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ava開源項目有哪些?
Sun的操作系統最初叫做SunOS,由於Sun Microsystem的創始人之一,Bill Joy來自U.C.Berkeley,因此SunOS主要是基於BSDUnix版本。SunOS 5.0開始,SUN的操作系統開發開始轉向System V Release 4,並且有了新的名字叫做Solaris 2.0;Solaris 2.6以後,SUN刪除了版本號中的”2,因此,SunOS 5.10就叫做Solaris 10。 Solaris的早期版本後來又被重新命名為Solaris 1.x. 所以”SunOS”這個詞被用做專指Solaris操作系統的內核,因此Solaris被認為是由SunOS,圖形化的桌面計算環境, 以及它網絡增強部分組成。Solaris支持多種系統架構:SPARC、x86和x64。x64即AMD64及EMT64處理器。在版本2.5.1的時候,Solaris曾經一度被移植到PowerPC架構, 但是後來又在這一版本正式發佈時被刪去。與Linux相比,Solaris可以更有效地支持對稱多處理器、即SMP架構。Sun同時宣布將在Solaris 10的後續版本中提供Linux運行環境, 允許Linux二進制程序直接在Solaris x86和x64系統上運行。 Solaris傳統上與基於Sun SPARC處理器的硬件體系結構結合緊密, 在設計上和市場上經常捆綁在一起,整個軟硬件系統的可靠性和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強。然而SPARC系統的成本和價格通常要高於PC類的產品,這成為Solaris進一步普及的障礙。可喜的是,Solaris對x86體系結構的支持正得到大大加強,特別是Solaris 10已經能很好地支持x64(AMD64/EMT64)架構。Sun公司已推出自行設計的基於AMD64的工作站和服務器,並隨機附帶Solaris 10。第一個Solaris的桌面環境是OpenWindows。緊接着是Solaris 2.5的CDE。 在Solaris 10中,Sun又推出了基於GNOME的,Java Desktop System。 Solaris的大多數源代碼已經在CDDL的許可下在OpenSolaris開源項目中發佈。二進制和源代碼目前都可以被下載和許可而無需任何費用。 Sun的Common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License被選擇用做OpenSolaris的許可, 並通過了Open Source Initiative評審和批准(儘管它與時下流行的GPL是互不兼容的[1])。 OpenSolaris於2005年6月14日正式啟動,源代碼來自當前的Solaris開發版本。Solaris未來的版本將從OpenSolaris衍生。
如何看待oracle 收購sun 知乎
PS:Sun以前一直是我膜拜的偉大公司之一,也是開源社區和技術創新的領頭羊。一直認為Sun被Oracle收購是開源社區的大杯具。Sun的市值曾經超過2000億美元,就在Sun最低潮的時候,74億美元的便宜價就被Oracle收購了。Oracle把Sun買來之後,清理掉了所有不太聽話的管理精英和優秀工程師,然後請來個惠普的色狼接管原來 Sun的硬件生命線。轉發此文以紀念杯具的 Sun, OpenSolaris, Kenai, Scott, James。
Java創始人詹姆斯·高斯林(James Gosling)
Oracle董事長兼CEO 埃里森近一個月三度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8月12日,Oracle宣布就Google 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侵犯Java版權和專利一事,狀告Google;8月17日,Oracle宣布放棄OpenSolaris計劃;9月6日,Oracle宣布聘請前 惠普董事長兼CEO赫德為Oracle聯合總裁。這三件貌似不太關聯的事件,實則大有名堂。應該從Sun如何日暮西山說起。
成敗皆因Oracle
同為公司創始人的埃里森和Sun董事長兼CEO麥克尼利曾經因為共同的愛好——反對微軟而被稱為硅谷鬥士,又因為共同的生意——雙方都以對方為最大客戶而成為生意夥伴。然而,在網絡泡沫破滅時,這對志同道合的朋友卻兄弟鬩牆了。
Sun靠工作站起家,後來憑藉SPARC處理器和Solaris操作系統佔領高端服務器市場。SPARC和Solaris性能和可靠性在業界有口皆碑,當然價格也不菲。但那時企業級市場上錢不是問題。Oracle公司的數據庫產品此時與Solaris平台相得益彰。
網絡泡沫破滅後,用戶開始關注投資回報,錢成了最大的問題。Oracle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做的事情就不夠朋友了。
