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ibtiff簡介
libtiff是一個廣泛使用的C/C++庫,用於讀取和寫入TIFF格式的圖像文件。它可用於不同平台和操作系統中的應用程序,提供了許多功能,包括處理多頁圖像、大尺寸圖像和多維數據。此外,libtiff支持不同的壓縮方式,如LZW、JPEG和PackBits等。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使用libtiff對圖像格式進行高效轉換,更具體地說,我們將實現將TIFF格式轉換為JPEG格式。
二、實現圖像格式轉換
在本例中,我們將使用TIFF文件作為輸入文件,並將其轉換為JPEG格式。我們需要以下庫和依賴項:
libtiff(用於TIFF文件的讀取和轉換)
libjpeg(用於JPEG文件的創建和輸出)
具體的實現步驟如下:
步驟1:打開TIFF文件
我們首先使用libtiff中的TIFFOpen函數打開TIFF文件。TIFFOpen函數具有以下參數:文件名、模式(例如”r”用於只讀訪問),還可以包含一個檢查文件格式的NULL指針。打開文件後,我們可以檢查返回的指針是否為空,如果為空,則表示出現錯誤。
TIFF* tif = TIFFOpen("input.tiff", "r"); if (!tif) { fprintf(stderr, "Could not open input file"); exit(1); }
步驟2:檢查TIFF格式
接下來,我們需要檢查輸入文件的格式是否為TIFF。我們可以使用TIFFIsTiff函數來執行此操作。
if (!TIFFIsTiff(tif)) { fprintf(stderr, "Input file is not a TIFF file"); exit(1); }
步驟3:讀取基本信息和標籤
我們可以使用TIFFGetField函數讀取TIFF文件的基本信息和標籤。例如,我們可以讀取圖像寬度和高度、圖像數據的顏色空間和壓縮方式等。
uint32 image_width, image_length; TIFFGetField(tif, TIFFTAG_IMAGEWIDTH, &image_width); TIFFGetField(tif, TIFFTAG_IMAGELENGTH, &image_length);
步驟4:分配內存
我們需要為圖像數據分配足夠的內存。我們可以使用malloc函數為圖像數據分配內存,並使用TIFFScanlineSize函數計算每行所需的位元組數。
uint32 scanline_size = TIFFScanlineSize(tif); tsize_t buffer_size = scanline_size * image_length; unsigned char* buffer = (unsigned char*) malloc(buffer_size);
步驟5:讀取圖像數據
我們可以使用TIFFReadScanline函數逐行讀取圖像數據並將其存儲在我們之前分配的緩衝區中。我們可以使用TIFFReadEncodedStrip函數逐個條帶讀取圖像數據,這對於處理大型圖像非常有用。
for (uint32 row = 0; row < image_length; row++) { TIFFReadScanline(tif, buffer + row*scanline_size, row); }
步驟6:創建JPEG文件
我們現在可以為輸出JPEG文件分配內存。我們可以使用libjpeg庫中的結構體和函數來創建JPEG壓縮器和輸出文件。
struct jpeg_compress_struct jpeg; struct jpeg_error_mgr jerr; jpeg_create_compress(&jpeg); jpeg_std_error(&jerr); jerr.trace_level = 0; FILE* outfile = fopen("output.jpg", "wb"); if (!outfile) { fprintf(stderr, "Could not open output file"); exit(1); } jpeg_stdio_dest(&jpeg, outfile); jpeg.image_width = image_width; jpeg.image_height = image_length; jpeg.input_components = num_components; jpeg.in_color_space = JCS_RGB; jpeg_set_defaults(&jpeg); jpeg_set_quality(&jpeg, 75, TRUE); jpeg_start_compress(&jpeg, TRUE);
步驟7:寫入圖像數據
我們現在可以逐行將圖像數據寫入JPEG輸出文件。我們可以將每行數據的指針傳遞給jpeg_write_scanlines函數。
JSAMPROW scanline = (JSAMPROW) malloc(image_width * num_components * sizeof(JSAMPLE)); for (uint32 row = 0; row < image_length; row++) { for (uint32 col = 0; col < image_width; col++) { for (int ci = 0; ci < num_components; ci++) { scanline[col*num_components + ci] = buffer[row*scanline_size + col*num_components + ci]; } } jpeg_write_scanlines(&jpeg, &scanline, 1); }
步驟8:完成轉換
我們可以在寫入所有圖像數據後完成JPEG輸出文件的轉換。我們需要使用jpeg_finish_compress函數來完成這項工作。接下來,我們可以釋放所有內存並關閉輸入和輸出文件。
jpeg_finish_compress(&jpeg); free(buffer); free(scanline); fclose(outfile); TIFFClose(tif);
三、結論
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如何使用libtiff和libjpeg庫將TIFF格式的圖像轉換為JPEG格式。我們演示了從打開TIFF文件到輸出JPEG文件的每個步驟,並提供了完整的代碼示例。使用這些庫,我們可以高效地處理大型圖像,並轉換為不同的格式,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求。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