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c語言小寫a是64嗎
- 2、c語言 ASCLL碼中 A~Z和a~z是多少
- 3、c語言將字母轉ascii碼有什麼用
- 4、如何用C語言實現PCM編碼
- 5、c語言是用什麼編碼的
- 6、c語言ascii碼是什麼意思
c語言小寫a是64嗎
是的。
在C語言的ASCII碼中,小寫的字符a代表的數值就是64,大寫的字符A代表的數字是98,因此C語言小寫a是64。
ASCII是基於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它主要用於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是現今最通用的單位元組編碼系統,並等同於國際標準ISO/IEC646。
c語言 ASCLL碼中 A~Z和a~z是多少
c語言
ASCII碼中,A~Z:65-90,
a~z:97-122(分別一一對應)。
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國標準信息交換代碼)是基於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主要用於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現今最通用的單位元組編碼系統,並等同於國際標準ISO/IEC
646。ASCII
碼使用指定的7
位或8
位二進制數組合來表示128
或256
種可能的字符。標準ASCII
碼也叫基礎ASCII碼,使用7
位二進制數來表示所有的大寫和小寫字母,數字0
到9、標點符號,
以及在美式英語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
c語言將字母轉ascii碼有什麼用
c語言將字母轉ascii碼是現在最通用的單位元組編碼系統。ASCII(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是基於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主要用於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
如何用C語言實現PCM編碼
PCM 脈衝編碼調製是Pulse Code Modulation的縮寫。脈衝編碼調製是數字通信的編碼方式之一。主要過程是將話音、圖像等模擬信號每隔一定時間進行取樣,使其離散化,同時將抽樣值按分層單位四捨五入取整量化,同時將抽樣值按一組二進制碼來表示抽樣脈衝的幅值。
模擬信號數字化必須經過三個過程,即抽樣、量化和編碼,以實現話音數字化的脈衝編碼調製(PCM,Pulse Coding Modulation)技術。
抽樣(Sampling)
抽樣是把模擬信號以其信號帶寬2倍以上的頻率提取樣值,變為在時間軸上離散的抽樣信號的過程。例如,話音信號帶寬被限制在0.3~3.4kHz內,用 8kHz的抽樣頻率(fs),就可獲得能取代原來連續話音信號的抽樣信號。對一個正弦信號進行抽樣獲得的抽樣信號是一個脈衝幅度調製(PAM)信號,如下圖對模擬正弦信號的抽樣所示。對抽樣信號進行檢波和平滑濾波,即可還原出原來的模擬信號。
量化(quantizing)
抽樣信號雖然是時間軸上離散的信號,但仍然是模擬信號,其樣值在一定的取值範圍內,可有無限多個值。顯然,對無限個樣值一一給出數字碼組來對應是不可能的。為了實現以數字碼表示樣值,必須採用「四捨五入」的方法把樣值分級「取整」,使一定取值範圍內的樣值由無限多個值變為有限個值。這一過程稱為量化。
量化後的抽樣信號與量化前的抽樣信號相比較,當然有所失真,且不再是模擬信號。這種量化失真在接收端還原模擬信號時表現為噪聲,並稱為量化噪聲。量化噪聲的大小取決於把樣值分級「取整」的方式,分的級數越多,即量化級差或間隔越小,量化噪聲也越小。
編碼(Coding)
量化後的抽樣信號在一定的取值範圍內僅有有限個可取的樣值,且信號正、負幅度分佈的對稱性使正、負樣值的個數相等,正、負向的量化級對稱分佈。若將有限個 量化樣值的絕對值從小到大依次排列,並對應地依次賦予一個十進制數字代碼(例如,賦予樣值0的十進制數字代碼為0),在碼前以「+」、「-」號為前綴,來 區分樣值的正、負,則量化後的抽樣信號就轉化為按抽樣時序排列的一串十進制數字碼流,即十進制數字信號。簡單高效的數據系統是二進制碼系統,因此,應將十 進制數字代碼變換成二進制編碼。根據十進制數字代碼的總個數,可以確定所需二進制編碼的位數,即字長。這種把量化的抽樣信號變換成給定字長的二進制碼流的 過程稱為編碼。
例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nst int sect = 8; //number of segement.
const int startingVol[sect+1] = {0,16,32,64,128,256,512,1024,2048};
// the starting value of every segement.
const int quanIntvl[sect] = {1,1,2,4,8,16,32,64};
//quantity interval of every Segments, 1 equeal to 1/2048.
int pcmInd = 0; //pcm code’s index.
int pcmCode[sect] = {0,0,0,0,0,0,0,0}; // 8 bit of pcm codes.
int sampleValue = 1270;
int startPoint; //starting point of the segement starting piont
//such as startingVol[startPoint] = 16 or 128 etc.
int finePoint; //the starting point of inner segement code.
int quanValue; // it’s used to store the final quantity value.
int quanError; //error caused by quantity.