2002年6月,Oracle宣布推出數據庫Oracle9i RAC。正是這款數據庫把Sun逼入日薄西山的境地。這款數據庫產品能運行在紅帽Linux平台上,也能運行在x86架構上。更要命的是Oracle9i RAC與紅帽Linux都預裝在戴爾的x86架構服務器中。低成本的x86架構和Linux替代了SPARC和Solaris,而且預裝使用戶的麻煩大大 減少。埃里森做得更絕的是,將Oracle的整體運營遷移到x86平台,而且聲明未來產品先在x86平台上開發,然後移植到SPARC平台上。Oracle的以身作 則,無異於告訴用戶,Sun能幹的事情,x86平台都能幹,而且更便宜。
Oracle和用戶雙贏了,而Sun因為當時沒有x86服務器,成為最大的輸家。
Java帶給Sun的只有聲譽
為智能家電開發的Java,不想「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家電市場毫無起色,卻因其「一次編程,到處可跑」的跨平台特性,趕上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時機,在企業級市場上大放異彩。
Java對於Sun來說「華而不實」。除了帶來聲譽外,Java並沒有直接給Sun帶來與其聲譽相當的回報。這倒不是Sun多麼無私,實際上 Sun曾嘗試過。在上世紀90年代末,Java的蓬勃發展讓Sun感覺收穫的季節到了,Sun成立了Java應用部門JavaSoft。不料,Sun這種 「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遭到了Java應用廠商的強烈甚至過激反應。雖然當時Java社區的發展很快,但如果Sun在應用市場上分羹,會使 Java前程未卜。三思之後,Sun撤銷了JavaSoft部門,退守開發Java 平台,從對企業的授權上賺些小錢。
Sun的主要經濟來源是Solaris和SPARC。本質上說,Sun是一家硬件廠商。但是由於受到Oracle9i RAC的致命一擊,Solaris和SPARC也朝不保夕。
2006年,接任麥克尼利的CEO施瓦茨的當務之急就是先穩住然後再去發展SPARC的用戶群。「先嘗後買」的免費策略無疑能招攬到客戶。但對 於Sun來說,服務器白送是送不起的,只能白送Solaris。這樣的做法令人匪夷所思:桌面級的Windows還賣錢,企業級的Solaris怎麼白送 呢?
施瓦茨的想法是:號稱史上最強的操作系統的開源,足以讓關鍵業務應用的客戶打消在Solaris安全上的顧慮,而Solaris與SPARC相 互優化得最好。因此,喜歡Solaris的用戶也會喜歡SPARC,從而達到促銷SPARC的目的。於是,Sun推出了Solaris的開源項目 OpenSolaris,並承諾OpenSolaris的開源代碼與正在研發中的Solaris代碼相同。
到了2006年底,Sun宣布將Java開源。顯然,Sun寄希望於,運行Java最好的平台是Solaris,而Solaris最好的硬件平台是SPARC。只要用戶對開源後的Java有信心,那他們就是SPARC的潛在客戶。
然而,施瓦茨的如意算盤在去年4月Oracle以74億美元收購Sun之後就再也撥不響了,畢竟軟件廠商才知道軟件的價值,誰當家誰說了算。
Oracle為何起訴Google
雖然Sun不再涉足Java應用市場,但企業使用Java仍要向Sun購買使用授權,通常這些都是小錢。Sun的最大一筆橫財是2004年微軟 以16億美元一次性了結與Sun在Java上的恩恩怨怨。最摳門的要算Google了,它在其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中無償使用了Java。
雖說定位於企業級市場的Oracle對手機不屑一顧,但對於Google這樣壞了規矩的帶頭大哥,還是必須管管的,否則,誰還會再交錢呢。但是,Oracle起訴谷 歌還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跟Oracle在開源政策上的變化直接相關。今年3月,Oracle將OpenSolaris的使用授權縮短到90天,逾期必須購買相 應的服務,接着在4月取消了OpenSolaris光盤的免費派送。到了8月17日,Oracle通過郵件稱,將集中精力開發企業級Solaris,不再 對OpenSolaris進行實時更新。8月23日,負責OpenSolaris社區開發和維護的OpenSolaris管理會(OGB)成員集體辭職。 這意味着OGB把OpenSolaris的控制權交還Oracle,這正中Oracle的下懷。來自Oracle網站的消息稱,負責硬件業務的全球執行副總裁John Fowle近日在視頻會議上公布了Oracle + Sun產品戰略及產品路線圖。Fowle稱,Oracle將首先致力於打造面向Oracle應用軟件最開放的服務器,並為SPARC做好了長達五年的詳細計劃。 Oracle將繼續支持運行英特爾芯片的x86機架服務器和刀片服務器。顯然,SPARC重新獲寵。Oracle英文網站說得更直接:Oracle提供世界上最完整、開放、 集成的商業軟件和硬件系統,Oracle是唯一有能力提供完整的技術棧的供應商,棧中每層都被集成起來,像一個單一系統一樣工作。換句話說,Oracle將以 SPARC為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完全解決方案。當Oracle萬事不求人的時候,自然也就用不着OpenSolaris和Java當招牌、做幌子了,甚至可 以說,重新收回Java的控制權對Oracle更為有利。Oracle在Java上拿Google說事兒,要錢應該只是表面現象,深層次的原因是要傳遞出與 OpenSolaris類似的聲音。而Google既非傳統企業級軟件廠商,又不支付授權費,自然成為Oracle在對Java有所動作前,試探Jave社區乃至IBM 等企業反應的合適對象。
