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mysql數據庫
MySQL數據庫一般指MySQL,MySQL是一個關係型數據庫管理系統,由瑞典MySQL AB 公司開發。
mysql是目前網站以及APP應用上用得較多的一個開源的關係型數據庫系統,可以對數據進行保存,分段化的數據保存,也可以對其數據進行檢索,查詢等功能的數據庫。
默認的mysql數據庫中存有一個庫這個就是mysql的系統數據庫,可以對其保存系統的數據包括mysql數據庫的信息,數據庫root賬號,普通賬號,以及數據庫的名稱,還有數據庫的一些表還有一些數字型的數據類型結構都會有所保存。
mysql數據庫的優點
(1)MySQL數據庫是用C和C++語言編寫的,並且使用了多種編輯器進行測試,以保證源碼的可移植性。
(2)支持多個操作系統例如:Windows、Linux、Mac OS等等。
(3)支持多線程,可以充分的利用CPU資源。
(4)為多種編程語言提供API,包括C語言、Java、PHP、Python語言等。
(5)MySQL優化了SQL算法,有效的提高了查詢速度。
(6)MySQL內提供了用於管理,檢查以及優化數據庫操作的管理工具。
(7)它能夠作為一個單獨的應用程序應用在客戶端服務器網絡環境中,也可以作為一個庫嵌入到其他的軟件中並提供多種語言支持。
超詳細MySQL數據庫優化
數據庫優化一方面是找出系統的瓶頸,提高MySQL數據庫的整體性能,而另一方面需要合理的結構設計和參數調整,以提高用戶的相應速度,同時還要儘可能的節約系統資源,以便讓系統提供更大的負荷.
1. 優化一覽圖
2. 優化
筆者將優化分為了兩大類,軟優化和硬優化,軟優化一般是操作數據庫即可,而硬優化則是操作服務器硬件及參數設置.
2.1 軟優化
2.1.1 查詢語句優化
1.首先我們可以用EXPLAIN或DESCRIBE(簡寫:DESC)命令分析一條查詢語句的執行信息.
2.例:
顯示:
其中會顯示索引和查詢數據讀取數據條數等信息.
2.1.2 優化子查詢
在MySQL中,盡量使用JOIN來代替子查詢.因為子查詢需要嵌套查詢,嵌套查詢時會建立一張臨時表,臨時表的建立和刪除都會有較大的系統開銷,而連接查詢不會創建臨時表,因此效率比嵌套子查詢高.
2.1.3 使用索引
索引是提高數據庫查詢速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關於索引可以參高筆者MySQL數據庫索引一文,介紹比較詳細,此處記錄使用索引的三大注意事項:
2.1.4 分解表
對於字段較多的表,如果某些字段使用頻率較低,此時應當,將其分離出來從而形成新的表,
2.1.5 中間表
對於將大量連接查詢的表可以創建中間表,從而減少在查詢時造成的連接耗時.
2.1.6 增加冗餘字段
類似於創建中間表,增加冗餘也是為了減少連接查詢.
2.1.7 分析表,,檢查表,優化表
分析表主要是分析表中關鍵字的分佈,檢查表主要是檢查表中是否存在錯誤,優化表主要是消除刪除或更新造成的表空間浪費.
1. 分析表: 使用 ANALYZE 關鍵字,如ANALYZE TABLE user;
2. 檢查表: 使用 CHECK關鍵字,如CHECK TABLE user [option]
option 只對MyISAM有效,共五個參數值:
3. 優化表:使用OPTIMIZE關鍵字,如OPTIMIZE [LOCAL|NO_WRITE_TO_BINLOG] TABLE user;
LOCAL|NO_WRITE_TO_BINLOG都是表示不寫入日誌.,優化表只對VARCHAR,BLOB和TEXT有效,通過OPTIMIZE TABLE語句可以消除文件碎片,在執行過程中會加上只讀鎖.
2.2 硬優化
2.2.1 硬件三件套
1.配置多核心和頻率高的cpu,多核心可以執行多個線程.
2.配置大內存,提高內存,即可提高緩存區容量,因此能減少磁盤I/O時間,從而提高響應速度.
3.配置高速磁盤或合理分佈磁盤:高速磁盤提高I/O,分佈磁盤能提高並行操作的能力.
2.2.2 優化數據庫參數
優化數據庫參數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提高MySQL服務器性能.MySQL服務的配置參數都在my.cnf或my.ini,下面列出性能影響較大的幾個參數.
