些頭部大號,要麼趕上了時代的紅利,要麼積累了深厚的底蘊,你這時候想入局,可以說是非常艱難的。
而差異化戰略,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特點,根據這個價值特點來確定自己的定位,然後在細分領域與行業大佬競爭。
那你說,會不會容易一點?
比如我運營的公眾號「第九節寫作課」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深耕寫作領域,專註於分享乾貨內容。包括以後的發展路徑,也會往這個方向靠,而短期目標,就是運營好這個賬號,做好前期的積累和沉澱。
找准自己的定位,漲粉可能慢一點,但卻都十分精準。
而且,因為你的某一特點關注你的,留存率都特別高。你能為別人提供價值,而定位和標籤就是很好的價值,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武器。
還有,給自己清晰的定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更容易讓讀者認識你,進而認同你。
在生意場上的很多人,初次見面都會相互遞名片,其目的,無非就是介紹自己。
這跟定位的道理是一樣的,既體現自己的專業方向,又能給別人留下印象。
我們知道了定位的許多好處,那麼,如何給自己定位呢?
第一,找到自身特長。
仔細想想,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長,或者在什麼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地。
有的人喜歡讀書,就可以發表平時閱讀的心得以及體會;
有的人鍾情旅行,就可以分享自己旅行的經歷以及見聞;
有的人偏愛美食,就可以談論品鑒美食的經驗以及感受;
等等。
這是你自己的價值,並且是由你長期的生活、你的感悟所賦予的,不僅珍貴,而且獨一。
第二,發掘用戶需求。
這第二點,就是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根據讀者的喜好和需求來給自己定位,找到讀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在某平台深入觀察之後,你發現「職場」這個話題的受眾面很廣,於是立馬跟進,去做這方面的內容輸出。
寫一些職場乾貨,包括如何跟同事相處,如何跟領導溝通等等。
這就是根據用戶需求定位,堅持下去,一樣能看到成績。
在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內容同質化往往十分嚴重。就是看來看去,你會發現大家寫的內容,在本質上其實都差不多。
因此,給自己清晰的定位,會讓你的讀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風格特色,和你能為他們提供的價值。
這樣,別人在一想到你時,就知道你在某方面的突出特徵。漸漸地形成固有認知,認可你的專業性,更是能在無形之中,幫你鏈接到很多資源,產生長久的增值。
到最後,你的定位,其實就是你的影響力。
四、圖文編輯與排版
我們在寫好內容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排版。
風格統一的排版,會大大加深你在讀者心目中的印象,直接決定着閱讀體驗。
文章清晰整潔,就會給讀者帶來輕鬆愉悅的感受。同樣的內容,井然有序和雜亂無章,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再來,排版也能體現公眾號的調性與風格。
固定的板式,可以在讀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認知,加強自己賬號的影響。
所以,一旦確定了某個排版之後,就不要隨意更改了。
放兩張圖片大家來感受一下:

左圖是公眾號後台默認的排版樣式,右圖是經過我調整美化之後的排版。對比之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好,如果你也覺得右邊的排版還不錯,自己又不會操作的話,我把我用的格式和參數分享給你,可以先收藏好,下回直接拿去用就行:
標題,這裡的標題是指文章中的小標題,我用的文字大小是17號,然後加粗,顏色是#007aaa
正文,用15號的文字,不大不小,顏色是#4c4c4c,深灰偏黑,沒有默認純黑色的飽和度高,看起來更舒服。
注釋,注釋用來標註作者和來源,我用的是12號文字,顏色是#b2b2b2
字間距,就是文字之間的距離,我用的是2,這樣的文字排列顯得和諧一點,沒有那麼擁擠。
行間距,就是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我用的是1.75,看着比較清晰,行與行之間也有層次感。
兩段縮進,就是文字兩端到屏幕邊緣的距離,我用的是16,有足夠的留白空間,看上去更加自然。
好,以上呢,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模板,你在編輯文章的時候,只要按照這個模板來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出錯的。下面,還有我排版的一些經驗:
1、開頭
開頭最好放引導關注+星標的圖片,或者自己編輯相應的話術。圖片的話我這裡有,需要可以自取:





2、結尾
結尾推薦自己往期的文章,可以給往期文章導流,俗稱刷存在感。

還有就是,結尾同樣要引導關注,一般是用帶二維碼的圖片,或者插入公眾號卡片。

最後,因為分享、點贊、在看的按鈕都在結尾,也要委婉地提一下,可以說「記得一鍵三連支持下哦」
3、配圖
在文中多插幾張圖片,全是文字的話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圖片可以自己製作,如果嫌麻煩,我下面也會介紹一些無版權的圖片網站。
4、內容
內容方面的話按照前文列出的格式就行,重點部分內容可以加粗、標紅、突出顯示,這樣看起來會更有條理、有層次。
另外,全文要注意多用短句,不要用長且複雜的句子;多分段,我一般是寫個2~3行就強制自己分段,這能夠讓文章的段落分明,讀起來也就更加舒服。
整體的風格以自然簡約為主,記住一個大原則,排版是為了更加高效地展示內容、傳遞信息,不用太過於花哨。
最後,再分享幾個圖文編輯與排版的工具:
(1)135微信編輯器

(2)秀米編輯器

(3)96微信編輯器

(4)壹伴微信編輯器

五、高質量的圖片網站
在自媒體寫作的眾多場景中,大部分時候都需要用到圖片形式的素材。
一張精美的圖片,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
那麼,大家平時需要配圖時,都是在哪裡找的圖片呢?
很多人喜歡直接在百度上搜索。
但其實,百度上面搜到的圖片,大多都是有版權的。
隨意使用,很可能會造成版權糾紛,越到後面只會麻煩不斷。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介紹8個免費的圖片素材網站。
無版權可商用。不僅適用於自媒體工作者,更能作為桌面壁紙、PPT背景、朋友圈配圖,滿足絕大多數人,對於絕大多數圖片應用場景的需求:
01、Hippopx
Hippopx是國外非常著名的免版權圖片網站,裏面有十分豐富的精美圖片可供挑選。

支持標籤檢索和關鍵詞找圖,同時還提供中文界面的支持,可選擇語言為簡體中文。需要什麼圖片直接在上面搜索就行了,用起來非常方便。
另外,Hippopx還提供不同尺寸、不同設備的圖片下載選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用途,靈活選擇下載圖片的尺寸。