赫德跟Oracle對脾氣嗎
別看麥克尼利與微軟鬥爭時像一頭咆哮的公牛,但他的刀子嘴都用在了蓋茨身上,對員工卻是豆腐心。在網絡泡沫破滅後,資本市場多次對麥克尼利施加裁員壓力,基本上都被他回絕,這成了麥克尼利被迫辭職的原因之一。
Sun是一個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以不足IBM十分之一的員工規模維持着包括處理器、服務器、操作系統、存儲、Java、數據庫等在內的冗長產品線。這需要技術精英文化。
Oracle收購Sun後,硬件的市場推廣成為軟肋,迫切需要一個冷麵成本殺手。
筆者曾經在2006年夏季在硅谷採訪惠普全球分析師大會,那一年正好惠普首次超出IBM成為全球最大IT企業。赫德在主題演講中談論最多的是增長、成本和資本三角形,「技術」一詞似乎不在赫德的口語辭典中。換句話說,赫德是靠管理和市場在規模上超越IBM的。
9月6日,惠普前任CEO辭職僅1個月就閃電般地在Oracle「再就業」,說明埃里森對赫德這個冷麵殺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昨日重現」,讓Oracle也超越IBM。
如果埃里森把目標定為IBM,那當下惠普董事會對赫德的起訴正合埃里森之意:兩家鬧僵後,惠普平台上的Oracle用戶保不齊會選擇Oracle的軟硬件解決方案,而且惠普還背上了率先撕破臉皮的名聲。
如果說惠普只是在年收入上超過IBM的話,Oracle跟IBM在從服務器、存儲到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軟件等領域針鋒相對的競爭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
和不得不與惠普董事會勾心鬥角相比,赫德得到在Oracle一手遮天的埃里森力挺,能全力以赴地與競爭對手周旋,但赫德還要直面企業內部的挑戰,他既 要適應Oracle的企業文化,還得尊重Sun的傳統。即便是赫德都適應了,Sun的技術精英也未必能適應。這不,2010年4月2日,Java之父高斯林離開了Oracle。之後2011年3月29日加盟Google。
在收購了 Sun 公司的六年後,Oracle 正在大規模的加大對違反其許可證的 Java 客戶的審查力度。
越來越多的 Oracle 客戶和合作夥伴被拉里·埃里森的團隊約談,稱他們沒有遵守 Java 的規矩。
Oracle 在 2010 年 收購了 Sun Microsystems 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現在它的許可證管理服務(LMS) 正在到處追繳付款。
該數據庫巨頭公司目前已經在全球僱傭了 20 個人專門來負責對那些違反 Java 許可證的企業進行追繳付款。
作為回應,行業合規專家組也在不斷的擴充人馬,招聘更多 Java 專家、擴大預算來應對和參與到 2017 年來自 LMS 的更多訴訟。這其中牽扯了太多的金錢利害關係,每個客戶涉及的金額可能數萬、數十萬美元。
處於事件中的 Java 版本是 Java SE,有三種付費方式,從每用戶 40 美元到 300 美元,或者每處理器 5000 到 15000 美元。
The Register 了解到零售行業的一個擁有 8 萬台 PC 的客戶已經收到了 Oracle 的通知,稱其違反了 Java 許可證。Oracle 還告訴了另外一個客戶其欠下了 10 萬美元,但這筆欠款現在可以優惠 3 萬美元。
專家們建議謹慎下載 Java SE ,已經下載的應該在 LMS 打電話過來之前對其使用進行審查並做好準備。這些大師們告訴 The Register 網站,尋求 Java 許可證幫助的客戶呈上升趨勢,這些客戶在 2016 年下半年就已經收到了 LMS 的通知。
「Oracle 已將次當成問題着手處理,」 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 The Reg 網站。我們的消息來源顯示此類信息的查詢數量在過去的五個月內不斷上升。
Palisade Compliance 的 CEO 和創始人 Craig Guarente 告訴我們 Oracle 的 LMS 並不管你到底是客戶或者是合作夥伴。
他告訴我們說:「Oracle 把槍口對準合作夥伴,這些正在幫助 Oracle 的公司」。合作夥伴們都想知道,Oracle 怎麼可以這樣對待他們?
