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Java中的成員變量指的是類變量和實例變量。類變量屬於整個類,且只有一個,存儲在靜態存儲區,不用創建對象即可訪問;實例變量則屬於每個對象,存在於堆內存中,需要創建對象後才可訪問。Java成員變量包含以下幾個要素:
1. 類型:Java中的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都可以用作成員變量的類型,也可以是類本身或接口類型,甚至可以是枚舉類型。
2. 可見性:指成員變量的訪問權限,Java中定義了四種可見性修飾符:public、protected、默認和private,分別表示公有、受保護、包可見和私有。
3. 名稱:成員變量的名稱應該要有意義,一眼能夠看出該變量表示的含義。
4. 訪問方式:有兩種訪問方式,一種是通過對象來訪問實例變量,另一種是直接通過類名來訪問類變量。
二、實例變量
實例變量是定義在類中,方法外的變量,屬於對象範疇,具體某個對象的屬性值存儲在堆內存中,該對象創建時才會被創建,銷毀時才會被銷毀。下面是一個實例變量的例子:
public class Student { // 實例變量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 }
如上例所示,name和age是兩個實例變量,它們都是屬於Student類的屬性,每個Student對象都有自己的name和age值,需要使用對象來訪問。
三、類變量
類變量是定義在類中、方法外、靜態變量區的變量,可以不用實例化對象,即可直接通過類名訪問,屬於類範疇,只有一份,所有該類的對象共享一份拷貝。下面是一個類變量的例子:
public class Student { // 類變量 private static String schoolName; // ... }
如上例所示,schoolName是一個類變量,它由static關鍵字修飾,所以屬於整個類,可以被該類的所有實例訪問。如果對schoolName進行修改,則所有實例中的schoolName值都會被改變。
四、成員變量初始化
成員變量可以在聲明時進行初始化,也可以在構造方法中進行初始化。
1. 聲明時初始化
public class Student { // 初始化實例變量 private int age = 18; // 初始化類變量 private static String schoolName = "XXX大學"; // ... }
如上例所示,age和schoolName在聲明時被賦初值。對於實例變量,每個實例都會擁有自己獨有的age值,而對於類變量,則所有實例共用同一份schoolName值。
2. 構造方法中初始化:如果成員變量沒有在聲明時初始化,可以在構造方法中進行初始化。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 構造方法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 ... }
如上例所示,在創建Student對象時,調用構造方法可以對name和age賦初值。
五、總結
Java成員變量包含實例變量和類變量兩種,實例變量屬於對象範疇,每個對象都有自己的屬性值,類變量則屬於類範疇,所有對象共享一份拷貝。成員變量需要聲明類型、可見性、名稱和訪問方式,並可以在聲明時或構造方法中進行初始化。熟練掌握Java成員變量的使用與管理,對於Java程序員來說是必備的技能。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5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