Hippopx上的圖片資源非常豐富,質量更是不用多說,用來做PPT背景、平面設計素材、自媒體配圖都非常合適。
02、ColorHub
ColorHub專門提供免費無版權的高分辨率圖片,擁有海量的共享圖片素材,並且完全免費,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首頁的布局非常簡潔,卻又不失大氣,整體的風格也是以文藝清新、自然樸素為主,很適合崇尚簡約風的人群。
ColorHub還有一大特色,除了可以根據類別和關鍵詞搜索圖片之外,還可以按圖片的顏色進行查找。

每張圖片下面都會顯示主要色調、配色方案等信息,對於部分圖片顏色敏感的人群,可以說十分友好。
03、Pixabay
Pixabay是一個免費且優質的圖片素材網站,允許我們將圖片做任何用途。

Pixabay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名氣,會定期更新高清的圖片作品,種類非常齊全,有照片、插畫、矢量圖等等分類,甚至還有視頻、音樂這些特殊類型。

在很多設計師看來,Pixabay應該是尋找圖片時的首選,不僅是因為它資源豐富、質量上乘,還有幾乎百變的圖片風格和形式,可以應對設計時各種刁鑽的需求。

04、Unsplash
Unsplash是國外知名的高清免版權圖片庫,收錄了超過200萬張免費的圖片素材。

這可能是當前最大的免費圖片素材庫了,而且因為Unsplash免費開源的屬性,所以有之前很多第三方的圖庫類軟件,用的就是這裏面的素材。
不過現在官方應用已經上線了,各大應用商店應該能搜索到,畢竟手機上面直接找圖還是方便很多。

Unsplash網站對圖片的質量要求很高,每張圖片點進去都能看到具體的信息。例如拍攝該照片所用相機的品牌、型號、焦距、光圈等等,專業性很強,適合對圖片有高標準和高要求的人群。

圖片整體的質量和水平都非常高,隨便放兩張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面列出的幾個圖片網站,都是基於CCO協議的免費版權圖庫。

簡單來說,就是無需他人授權,也可以隨意使用,包括自由修改、複製、二次發佈等。
不論是個人或是商業用途,都不用標示作者以及來源,更不用擔心版權風險。大家趕快收藏起來吧。
六、如何引流與漲粉
知道了排版的基本操作之後,接下來,就到了公眾號的運營階段。運營最主要的,就是引流與漲粉。
你可能會說,因為自己喜歡,漲不漲粉無所謂。
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卻沒幾個人看,換做誰,心裏都會涼一截吧。
並且,做公眾號不是為愛發電,情懷也不能當飯吃。只有引流,才能讓你的公眾號成長起來,具備商業價值。
1、優質內容漲粉
想要漲粉,最關鍵的就是持續輸出優質的內容,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留住粉絲。
你可能會發現,現在很多自媒體人過於浮躁。很少認真地思考,去做真正有價值、有深度的內容輸出,而是一味地追熱點、蹭流量。
殊不知,這樣就算短時間粉絲數量得到了增長,也很難有長久的發展。熱度一過,自然就原形畢露。
沉下心來打磨自己的作品,靠優質的內容取勝,才是一切引流行為的基礎和前提。
並且,只要你的文章足夠好,自然也會有讀者進行二次轉發,無形之中,幫你鏈接到很多資源。
2、外部平台引流
外部平台,就是指公眾號之外的其他自媒體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頭條、小紅書、微博等等。
對於很多剛起步的號主來說,外部平台是引流最主要的途徑,因此,你可以多花點心思在這些平台上。
(1)知乎
知乎比較適合乾貨和故事方向的內容輸出,可以多瀏覽相同領域的熱門話題,篩選關注人數多的問題進行創作,然後在回答中稍微提一下自己的賬號,這就是知乎引流的基本操作。
並且,知乎還可以將自己的賬號信息留在個人主頁上,只要你能夠堅持創作優質的回答,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曝光機會。
(2)頭條
頭條有強大的分發機制,可以精準地將內容推送到目標讀者。
所以,只要你長期堅持,進行有價值的輸出,系統就會自動推薦你的文章,不怕不漲粉。
但要也要注意領域垂直,是情感類作者,還是知識分享型作者;擅長故事觀點,還是邏輯輸出,自己把握好,只有領域垂直了,才能吸引到精準的粉絲群體。
(3)小紅書
小紅書上年輕女性用戶居多,適合美妝、穿搭等門類的經驗分享。
小紅書的展現形式以視頻和圖文筆記為主,文字還在其次,最主要是能製作精美的圖片,可以參考我上面提到的圖片製作工具。
就目前而言,小紅書引流還是比較容易的,我最近一段時間引流的主要陣地就是小紅書,平均每天漲粉50個的樣子,很適合新手小白。
(4)微博
微博上面娛樂八卦的內容比較多,適合娛樂性質的公眾號引流。
可以時常關注一下熱搜,看看最近有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話題。發微博的時候記得帶上熱搜的關鍵詞,還能蹭一波流量。
就介紹這幾個,但事實上,引流的平台遠遠不止這些。
只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外部平台引流的基本模式、底層邏輯都差不多,你只要摸清楚規則,在任何平台,其實都有引流的操作空間。
3、公眾號互推
公眾號互推,就是跟自己體量差不多的賬號互相推廣,以此來達到雙方互利共贏的目的。
一般來講的話,互推需要雙方賬號定位相同。
比如說,你和另外某個號主都是做美妝的,主要分享日常妝容,怎麼化妝等等,那你們就可以約着互推,每次發文章的時候順帶提一下對方,或者互相開放轉載,互相轉發朋友圈等等。
因為粉絲群體的高度相似,不用擔心傷粉,往往能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4、活動策劃
就是策劃一場活動,以此來增加賬號的知名度。
比如很多新店開業,都會有免費試吃、免費贈飲活動,為的就是打響名氣,吸引目標顧客前來。
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操作邏輯,我之前就策划過關注免費送書的活動,就是邀請3個好友關注,就能免費領取一本書,這個投入的成本可能有點高,但是從長遠來看,絕對是值得的。
5、線下推廣
線下推廣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地推,也是一種活動策劃的形式吧。
在線下擺個攤,來人關注的話就送個小禮品(頭繩、髮夾、氣球之類),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強,也是作為引流的一種手段,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即可。
6、轉載投稿
轉載與投稿是兩種不同的引流方式,分別來說:
(1)轉載
如果有別的小夥伴覺得你文章寫得好,會主動找上門轉載你的文章。
這時候你只要開放轉載權限,添加白名單,就能讓你的文章得到二次傳播。
也就相當於間接給你的賬號做了次推廣,會有一定的轉化效果。
(2)投稿
投稿就是去找跟自己相同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賬號,如果他們接受投稿,你就可以試着將自己的文章投過去,在他們的賬號發佈。
注意要提前溝通好,必須註明作者和出處,版權意識一定要有。
如果被採用的話,能夠大大增加文章曝光的機會,並帶來數量可觀的粉絲增長。
7、微信生態
微信生態包括微信好友、群聊、朋友圈、附近人等等,同樣可以作為引流的一個發力點。
把這部分流量導入到公眾號來,具體的做法就是活躍在各種微信群,然後多發朋友圈。
相信每個人的微信裏面,都添加了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他們看到你,感興趣的話自然會去關注。當然如果關係好的,也可以一個一個找人關注,關係不好就不建議了,弄得雙方都尷尬。
雖然效率不高,但微信生態裏面的流量,確實是很多人第一批粉絲的來源。大家可以稍微重視一下。
有不少人在運營公眾號的初期,總是會想盡各種辦法,快速吸粉。
但我想說的是,你學習了很多漲粉引流的技巧,但最終留住讀者的,還是要靠優質的內容。
運營公眾號,引流只是手段,內容才是根本。只有真正有價值的輸出,才能讓你長久地生存下來。
所以,與其琢磨怎麼引流,不如老老實實碼字,靠內容吸引粉絲。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優質的內容自帶流量。
七、公眾號的變現方式
1、打賞收入
發表了3篇原創文章以後,就可以創建自己的讚賞賬戶,接受讀者的打賞。