Guarente 說:「因為 Oracle 不斷的推動,使得 Java 讓我們和客戶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其根本的原因是大家對 Java 錯誤的認知,都認為 Java 是免費的!
這種錯誤的感知可以追溯到 Sun Microsystems 公司的時代;在 Sun 的領導下 Java 是免費的,在 Oracle 也是!但是 Sun 也曾對像 IBM 和製造藍光播放器的廠商收取許可證費用。儘管絕大多數的使用者是不收費的。這是因為 Sun 利用 Java 來幫助其銷售各種系統。
而現在 Oracle 決定讓 Java 商業化的步伐邁得更快。
Java SE 是一個廣泛的、包羅萬象的下載,包括 Oracle 在 2014 年 2 月推出的 Java SE Advanced Desktop,以及在 2011 年 5 月推出的 Java SE Advanced 和 Java SE Suite。
Java SE 是免費的沒錯,但是 Java SE Advanced Desktop, Advanced 和 Suite 並非免費。例如需要為每個用戶付費 300 美金以及 66 美金的服務支持費用;如果是按處理器計算的話,單個處理器需要 15000 美金以及 3300 美金的服務支持費用。Java SE 包含免費的 JDK 和 JRE,但是 Advanced Desktop, Advanced 和 Suite 以及一些額外的功能卻是收費的,如 Java Mission Control 和 Flight Recorder (也叫 JRockit Mission Control 和 JRockit Flight Recorder)
此外還有用於大規模 Java 部署的 Microsoft Windows Installer Enterprise JRE Installer 。
Oracle 定義 Java SE 是免費的前提是「通用計算」 —— 涉及到的設備包括桌面電腦、筆記本、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 Oracle 許可證中規定作為智能系統中專業的嵌入計算機來說並非免費,Oracle 後來又補充了一些其他設備,包括流動電話、手持設備、網絡交換機以及藍光播放器等。
聽起來足夠簡單,不是嗎?但是客戶在這些設備上越來越多的受到 LMS 的限制。願意是目前沒有辦法將那些需要付費的 Java SE 子產品從免費的 Java SE 保護傘中剝離開來,Oracle 本身也沒有提供獨立的安裝軟件。
所以你只能成為一個 Java SE Suite 這個大雜燴的用戶,儘管你只想要其中的一部分內容,然後根據 Oracle 的要求進行付費。
如果你想大規模的部署 Java SE,則需要 Microsoft Windows Installer Enterprise JRE Installer 這個工具 ,而這個工具並非免費 Java SE 的一部分。
「人們尚未意識到,」 Guarente 對 The Reg 說:「他們認為 Java 是免費的,因為它是開源的,因此可以使用。這其實並不是 Java 的協議寫得不清楚,而是人們對它產生了誤解。」
我們那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合規專家同時還補充道:
如果你下載了 Java 你就獲得了 Java 的所有內容,你需要確保你只裝了你有權使用的那部分,同時刪除沒用的內容。使用了任何需要付費的特性都是商業用途。協議中的「一般用途」 是非常模糊的定義,這也是產生很多糾紛的原因。
當你作為一個組織,分發一些包含 Java 的東西給終端用戶—— 而且越來越多的公司也通過分發應用讓客戶獲得產品和服務,這些都不是「一般用途」,現在 Oracle 想從中賺錢!