//the following four variables is used in geting the segmentCode
int low = 0;
int high = sect;
int mid;
int loopInd1 = 0; //loop index to get segment code
int loopInd2 = 0; //loop index to get inner segment codes
//get the first_digit code of polarity
(sampleValue 0) ? (pcmCode[pcmInd++] = 1) : (pcmCode[pcmInd] = 0);
sampleValue = abs(sampleValue); //make sure the voltage is positive
//get the segment code using modified halve search
while(loopInd1 3) //only need 3 loops the segmentCode can be got
{
mid = (low + high)/2;
//after 3 loops, sampeValue falls in startingVol[mid] – startingVol[mid] or
//in startingVol[mid-1] – startingVol[mid]
if(sampleValue startingVol[mid])
{
pcmCode[pcmInd++] = 0;
high = mid;
startPoint = mid – 1 ;
}
else
{
pcmCode[pcmInd++] = 1;
low = mid;
startPoint = mid;
}
loopInd1++;
}//end while
//get the last four bits codes of pcm
low = 0;
high = 16; //every segment is split into 16 small segments of the same size
while(loopInd2 4)
{
mid = (low + high)/2;
//make the compare progress clear using the following two setences.
quanValue = startingVol[startPoint] + mid * quanIntvl[startPoint];
coutstartingVol[startPoint]” + “quanIntvl[startPoint]” * “mid” = “
quanValue ” ? “sampleValueendl;
//make the compare progress clear using the above two setences.
if(sampleValue startingVol[startPoint] + mid * quanIntvl[startPoint])
{
pcmCode[pcmInd++] = 0;
high = mid;
finePoint = mid -1;
}
else
{
pcmCode[pcmInd++] = 1;
low = mid;
finePoint = mid;
}
loopInd2++;
}//end while
quanValue = startingVol[startPoint] + finePoint * quanIntvl[startPoint];
quanValue += quanIntvl[startPoint] / 2; //final quantity value.
quanError = abs( sampleValue – quanValue); // error of quantity.
cout”Final quantity value is: “quanValueendl;
cout”Error of quantity is: “quanErrorendl;
cout”PCM codes are: “;
for(int i = 0; i 8; i++)
{
coutpcmCode[i]” “;
}//end for
coutendl;
return 0;
}
c語言是用什麼編碼的
C語言是沒有編碼的。它的編碼就是平台的默認編碼。
比方說在windows 上漢字編碼用gb2312 或者 說cp936(GBK一般的windows默認代碼頁,windows分為不同的代碼頁,可以查看一下MSDN)。
C里char 就是一個位元組。你定義一個漢字,比方說 char *p=「中」C語言用兩個位元組來存儲;
p指向的兩個位元組存儲的就是『中』的gb編碼。分別是『\xd6\xd0』。
當然如果用printf(“%s”,p) 輸入到屏幕的話,它會自動解碼輸出『中』這個字。
如果在linux平台下,它一般是uft-8編碼的,道理大概一樣。
c語言ascii碼是什麼意思
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
ASCII(AmericanStandardCodeforInformationInterchange):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是基於拉丁字母的一套電腦編碼系統,主要用於顯示現代英語和其他西歐語言。它是最通用的信息交換標準,並等同於國際標準ISO/IEC646。
ASCII第一次以規範標準的類型發表是在1967年,最後一次更新則是在1986年,到目前為止共定義了128個字符。
在計算機中,所有的數據在存儲和運算時都要使用二進制數表示(因為計算機用高電平和低電平分別表示1和0),例如,像a、b、c、d這樣的52個字母(包括大寫)以及0、1等數字還有一些常用的符號(例如*、#、@等)在計算機中存儲時也要使用二進制數來表示,而具體用哪些二進制數字表示哪個符號。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約定自己的一套(這就叫編碼),而大家如果要想互相通信而不造成混亂,那麼大家就必須使用相同的編碼規則,於是美國有關的標準化組織就出台了ASCII編碼,統一規定了上述常用符號用哪些二進制數來表示。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