打賞的入口會展示在文章底部,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你寫的不錯的話,可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當然,靠讀者打賞來賺錢是不用想的,更多的是認可與鼓勵。
2、流量主
粉絲數達到500以後,就可以申請開通流量主。

流量主就是文章中間和文章底部展示的廣告卡片,如果讀者在讀你的文章時,點擊廣告卡片就會產生收入,通常一個點擊是0.5~2元的收入,原創文章會高一點。
3、付費閱讀
同樣是需要發表3篇原創文章,可以開通付費功能。
也是公眾號的一種變現手段,你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設置成付費圖文的形式,讀者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閱讀完整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內容足夠優質的話可以試一試,但是要注意,付費文章一定要原創,不然是發不了的。
4、課程分銷
課程分銷,顧名思義,就是在你的公眾號發佈推薦課程的文案,比如寫作課程、理財課程、配音課程、python課程等等。

別人通過你的公眾號下單購買課程的話,你就能按比例獲得傭金收入。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模式,真的要去做,賺錢的話,還是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5、廣告收入
廣告分為硬廣和軟廣,硬廣就是直接帶產品,常見於電視劇、綜藝的合作冠名;
軟廣就是通過導向性的文案,最後巧妙地提一下自己的產品。
相較於硬廣來說,軟廣的可接受性更強,不易傷粉。
一般來講,當你的公眾號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之後,會有廣告主來找你投廣告,根據自己賬號和不同的廣告類型來報價即可。

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平台上接廣告,不過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粉絲量才行。
八、如何做好日常選題
相信看到這裡,你已經掌握了公眾號運營的許多方法,但是等到了去寫作,去輸出內容時,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其實,這是因為沒有找好選題。
沒有選題,就沒有方向,寫的時候就會很迷茫。
那麼,如何找選題呢?給大家分享4個選題的方法:
1、突發的熱點事件
新聞熱點,通常是寫作選題的第一現場。
不知道寫什麼,就去找實時的新聞和熱點,不會錯。
因為熱點的關注度很高,等於是自帶流量。
每次有熱點出來,你會發現,總有很多自媒體賬號聞風而動,第一時間搶佔流量的高地。
把熱點帶入選題中,能夠天然地吸引讀者的目光,從而賦予選題討論的價值。
所以,有什麼想說的話,都可以結合具體的熱點事件,找到切入點和寫作角度。
2、有爭議的話題
任何話題,其實都是有討論的空間的。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哪怕是面對同樣的話題,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那什麼是有爭議的話題呢?就是無法定性,沒有對錯。
比如——
即將畢業,我是該工作還是該考研呢?
今年30歲,不想結婚,請問我錯了嗎?
在大城市發展好,還是在小城市發展好?
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話題,受眾面很廣,可以引出很多不同的故事,讓別人切身處地地,參與到討論當中來。
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其實更加追求多元化的文化體驗。需要看到不同的觀點,聆聽不同的聲音。
寫作也無非就是傳遞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觀點與觀點之間的碰撞,才能激發出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針對某個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一定要有主見。切不可左右搖擺,自相矛盾。
只有壁壘分明,你的觀點才是有情緒,有態度,有力量的。
3、自己的想法或感悟
自己的想法或感悟,也是可以當做選題的。
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歷,講述着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
而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被記錄和分享。
你今天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從中,又有哪些感悟,獲得了哪些成長?
我知道,總有那麼幾個精彩的瞬間,藏在可能平淡,卻絕不平凡的日子裏,不該被遺忘。
仔細想想,然後在腦海里過一遍。選取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稍做加工,以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
比如看完一本書之後,你有什麼心得體會;
比如解完一道題之後,你有什麼經驗技巧。
可以試着寫出來,不僅能加深印象,而且也是對已有知識的一次鞏固與梳理。
人的腦子裡,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
很多人視若無睹。但同樣有很多人,把它視為繆斯女神。
也就是靈感。
4、對舊事物的新認知
我之前特別喜歡看生活小妙招類的短視頻。
就是用各種不起眼的小物品,來方便我們的生活。
比如晾衣架可以用來做手機支架,鍋底生鏽用醋就能輕鬆去除。
從表面上看,這是物盡其用,發現新的用法。但它帶給我的啟發遠不止這些。
任何觀點,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全新的解讀。
《格言》雜誌的扉頁有個專欄,叫做格言新說。
有一期的題目是「行而後三思」。
孔子說,三思而後行。
而作者引用了一個概念,叫做機會成本。
機會來之不易,做什麼事情都三思而行,就會喪失很多機會。
所以有的時候,需要果斷,多點行動力,然後再去思考。
不得不說,也很有道理。
所以你看,只要認知足夠深刻,能夠闡述得合情合理,任何陳舊的事物,都可以化作全新的觀點。
這也是你的選題。
……
最後我想說,在這個萬物皆媒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作為媒介和平台,發出自己的聲音。
就如同公眾號註冊頁面的那句,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而且直到今天,微信公眾號依然是實現個人價值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別人通過看你的公眾號就能快速了解到你,知道你的價值。
比如說,曾經自媒體界的現象級賬號咪蒙,創造過無數爆款文章,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成為行業中永遠的神話。而她本人,更是因此成名,到現在都熱度不減。
再比如粥左羅,2015年入局自媒體,2018年創立自己的公眾號。立足於內容創作,並輻射圖書出版、課程營銷,不到3年時間,成為了百萬年薪的內容副總裁。
可能我們很多人,永遠無法像他們一樣,但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通過公眾號這個平台,去塑造和超越自己,實現個人的價值。
而我想,這也正是我,以及在屏幕前的你,想做、並且正在做的事情。
我從17年開始接觸自媒體寫作,曾先後上稿讀者、人民日報、新華社、十點讀書等多家自媒體平台,現在依然是各大平台的簽約作者。
18年底,我註冊了自己的公眾號,開始在上面發表文章。自己運營的同時,我依然堅持給大號投稿,就這樣,2年左右的時間,大概是今年年初,公眾號粉絲突破10w,最高的時候,一天漲粉1000+