2.2.3 分庫分表
因為數據庫壓力過大,首先一個問題就是高峰期系統性能可能會降低,因為數據庫負載過高對性能會有影響。另外一個,壓力過大把你的數據庫給搞掛了怎麼辦?所以此時你必須得對系統做分庫分表 + 讀寫分離,也就是把一個庫拆分為多個庫,部署在多個數據庫服務上,這時作為主庫承載寫入請求。然後每個主庫都掛載至少一個從庫,由從庫來承載讀請求。
2.2.4 緩存集群
如果用戶量越來越大,此時你可以不停的加機器,比如說系統層面不停加機器,就可以承載更高的並發請求。然後數據庫層面如果寫入並發越來越高,就擴容加數據庫服務器,通過分庫分表是可以支持擴容機器的,如果數據庫層面的讀並發越來越高,就擴容加更多的從庫。但是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數據庫其實本身不是用來承載高並發請求的,所以通常來說,數據庫單機每秒承載的並發就在幾千的數量級,而且數據庫使用的機器都是比較高配置,比較昂貴的機器,成本很高。如果你就是簡單的不停的加機器,其實是不對的。所以在高並發架構里通常都有緩存這個環節,緩存系統的設計就是為了承載高並發而生。所以單機承載的並發量都在每秒幾萬,甚至每秒數十萬,對高並發的承載能力比數據庫系統要高出一到兩個數量級。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據系統的業務特性,對那種寫少讀多的請求,引入緩存集群。具體來說,就是在寫數據庫的時候同時寫一份數據到緩存集群里,然後用緩存集群來承載大部分的讀請求。這樣的話,通過緩存集群,就可以用更少的機器資源承載更高的並發。
一個完整而複雜的高並發系統架構中,一定會包含:各種複雜的自研基礎架構系統。各種精妙的架構設計.因此一篇小文頂多具有拋磚引玉的效果,但是數據庫優化的思想差不多就這些了.
mysql 數據庫可以有多大
MySQL 3.22 限制的表大小為4GB。由於在MySQL 3.23 中使用了MyISAM 存儲引擎,最大表尺寸增加到了65536TB(2567 – 1位元組)。由於允許的表尺寸更大,MySQL數據庫的最大有效表尺寸通常是由操作系統對文件大小的限制決定的,而不是由MySQL內部限制決定的。
InnoDB 存儲引擎將InnoDB 表保存在一個表空間內,該表空間可由數個文件創建。這樣,表的大小就能超過單獨文件的最大容量。表空間可包括原始磁盤分區,從而使得很大的表成為可能。表空間的最大容量為64TB。
擴展資料
據D.V.B 團隊以及Cmshelp 團隊做CMS 系統評測時的結果來看,MySQL單表大約在2千萬條記錄(4G)下能夠良好運行,經過數據庫的優化後5千萬條記錄(10G)下運行良好。
這對於MySQL是不公平的,那些CMS廠商非但沒有把內核做好反而還在添加很多花哨的功能,最終導致其產品自身負載過低。
他們並沒有針對自身負載效果作出相應的數據庫優化方案及標準,而是繼續保留着複雜的結構造成對MySQL的資源無休止的浪費,最終導致了其負載上的缺陷。
於是他們便充分發揮中國人的傳統優勢——變通:避重就輕的採用了所謂的分表式存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自身負載的缺陷,但是導致了網站後期維護以及資源上的浪費。
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形容,MySQL中的的表就像一塊地,單表就相當於利用這塊地蓋高層建築充分利用達到高人員負載,但分表就相當於用這塊地蓋了一間平房。
如果為了達到高人員負載的話那就需要另開地皮達到目的,但是我們要思考,是地不夠,還是他的能力不夠,如此做法讓人感到資源的浪費以及規劃的嚴重缺陷。
《深入淺出MySQL數據庫開發優化與管理維護第3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深入淺出MySQL數據庫開發優化與管理維護第3版》百度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pwd=grx5 提取碼:grx5
簡介:《深入淺出MySQL:數據庫開發、優化與管理維護(第3版)》源自網易公司多位資深數據庫專家數年的經驗總結和MySQL數據庫的使用心得,在之前版本的基礎之上,基於MySQL 5.7版本進行了內容升級,同時也對MySQL 8.0的重要功能進行了介紹。除了對原有內容的更新之外,本書還新增了作者在高可用架構、數據庫自動化運維,以及數據庫中間件方面的實踐和積累。
《深入淺出MySQL:數據庫開發、優化與管理維護(第3版)》分為「基礎篇」「開發篇」「優化篇」「管理維護篇」和「架構篇」5個部分,共32章。基礎篇面向MySQL的初學者,介紹了MySQL的安裝與配置、SQL基礎、MySQL支持的數據類型、MySQL中的運算符、常用函數等內容。開發篇面向的是MySQL設計和開發人員,內容涵蓋了表類型(存儲引擎)的選擇、選擇合適的數據類型、字符集、索引的設計和使用、開發常用數據庫對象、事務控制和鎖定語句、SQL中的安全問題、SQL Mode及相關問題、MySQL分區等。優化篇針對的是開發人員和數據庫管理人員,內容包括SQL優化、鎖問題、優化MySQL Server、磁盤I/O問題、應用優化、PS/SYS數據庫、故障診斷等內容。管理維護篇適合數據庫管理員閱讀,介紹了MySQL高級安裝和升級、MySQL中的常用工具、MySQL日誌、備份與恢復、MySQL權限與安全、MySQL監控、MySQL常見問題和應用技巧、自動化運維繫統的開發等內容。架構篇主要面向高級數據庫管理人員和數據庫架構設計師,內容包括MySQL複製、高可用架構、MySQL中間件等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