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份證正則表達式
身份證號碼是我國公民身份識別證件的唯一標識,其規則十分嚴格,只有符合規範的身份證號碼才能被認為是有效的。而身份證正則表達式作為一種正則表達式,是一種用字符來描述和匹配一類字符集合的表達式,可用於驗證身份證號碼的有效性。在JavaScript中使用正則表達式的語法如下:
var reg = /^\d{17}(\d|x)$/i;
通過該正則表達式,可以匹配滿足以下條件的身份證號碼:
- 18位數字或字母x(大小寫均可)組成
- 前17位為數字,最後一位可以是數字或字母x
這個正則表達式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d」和「$」。其中,「^」表示匹配字符串的開始;「\d」表示匹配數字(0-9);「$」表示匹配字符串的結束。具體解釋如下:
- ^ 表示正則表達式的開頭(如果不加這個符號,每個身份證號碼任何位置都可以有非數字的字符)
- \d 表示匹配數字
- {17} 表示匹配前面的\d 17次
- x表示字母x
- [0-9a-zA-Z] 表示可以為數字,也可以為字母
- x 也可以為字母x,大小寫均可
- $ 表示匹配字符串的結尾。
通過使用這個正則表達式,可以判斷身份證號碼是否符合規範,從而保障數據的有效性。
二、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怎麼寫
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編寫根據不同的編程語言有所區別,下面以JavaScript舉例介紹身份證正則表達式如何編寫。
1.使用單引號或雙引號把正則表達式括起來
var reg = /^\d{17}(\d|x)$/i;
2.使用JavaScript對象創建正則表達式
var reg = new RegExp("^\d{17}(\d|x)$","i");
3.去掉正則表達式中的斜杠
var reg = new RegExp("^\\d{17}(\\d|x)$","i");
在不同的編程語言中,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編寫方式也會有所區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編寫。
三、身份證正則匹配
使用身份證正則表達式可以快速驗證一個身份證號碼是否符合規範。在JavaScript中可以使用test()方法進行匹配,test()方法返回一個布爾值,如果匹配成功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示例代碼如下:
var reg = /^\d{17}(\d|x)$/i; var idCard = "xxxxxx"; if(reg.test(idCard)) { console.log("身份證格式正確"); } else { console.log("身份證格式不正確"); }
使用正則表達式進行匹配可以快速判斷一個身份證號碼是否符合規範。
四、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檢驗
在編寫驗證身份證號碼的代碼時,需要使用到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檢驗身份證號碼的代碼示例如下:
function checkIdCard(idCard) { var reg = /^\d{17}(\d|x)$/i; if(!reg.test(idCard)) { return false; } var cityCode = { "11": "北京", "12": "天津", "13": "河北", "14": "山西", "15": "內蒙古", "21": "遼寧", "22": "吉林", "23": "黑龍江", "31": "上海", "32": "江蘇", "33": "浙江", "34": "安徽", "35": "福建", "36": "江西", "37": "山東", "41": "河南", "42": "湖北", "43": "湖南", "44": "廣東", "45": "廣西", "46": "海南", "50": "重慶", "51": "四川", "52": "貴州", "53": "雲南", "54": "西藏", "61": "陝西", "62": "甘肅", "63": "青海", "64": "寧夏", "65": "新疆", "71": "台灣", "81": "香港", "82": "澳門", "91": "國外" }; if(!cityCode[idCard.substr(0,2)]) { return false; } var birthYear = idCard.substr(6,4); var birthMonth = idCard.substr(10,2); var birthDay = idCard.substr(12,2); var birthDate = new Date(birthYear + "/" + birthMonth + "/" + birthDay); if(birthDate.getTime() != birthDate.getTime()) { return false; } if(birthDate.getFullYear() != parseInt(birthYear)) { return false; } var numSum = 0; var wiArray = [7,9,10,5,8,4,2,1,6,3,7,9,10,5,8,4,2]; var checkCodeArray = ["1","0","x","9","8","7","6","5","4","3","2"]; for(var i=0;i<17;i++) { numSum += parseInt(idCard.charAt(i)) * wiArray[i]; } var checkCode = checkCodeArray[numSum % 11]; if(idCard.charAt(17) != checkCode) {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該方法的功能為驗證身份證號碼是否符合規範,如果符合規範,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五、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校驗規則
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校驗規則是根據身份證號碼的規範進行制定的。根據《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GB 11643-1999)的規定,身份證號碼由17位數字本體碼和一位數字校驗碼組成,其中18位為完整的身份證號碼。其規則包含以下內容:
- 前6位是區域碼:由國家統計局制定,前兩位表示省份、直轄市或自治區,第三位表示所屬地級行政區劃,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北京市的編號為11,上海市為31,天津市為12,重慶市為50,河北省從130000開始,其他省市的代碼見國家統計局的標準。
- 7-14位是出生年月日:年份用4位數字表示,中間兩位表示出生的月份01~12,最後兩位表示出生的日期01~31。
- 15-17位是順序碼:表示在同一地區、同一年份出生的人的順序號,其中男性為單數,女性為雙數。
- 18位是校驗碼:由前17位生成,規則詳見《公民身份號碼》國家標準。
根據這些規則,可以制定出符合標準的身份證號碼正則表達式,用於驗證身份證號碼的有效性。
六、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校驗
使用身份證正則表達式進行校驗可以在數據輸入時快速判斷其是否符合規範,從而減少後續的數據處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身份證號碼的校驗放在前端進行處理,可以節約服務器資源,提升網站的響應速度。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校驗的代碼示例如下:
var idCard = "xxxxxx"; if(checkIdCard(idCard)) { console.log("身份證格式正確"); } else { console.log("身份證格式不正確"); }
通過調用checkIdCard()方法進行校驗可以判斷身份證號碼是否符合規範。
七、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使用
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是一種常見的正則表達式,可以用於驗證身份證號碼的有效性。在實際開發中,我們可以將其應用於身份證號碼的驗證與校驗等場景中,從而保障數據的有效性。
身份證正則表達式具有通用性,不僅可以用於前端驗證,還可以用於後端驗證。可以通過編寫正則表達式的方式實現身份證號碼校驗,可以提高編碼效率,同時保障數據有效性。
八、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相關內容,包括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基本規則、如何編寫身份證正則表達式、身份證正則表達式的匹配與校驗、身份證正則表達式校驗規則等。在實際開發中,我們可以通過使用身份證正則表達式,對身份證號碼進行校驗與驗證,從而保障數據的有效性。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7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