目前公眾號讀者12w,通過寫作,我不僅實現了財富自由,還看到了更加豐富和多樣的人生。
我做公眾號最大的感受就是,雖然前期很難,但是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把一個號做到養活自己的程度還是很容易的。
下面,我也會把我運營公眾號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分享給你,全文字數10000+,內容很乾,沒有摻雜一點水分。如果你擔心以後找不到的話,也可以先收藏了再看。
為了方便閱讀,我做了個目錄:
一、公眾號註冊
二、公眾號基本設置
三、公眾號的定位
四、圖文編輯與排版
五、高質量的圖片網站
六、如何引流與漲粉
七、公眾號的變現方式
八、如何做好日常選題
一、公眾號註冊
公眾號註冊是最簡單的,但是為了防止大家找不到,我這裡還是簡單地說一下。
在開始之前,要先準備好自己常用的郵箱賬號(QQ郵箱即可)和手機號(接收驗證碼短訊),另外,全程需使用電腦操作。
首先在搜索網站(以QQ瀏覽器為例)輸入「微信公眾平台」,認準官方網站然後點擊進入。

進去後會看到如下界面,點「立即註冊」選擇註冊公眾號的類型,個人的話選「訂閱號」,企業也可以選,後面會講到。


在彈出的窗口中填寫相關信息(郵箱、密碼),確認好之後點擊「註冊」。

選擇註冊地「中國大陸」,這個不解釋。

再次確認賬號的類型,還是選「訂閱號」。

接着選擇賬號主體,有政府、媒體、企業、其他組織、個人等不同主體。

以「個人」主體為例,選擇之後會讓你登記個人的相關信息,按提示一步步來就行。

信息確認無誤了,會來到賬號設置的頁面,依次填寫好名稱、介紹等信息後點擊「完成」,就會自動跳轉到公眾號後台。

至此,公眾號就算是註冊成功了。

二、公眾號基本設置
1、名稱(如何起名)
公眾號的名稱真的太重要了好嗎。
就像人名一樣,取得好的話,別人一下子就能記住你。
我們生活中與人見面,常常會有叫不出人名字的情況,哎……你不是那個誰……你肯定自己認識,但就是想不起來他的名字。
名字決定了你的賬號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好的名字擁有極高的辨識度,自帶流量屬性。
比如你要做一個職場領域的賬號,用來分享職場乾貨,起的名字是xx說職場,那麼別人通過搜索「職場」這個關鍵詞就能看到你,進而才有可能去關注你。
並且,微信公眾號的名稱具有唯一性。
就是說一旦你註冊了這個名字,在不侵犯和損害別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你對這個名字就有了一定的所有權,別人就無法再註冊和使用了。
所以,起名一定要慎重,雖然說以後也可以改名,但是一般我們是不建議隨意更換的。
推薦幾種起名的技巧:
(1)直接用筆名
很多人都會給自己起筆名,比如粥左羅、咪蒙、李月亮等等,可以直接用來當做公眾號的名稱,後期也可以發展成個人IP。
(2)根據定位起名
還有一個起名技巧就是根據自己公眾號的定位,比如我的公眾號的定位是專註於寫作乾貨分享,所以我起的名字就是「第九節寫作課」。
根據定位起名,可以讓別人知道你這個號的大致方向,一眼看上去,就大概能知道你是幹什麼的,比如華哥聊股票、阿文愛旅行、宏光美食匯等等。
這都是定位比較清晰的。
(3)引用經典起名
引用經典起名,就是引經據典,直接化用歷史典故。
這樣的名稱不僅寓意深遠,而且還有豐富的內涵和文化底蘊。像什麼詩詞、成語、古文,都可以用來參考。
比如我關注的幾個賬號「桃夭」、「微雨飛燕」,就分別化用了《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和晏幾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句子,可以看到非常美的意境。
另外,公眾號的名字一定要通俗易懂,大原則就是不要有什麼理解難度,不要用繁體字和生僻字,也最好不要夾雜英文,一來便於大家搜索你,二來有利於後期的傳播。
像什麼丁香醫生、秋葉PPT、一星期一本書都是很好的例子。
2、頭像
頭像與名稱一樣,也能決定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
好的頭像能夠帶來視覺上的衝擊,讓人印象深刻,基本上看一眼,以後想忘記都難。
建議不要像微信QQ一樣使用那些可(sha)愛(diao)的圖案和表情包當作頭像,也不要隨便使用網圖。
第一是網圖別人也能用,容易撞臉;再一個網圖來源不詳,後期可能會有版權風險。因此,頭像最好是自己製作,能體現出個人特色和風格即可。
推薦幾個製作頭像的工具:
(1)創客貼
全創意類型的在線圖片設計工具,擁有海量的模板素材。

可以直接通過修改文字、替換圖片,調整位置、大小以及顏色,來完成自己的設計,達到想要的效果。

模板都可以直接套用,自由修改,替換圖片和文字當做自己的頭像,很容易上手。
(2)稿定設計
多場景的商業視覺類在線設計平台,很多專業的設計師都在用的設計工具類網站。

裏面有很多優質的模板和素材,可以滿足圖片編輯、圖片設計、圖片製作的各種需求,從容應對設計場景。

這是我在他們網站上隨便做的(雖然有點丑哈哈),但真的是無腦操作,稍微上點心就能設計出精美的圖片。
(3)Canva可畫
一款簡單卻強大的在線設計網站,提供了豐富的模板和圖片等素材。

有超多的圖片、插畫、字體、貼紙可供選擇,還能隨意地排列組合,先創建空白畫布,然後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

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拖拉等操作,就能輕鬆完成圖片的創建,尤其適合新手小白,不動腦子也能做出高逼格的精彩設計。
當然,如果你嫌麻煩,某寶上面花幾塊錢也可以進行頭像定製,直接與賣家溝通,一步到位。

