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seek函數?
在Python中,文件是最主要的數據交換方式之一。而文件I/O(I/O,Input和Output)操作是對Python中文件操作的關鍵。然而,讀取文件信息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文件指針(筆者將其稱作「游標」)位置的變化。在Python中,可以藉助seek函數實現對文件游標位置的調整。
seek函數是Python中的內置函數,是用於移動文件讀寫指針位置的方法,其語法如下:
f.seek(offset[, whence])
其中參數offset表示偏移量,whence參數表示起始位置。默認值為0,可以省略不寫。如果需要從文件末尾處開始,則需將值設置為2。起始位置的取值範圍為0、1、2,分別代表文件開頭、當前位置和文件結尾。
例如:
f.seek(0) # 將游標移動至文件開頭
二、seek函數的常用操作及效果
1. 將游標移動至指定位置
seek函數最基礎的用法是將游標移動至指定的位置。假設我們要在文本文件中尋找某個關鍵詞的位置,可以使用下列代碼:
f = open('test.txt')
f.seek(0) # 將游標移動至文件開頭
for line in f:
if '關鍵詞' in line:
print(line)
當游標指向0時,文件讀取器會從文件開頭開始讀取數據。每讀取一行數據,就會檢查是否有「關鍵詞」的存在,如果有,則打印這一行的數據。如果找到了「關鍵詞」,則我們可以輸出其在文件中的位置,從而了解關鍵詞在文件中的位置。如此一來,就節省了讀取全部文件的時間。
2. 將游標向相對方向移動
同時,seek函數可以將游標向相對方向移動,具體有兩種:
2.1 將游標向前移動
使用負數來表示向前移動游標。例如,我們可以用前後讀取以查看行間差異並打印出新添加的行:
def tail(f, window=20):
"""
讀取文件,輸出最後n行的內容
"""
f.seek(0, 2)
bytes = f.tell()
size = window + 1
block = -1
data = []
while size > 0 and bytes > 0:
if bytes - size >= 0:
f.seek(block * size, 2)
data.append(f.read(size))
size -= 1
else:
f.seek(0, 0)
data.append(f.read(bytes))
size -= bytes
blocks -= 1
bytes = f.tell()
return '\n'.join(data[::-1])
其中的seek函數即向前移動游標,『-20』則表示向前移動20個位元組。
2.2 將游標向後移動
使用正數來將游標向後移動。例如,如果要在文件中跳過當前行,可以使用以下代碼:
while True:
line = f.readline()
if not line:
break
if line.startswith('#'):
continue
# etc.
如果當前行以「#」開頭,則使用下列代碼跳過到下一行:
f.seek(len(line), 1)
三、如何使用seek函數?
在Python文件I/O模塊中,seek函數在進行文件讀寫操作時是難以避免的。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在以下場景中使用seek函數:
1. 大文件讀寫操作
在讀取和處理大文件時,我們可以通過seek函數對文件指針進行隨機調整,以避免不必要的I/O讀寫操作,提高程序效率。
2. 多次讀寫文件操作
在將文件作為I/O交互形式的數據緩存時,某些需要對文件讀寫的操作可能會成為瓶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seek函數設計程序讀寫模式,以便更高效地進行文件I/O操作。
四、總結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了解到了seek函數的基礎知識,包括它的使用場景、應當如何使用、以及常見的應用案例。無論是讀取大文件、多次讀寫文件還是其他更高層次的應用,我們都可以通過seek函數輕鬆地優化程序代碼。
請注意,seek函數只適用於二進制和文本文件,對其他類型的文件無效。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7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