3、簡介
我們在面試的各種場合,常常會被要求做自我介紹。這能夠讓別人快速地了解到你。
公眾號也是一樣,寫一個好的簡介,可以告訴你的粉絲,你是幹什麼的。
簡介沒什麼可講的,根據自己的風格和定位自由發揮就好,記住一個大前提就是簡明扼要,最好能用一句話就概括清楚。
放幾個賬號的簡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精讀:每日精讀新概念,持續精進自我。

富書:陪伴3億新中產的成長、躍遷和進化。

京博國學: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

第九節寫作課:專註於寫作乾貨分享。

4、回復
回復包括被關注回復、關鍵詞回復、收到消息回復。
(1)被關注回復
用戶在第一次關注你的公眾號時,後台會自動向用戶發送一條信息,這就是被關注回復。
通過被關注回復,你可以打造人設,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或者突出差異,強調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還可以推薦某篇文章,某個賬號等等。
我比較提倡的,是在被關注回復中,盡量體現自己的價值。比如你能幹什麼,能給你的讀者提供什麼價值。
給大家看一下我自己的賬號設置的被關注回復:

被關注回復,是每個讀者都必然會看到的,曝光率甚至比每次發佈的文章還要高。
每次推文,別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不會點開看,而被關注回復則不然。
所以,不要輕易浪費這樣的機會,費點心思寫個好的回復話術,可以增強用戶的粘性,非常值當。
(2)關鍵詞回復
關鍵詞回復,就是事先設置好關鍵詞和回復的內容。別人在發送xx關鍵詞時,就能自動收到相對應的內容和信息。

關鍵詞回復一般與引流配套使用,比如你逛知乎,會看到很多人在知乎的回答中放各種學習資料(寫作教程、電子書之類的),然後稍加引導,在xx公眾號發送xx關鍵詞就能領取。
這個方法呢大家可以先記下來,後期引流的話能用到,自己提前設置關鍵詞就行。
那麼問題來了,類似的資料哪裡來呢?
①找做公眾號的同行
這個大部分做號的同行都會有,基本上你主動去找他們的話,他們是沒有理由不給的。因為都是網盤資源,可以無限複製分享,發給你他們又不會損失什麼,相反還能提升你對他的好感度,何樂不為。我這裡也有很多,需要的話隨時找我。
②在某寶上面搜索
其實這類資料的成本極低,幾塊錢幾十個G的資源。就我所了解到的,我認識的號主圈子裡,除了互換的資料,大部分都是某寶上面淘的。要是實在不好意思找別人要,或者自己手動搜集又嫌麻煩的話,也可以自己去某寶了解一下。
(3)收到消息回復
我們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如果你去找別人聊天,等了很久卻沒有回復,心裏一定很不是滋味吧。
同樣的道理,如果有粉絲來找你,在後台發消息聊天卻沒有回復,不僅不禮貌,也會讓別人覺得這個號很冷淡,沒有人情味。
所以,一定記得要設置收到消息後的自動回復。吶,我這裡就有現成的模板,直接拿去用就好了:
正常型回復:
在的。小編神遊外太空去了,正在趕回來的路上,稍後回復你的消息哦~

傲嬌型回復:
收到,想讓我回復你可以,請我吃辣條:)

幽默型回復:
不好意思,我現在有事不在,一會兒沒事也不會理你的

5、自定義菜單
自定義菜單,是微信賦予公眾號運營者的一項基本功能。
為了方便理解,可以想像成超市裏面的貨架,你可以把自己有什麼乾貨、內容都擺在上面,方便你的粉絲查看。
既然是自定義菜單,微信在這方面給了運營者很大的權限,可以隨心地自由設置。
設置好之後,就會展示在公眾號的對話框,給用戶提供操作選項。大概形式就是這樣:

菜單欄有一級菜單和二級菜單之分,我可以把我設置菜單欄的邏輯給大家講一下:
(1)資源,主要是我能給粉絲提供的資源以及福利,我搜集了很多寫作和公眾號運營方面的資料,都放在這個菜單欄中。
(2)往期,主要是以往發佈的推文,新粉絲不會特意去看,所以整合好設置成菜單欄,方便閱讀的同時,還能盤活歷史文章。
(3)找我,主要放個人的聯繫方式,以後有讀者找我、或者號主轉載、金主爸爸談合作的話能聯繫上我。
最後多說一句,菜單欄可以看作公眾號的窗口,能提供給你和粉絲交流的機會。
因此,你的賬號想運營好的話,菜單欄是一定要重視起來的。
好,如果你已經看到了這裡,那麼恭喜你,公眾號的註冊和設置你基本上已經都會了。
下面,我將會圍繞着內容這一塊,來進行更加細緻深入的講解,接着往下看:
三、公眾號的定位
定位,顧名思義,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有公眾號的運營者都有一個避不開的問題就是做定位。有位哲學家說過,你知道自己是誰,才能知道自己要去哪,而定位,就是解決你是誰的問題。
說實在的,微信公眾號發展到今天,將近10年的迭代升級,很多領域都已經無限趨近於飽和狀態,競爭可以說非常激烈。
所以,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給自己清晰的定位,並且持續地輸出。只有這樣,才能讓公眾號得到更好地發展。
如果你稍微了解過自媒體就會發現,現在很多大的領域,都已經被頭部賬號佔領了。
因此,小號想要突出重圍的話,就只有明確自身定位,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進行差異化競爭,做好各個領域的細分市場。
在經濟學上有這麼一個詞,叫做「差異化戰略」。
它是指某個市場主體,為了在與對手的競爭中取得優勢,而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與競爭對手有明顯區別。
打造個性化賣點,進行差異化競爭。這其實就是在做定位。
並且,這個思路在做公眾號時同樣適用。
你比如說,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那些頭部大號,要麼趕上了時代的紅利,要麼積累了深厚的底蘊,你這時候想入局,可以說是非常艱難的。
而差異化戰略,就是找到自己的價值特點,根據這個價值特點來確定自己的定位,然後在細分領域與行業大佬競爭。
那你說,會不會容易一點?
比如我運營的公眾號「第九節寫作課」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深耕寫作領域,專註於分享乾貨內容。包括以後的發展路徑,也會往這個方向靠,而短期目標,就是運營好這個賬號,做好前期的積累和沉澱。
找准自己的定位,漲粉可能慢一點,但卻都十分精準。
而且,因為你的某一特點關注你的,留存率都特別高。你能為別人提供價值,而定位和標籤就是很好的價值,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武器。
還有,給自己清晰的定位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更容易讓讀者認識你,進而認同你。
在生意場上的很多人,初次見面都會相互遞名片,其目的,無非就是介紹自己。
這跟定位的道理是一樣的,既體現自己的專業方向,又能給別人留下印象。
我們知道了定位的許多好處,那麼,如何給自己定位呢?
第一,找到自身特長。
仔細想想,你在哪些方面有所擅長,或者在什麼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地。
有的人喜歡讀書,就可以發表平時閱讀的心得以及體會;
有的人鍾情旅行,就可以分享自己旅行的經歷以及見聞;
有的人偏愛美食,就可以談論品鑒美食的經驗以及感受;
等等。
這是你自己的價值,並且是由你長期的生活、你的感悟所賦予的,不僅珍貴,而且獨一。
第二,發掘用戶需求。
這第二點,就是從讀者的角度出發,根據讀者的喜好和需求來給自己定位,找到讀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
比如,在某平台深入觀察之後,你發現「職場」這個話題的受眾面很廣,於是立馬跟進,去做這方面的內容輸出。
寫一些職場乾貨,包括如何跟同事相處,如何跟領導溝通等等。
這就是根據用戶需求定位,堅持下去,一樣能看到成績。
在人人自媒體的時代,內容同質化往往十分嚴重。就是看來看去,你會發現大家寫的內容,在本質上其實都差不多。
因此,給自己清晰的定位,會讓你的讀者清楚地知道,你的風格特色,和你能為他們提供的價值。
這樣,別人在一想到你時,就知道你在某方面的突出特徵。漸漸地形成固有認知,認可你的專業性,更是能在無形之中,幫你鏈接到很多資源,產生長久的增值。
到最後,你的定位,其實就是你的影響力。
四、圖文編輯與排版
我們在寫好內容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排版。
風格統一的排版,會大大加深你在讀者心目中的印象,直接決定着閱讀體驗。
文章清晰整潔,就會給讀者帶來輕鬆愉悅的感受。同樣的內容,井然有序和雜亂無章,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
再來,排版也能體現公眾號的調性與風格。
固定的板式,可以在讀者心目中形成固定的認知,加強自己賬號的影響。
所以,一旦確定了某個排版之後,就不要隨意更改了。
放兩張圖片大家來感受一下:

左圖是公眾號後台默認的排版樣式,右圖是經過我調整美化之後的排版。對比之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好,如果你也覺得右邊的排版還不錯,自己又不會操作的話,我把我用的格式和參數分享給你,可以先收藏好,下回直接拿去用就行:
標題,這裡的標題是指文章中的小標題,我用的文字大小是17號,然後加粗,顏色是#007aaa
正文,用15號的文字,不大不小,顏色是#4c4c4c,深灰偏黑,沒有默認純黑色的飽和度高,看起來更舒服。
注釋,注釋用來標註作者和來源,我用的是12號文字,顏色是#b2b2b2
字間距,就是文字之間的距離,我用的是2,這樣的文字排列顯得和諧一點,沒有那麼擁擠。
行間距,就是行與行之間的距離,我用的是1.75,看着比較清晰,行與行之間也有層次感。
兩段縮進,就是文字兩端到屏幕邊緣的距離,我用的是16,有足夠的留白空間,看上去更加自然。
好,以上呢,是一個比較通用的模板,你在編輯文章的時候,只要按照這個模板來的話,基本上是不會出錯的。下面,還有我排版的一些經驗:
1、開頭
開頭最好放引導關注+星標的圖片,或者自己編輯相應的話術。圖片的話我這裡有,需要可以自取:





2、結尾
結尾推薦自己往期的文章,可以給往期文章導流,俗稱刷存在感。

還有就是,結尾同樣要引導關注,一般是用帶二維碼的圖片,或者插入公眾號卡片。

最後,因為分享、點贊、在看的按鈕都在結尾,也要委婉地提一下,可以說「記得一鍵三連支持下哦」
3、配圖
在文中多插幾張圖片,全是文字的話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
圖片可以自己製作,如果嫌麻煩,我下面也會介紹一些無版權的圖片網站。
4、內容
內容方面的話按照前文列出的格式就行,重點部分內容可以加粗、標紅、突出顯示,這樣看起來會更有條理、有層次。
另外,全文要注意多用短句,不要用長且複雜的句子;多分段,我一般是寫個2~3行就強制自己分段,這能夠讓文章的段落分明,讀起來也就更加舒服。
整體的風格以自然簡約為主,記住一個大原則,排版是為了更加高效地展示內容、傳遞信息,不用太過於花哨。
最後,再分享幾個圖文編輯與排版的工具:
(1)135微信編輯器

(2)秀米編輯器

(3)96微信編輯器

(4)壹伴微信編輯器

五、高質量的圖片網站
在自媒體寫作的眾多場景中,大部分時候都需要用到圖片形式的素材。
一張精美的圖片,可以為文章增色不少。
那麼,大家平時需要配圖時,都是在哪裡找的圖片呢?
很多人喜歡直接在百度上搜索。
但其實,百度上面搜到的圖片,大多都是有版權的。
隨意使用,很可能會造成版權糾紛,越到後面只會麻煩不斷。
所以,在這裡給大家介紹8個免費的圖片素材網站。
無版權可商用。不僅適用於自媒體工作者,更能作為桌面壁紙、PPT背景、朋友圈配圖,滿足絕大多數人,對於絕大多數圖片應用場景的需求:
01、Hippopx
Hippopx是國外非常著名的免版權圖片網站,裏面有十分豐富的精美圖片可供挑選。

支持標籤檢索和關鍵詞找圖,同時還提供中文界面的支持,可選擇語言為簡體中文。需要什麼圖片直接在上面搜索就行了,用起來非常方便。
另外,Hippopx還提供不同尺寸、不同設備的圖片下載選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用途,靈活選擇下載圖片的尺寸。

Hippopx上的圖片資源非常豐富,質量更是不用多說,用來做PPT背景、平面設計素材、自媒體配圖都非常合適。
02、ColorHub
ColorHub專門提供免費無版權的高分辨率圖片,擁有海量的共享圖片素材,並且完全免費,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首頁的布局非常簡潔,卻又不失大氣,整體的風格也是以文藝清新、自然樸素為主,很適合崇尚簡約風的人群。
ColorHub還有一大特色,除了可以根據類別和關鍵詞搜索圖片之外,還可以按圖片的顏色進行查找。

每張圖片下面都會顯示主要色調、配色方案等信息,對於部分圖片顏色敏感的人群,可以說十分友好。
03、Pixabay
Pixabay是一個免費且優質的圖片素材網站,允許我們將圖片做任何用途。

Pixabay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一定的名氣,會定期更新高清的圖片作品,種類非常齊全,有照片、插畫、矢量圖等等分類,甚至還有視頻、音樂這些特殊類型。

在很多設計師看來,Pixabay應該是尋找圖片時的首選,不僅是因為它資源豐富、質量上乘,還有幾乎百變的圖片風格和形式,可以應對設計時各種刁鑽的需求。

04、Unsplash
Unsplash是國外知名的高清免版權圖片庫,收錄了超過200萬張免費的圖片素材。

這可能是當前最大的免費圖片素材庫了,而且因為Unsplash免費開源的屬性,所以有之前很多第三方的圖庫類軟件,用的就是這裏面的素材。
不過現在官方應用已經上線了,各大應用商店應該能搜索到,畢竟手機上面直接找圖還是方便很多。

Unsplash網站對圖片的質量要求很高,每張圖片點進去都能看到具體的信息。例如拍攝該照片所用相機的品牌、型號、焦距、光圈等等,專業性很強,適合對圖片有高標準和高要求的人群。

圖片整體的質量和水平都非常高,隨便放兩張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上面列出的幾個圖片網站,都是基於CCO協議的免費版權圖庫。

簡單來說,就是無需他人授權,也可以隨意使用,包括自由修改、複製、二次發佈等。
不論是個人或是商業用途,都不用標示作者以及來源,更不用擔心版權風險。大家趕快收藏起來吧。
六、如何引流與漲粉
知道了排版的基本操作之後,接下來,就到了公眾號的運營階段。運營最主要的,就是引流與漲粉。
你可能會說,因為自己喜歡,漲不漲粉無所謂。
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卻沒幾個人看,換做誰,心裏都會涼一截吧。
並且,做公眾號不是為愛發電,情懷也不能當飯吃。只有引流,才能讓你的公眾號成長起來,具備商業價值。
1、優質內容漲粉
想要漲粉,最關鍵的就是持續輸出優質的內容,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留住粉絲。
你可能會發現,現在很多自媒體人過於浮躁。很少認真地思考,去做真正有價值、有深度的內容輸出,而是一味地追熱點、蹭流量。
殊不知,這樣就算短時間粉絲數量得到了增長,也很難有長久的發展。熱度一過,自然就原形畢露。
沉下心來打磨自己的作品,靠優質的內容取勝,才是一切引流行為的基礎和前提。
並且,只要你的文章足夠好,自然也會有讀者進行二次轉發,無形之中,幫你鏈接到很多資源。
2、外部平台引流
外部平台,就是指公眾號之外的其他自媒體平台,包括但不限於知乎、頭條、小紅書、微博等等。
對於很多剛起步的號主來說,外部平台是引流最主要的途徑,因此,你可以多花點心思在這些平台上。
(1)知乎
知乎比較適合乾貨和故事方向的內容輸出,可以多瀏覽相同領域的熱門話題,篩選關注人數多的問題進行創作,然後在回答中稍微提一下自己的賬號,這就是知乎引流的基本操作。
並且,知乎還可以將自己的賬號信息留在個人主頁上,只要你能夠堅持創作優質的回答,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曝光機會。
(2)頭條
頭條有強大的分發機制,可以精準地將內容推送到目標讀者。
所以,只要你長期堅持,進行有價值的輸出,系統就會自動推薦你的文章,不怕不漲粉。
但要也要注意領域垂直,是情感類作者,還是知識分享型作者;擅長故事觀點,還是邏輯輸出,自己把握好,只有領域垂直了,才能吸引到精準的粉絲群體。
(3)小紅書
小紅書上年輕女性用戶居多,適合美妝、穿搭等門類的經驗分享。
小紅書的展現形式以視頻和圖文筆記為主,文字還在其次,最主要是能製作精美的圖片,可以參考我上面提到的圖片製作工具。
就目前而言,小紅書引流還是比較容易的,我最近一段時間引流的主要陣地就是小紅書,平均每天漲粉50個的樣子,很適合新手小白。
(4)微博
微博上面娛樂八卦的內容比較多,適合娛樂性質的公眾號引流。
可以時常關注一下熱搜,看看最近有沒有什麼值得討論的話題。發微博的時候記得帶上熱搜的關鍵詞,還能蹭一波流量。
就介紹這幾個,但事實上,引流的平台遠遠不止這些。
只不過萬變不離其宗,外部平台引流的基本模式、底層邏輯都差不多,你只要摸清楚規則,在任何平台,其實都有引流的操作空間。
3、公眾號互推
公眾號互推,就是跟自己體量差不多的賬號互相推廣,以此來達到雙方互利共贏的目的。
一般來講的話,互推需要雙方賬號定位相同。
比如說,你和另外某個號主都是做美妝的,主要分享日常妝容,怎麼化妝等等,那你們就可以約着互推,每次發文章的時候順帶提一下對方,或者互相開放轉載,互相轉發朋友圈等等。
因為粉絲群體的高度相似,不用擔心傷粉,往往能產生1+1大於2的效果。
4、活動策劃
就是策劃一場活動,以此來增加賬號的知名度。
比如很多新店開業,都會有免費試吃、免費贈飲活動,為的就是打響名氣,吸引目標顧客前來。
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操作邏輯,我之前就策划過關注免費送書的活動,就是邀請3個好友關注,就能免費領取一本書,這個投入的成本可能有點高,但是從長遠來看,絕對是值得的。
5、線下推廣
線下推廣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地推,也是一種活動策劃的形式吧。
在線下擺個攤,來人關注的話就送個小禮品(頭繩、髮夾、氣球之類),成本不高,可操作性強,也是作為引流的一種手段,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即可。
6、轉載投稿
轉載與投稿是兩種不同的引流方式,分別來說:
(1)轉載
如果有別的小夥伴覺得你文章寫得好,會主動找上門轉載你的文章。
這時候你只要開放轉載權限,添加白名單,就能讓你的文章得到二次傳播。
也就相當於間接給你的賬號做了次推廣,會有一定的轉化效果。
(2)投稿
投稿就是去找跟自己相同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賬號,如果他們接受投稿,你就可以試着將自己的文章投過去,在他們的賬號發佈。
注意要提前溝通好,必須註明作者和出處,版權意識一定要有。
如果被採用的話,能夠大大增加文章曝光的機會,並帶來數量可觀的粉絲增長。
7、微信生態
微信生態包括微信好友、群聊、朋友圈、附近人等等,同樣可以作為引流的一個發力點。
把這部分流量導入到公眾號來,具體的做法就是活躍在各種微信群,然後多發朋友圈。
相信每個人的微信裏面,都添加了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同學,他們看到你,感興趣的話自然會去關注。當然如果關係好的,也可以一個一個找人關注,關係不好就不建議了,弄得雙方都尷尬。
雖然效率不高,但微信生態裏面的流量,確實是很多人第一批粉絲的來源。大家可以稍微重視一下。
有不少人在運營公眾號的初期,總是會想盡各種辦法,快速吸粉。
但我想說的是,你學習了很多漲粉引流的技巧,但最終留住讀者的,還是要靠優質的內容。
運營公眾號,引流只是手段,內容才是根本。只有真正有價值的輸出,才能讓你長久地生存下來。
所以,與其琢磨怎麼引流,不如老老實實碼字,靠內容吸引粉絲。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優質的內容自帶流量。
七、公眾號的變現方式
1、打賞收入
發表了3篇原創文章以後,就可以創建自己的讚賞賬戶,接受讀者的打賞。

打賞的入口會展示在文章底部,讀者看完之後,覺得你寫的不錯的話,可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當然,靠讀者打賞來賺錢是不用想的,更多的是認可與鼓勵。
2、流量主
粉絲數達到500以後,就可以申請開通流量主。

流量主就是文章中間和文章底部展示的廣告卡片,如果讀者在讀你的文章時,點擊廣告卡片就會產生收入,通常一個點擊是0.5~2元的收入,原創文章會高一點。
3、付費閱讀
同樣是需要發表3篇原創文章,可以開通付費功能。
也是公眾號的一種變現手段,你可以把自己的文章設置成付費圖文的形式,讀者需要支付一定費用才能閱讀完整的文章。

如果你的文章內容足夠優質的話可以試一試,但是要注意,付費文章一定要原創,不然是發不了的。
4、課程分銷
課程分銷,顧名思義,就是在你的公眾號發佈推薦課程的文案,比如寫作課程、理財課程、配音課程、python課程等等。

別人通過你的公眾號下單購買課程的話,你就能按比例獲得傭金收入。當然,這只是一個基本的模式,真的要去做,賺錢的話,還是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5、廣告收入
廣告分為硬廣和軟廣,硬廣就是直接帶產品,常見於電視劇、綜藝的合作冠名;
軟廣就是通過導向性的文案,最後巧妙地提一下自己的產品。
相較於硬廣來說,軟廣的可接受性更強,不易傷粉。
一般來講,當你的公眾號達到一定的閱讀量之後,會有廣告主來找你投廣告,根據自己賬號和不同的廣告類型來報價即可。

當然也可以自己去平台上接廣告,不過還是需要有一定的粉絲量才行。
八、如何做好日常選題
相信看到這裡,你已經掌握了公眾號運營的許多方法,但是等到了去寫作,去輸出內容時,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其實,這是因為沒有找好選題。
沒有選題,就沒有方向,寫的時候就會很迷茫。
那麼,如何找選題呢?給大家分享4個選題的方法:
1、突發的熱點事件
新聞熱點,通常是寫作選題的第一現場。
不知道寫什麼,就去找實時的新聞和熱點,不會錯。
因為熱點的關注度很高,等於是自帶流量。
每次有熱點出來,你會發現,總有很多自媒體賬號聞風而動,第一時間搶佔流量的高地。
把熱點帶入選題中,能夠天然地吸引讀者的目光,從而賦予選題討論的價值。
所以,有什麼想說的話,都可以結合具體的熱點事件,找到切入點和寫作角度。
2、有爭議的話題
任何話題,其實都是有討論的空間的。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哪怕是面對同樣的話題,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那什麼是有爭議的話題呢?就是無法定性,沒有對錯。
比如——
即將畢業,我是該工作還是該考研呢?
今年30歲,不想結婚,請問我錯了嗎?
在大城市發展好,還是在小城市發展好?
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話題,受眾面很廣,可以引出很多不同的故事,讓別人切身處地地,參與到討論當中來。
而且,隨着社會的發展,我們其實更加追求多元化的文化體驗。需要看到不同的觀點,聆聽不同的聲音。
寫作也無非就是傳遞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觀點與觀點之間的碰撞,才能激發出更多的可能性。
另外,針對某個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一定要有主見。切不可左右搖擺,自相矛盾。
只有壁壘分明,你的觀點才是有情緒,有態度,有力量的。
3、自己的想法或感悟
自己的想法或感悟,也是可以當做選題的。
生活中,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歷,講述着或平淡,或曲折的故事。
而這其中就有很多,值得被記錄和分享。
你今天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從中,又有哪些感悟,獲得了哪些成長?
我知道,總有那麼幾個精彩的瞬間,藏在可能平淡,卻絕不平凡的日子裏,不該被遺忘。
仔細想想,然後在腦海里過一遍。選取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稍做加工,以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
比如看完一本書之後,你有什麼心得體會;
比如解完一道題之後,你有什麼經驗技巧。
可以試着寫出來,不僅能加深印象,而且也是對已有知識的一次鞏固與梳理。
人的腦子裡,幾乎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
很多人視若無睹。但同樣有很多人,把它視為繆斯女神。
也就是靈感。
4、對舊事物的新認知
我之前特別喜歡看生活小妙招類的短視頻。
就是用各種不起眼的小物品,來方便我們的生活。
比如晾衣架可以用來做手機支架,鍋底生鏽用醋就能輕鬆去除。
從表面上看,這是物盡其用,發現新的用法。但它帶給我的啟發遠不止這些。
任何觀點,我們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做全新的解讀。
《格言》雜誌的扉頁有個專欄,叫做格言新說。
有一期的題目是「行而後三思」。
孔子說,三思而後行。
而作者引用了一個概念,叫做機會成本。
機會來之不易,做什麼事情都三思而行,就會喪失很多機會。
所以有的時候,需要果斷,多點行動力,然後再去思考。
不得不說,也很有道理。
所以你看,只要認知足夠深刻,能夠闡述得合情合理,任何陳舊的事物,都可以化作全新的觀點。
這也是你的選題。
……
最後我想說,在這個萬物皆媒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作為媒介和平台,發出自己的聲音。
就如同公眾號註冊頁面的那句,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而且直到今天,微信公眾號依然是實現個人價值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
別人通過看你的公眾號就能快速了解到你,知道你的價值。
比如說,曾經自媒體界的現象級賬號咪蒙,創造過無數爆款文章,一度在朋友圈刷屏,成為行業中永遠的神話。而她本人,更是因此成名,到現在都熱度不減。
再比如粥左羅,2015年入局自媒體,2018年創立自己的公眾號。立足於內容創作,並輻射圖書出版、課程營銷,不到3年時間,成為了百萬年薪的內容副總裁。
可能我們很多人,永遠無法像他們一樣,但依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通過公眾號這個平台,去塑造和超越自己,實現個人的價值。
而我想,這也正是我,以及在屏幕前的你,想做、並且正在做的事情。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