為什麼 Oracle 選擇在收購 Sun 公司六年後才這樣做呢?
我們認為這是因為 Oracle 的 LMS 是在詳細了解 Java 的各個方面,並設計有針對性的審計方法。
LMS 現在已經準備好在 2017 年對 Java SE 的用戶開槍了!
「我預計 Oracle 在 2017 年會增加這方面的投入,」 Guarente 告訴 The Reg. 「所有的趨勢都顯示 Oracle 的 LMS 審計團隊越來越咄咄逼人,正積極努力在這方面獲取更多收入。我不認為 2017 年我們能看到一個仁慈、溫和的 Oracle。」
我們該怎麼做?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警告說:「如果你下載了 Java ,你就獲得了所有 Java 的東西。你需要確保你只安裝了你有權的組件,那些你沒用到的內容最好刪除」。
「如果你已經在用 Java,請確保你真正在使用的具體組件,以及它們是如何被使用的。請在 Oracle 找到你之前先對這些問題進行驗證。」
儘管 The Register 網站不斷的在請求,但 Oracle 目前尚未對本文做出評論。
Java是什麼?
簡言之,Java環境可用來開發能在任何計算平台上運行的應用
軟件。它實際上是一種非常基本且結構緊湊的技術,而它對World
Wide Web以及商業的總體影響已可同電子表格對PC機的影響相比
擬。
Java是巨大的推動力量
Java已用動態的交互應用軟件使Web栩栩如生。它使開發人員
具有『編寫一次到處運行TM」的巨大能力。而且,藉助其JavaAPI
及其編程語言上的Java虛擬機,它已產生一種分佈信息的嶄新模式。
這種模式叫做Java企業計算,正在幫助各企業以各種不同的方法取
得競爭優勢。網管和控制已大大簡化。軟件分配基本上是免費的,
而且立即可實現。電子貿易已獲得。佔有成本大幅度降低。信息和
應用軟件到處可存取。
Java建立在簡單的前提基礎上,即所有微處理器都應講同一種
語言??所有內部採用芯片的產品都應能一起工作,無縫而方便地
共享信息。它已經改變企業和個人同Internet大交道的方式。現在,
它正在對消費類產品產生明顯的影響,而且從總體上更加深刻地影
響企業計算。
藉助Java,您可自由自在地使用您已擁有的硬件和軟件。這是因
為Java是獨立於平台的。它還可使您超越企業計算,使應用軟件在便
攜式計算機、信息亭、電視、蜂窩電話和其他大量設備上運行。
全世界的公司都已發現Java數不勝數的用途。所有用途可從其無
可比擬的能力,即提高可靠性、安全性和簡化各種不同計算產品和
環境的能力中受益非淺,而且節省的時間和費用十分可觀。
Java無處不在。它已擁有幾百萬個用戶,其發展速度要快於在它
以前的其他任何一種計算機產品。它可位於任何地方,而且能到處運
行。Java正在迅速被用做傳播信息的事實上標準,這是因為它既可給
企業,也可給最終用戶帶來似乎數不清的好處。
因此,請您仔細考察一下Java。它的優點是很容易發現的。
「Java正在進入企業、家庭和學校。
它正在象Internet本身一樣成為普遍存在的技術。」
Oracle 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Larru Ellison
「Java正在改變我們使用Internet的方法,改變我們
在公司內部存取信息的方法,甚至改變我們使用蜂窩
電話的方法。它正在從根本上改變製作信息、銷售信息
和分配信息的方法。」
EarthWeb公司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Jack Hidary
Java的來龍去脈
Sun公司一小組工程師聚集在一起,認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
數字系統??因為烤麵包機、恆溫器、遊戲機和其他無數設備
都包含越來越複雜的CPU??以及他們如何能使這些數字系統
共享信息。
創造未來的計算
製造產品的人當然全都從不同的方面來考慮其設計,視他們
所使用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而定。但是,如果您要
使這些產品中的一些產品一起工作,那怎麼辦?安全性、可靠性
和網絡問題又這麼樣呢?
因此,Sun公司這些工程師把各種不同的產品折開來,然後又
把它們重新組裝起來,其目標是要使這些不同的設備相互交談。
他們把這些研究對象相互傳來傳去,並理解所有其他研究對象的
特性,以便使他們能更好地一起工作。這就把製造商的問題縮減
到最低程度,並使消費者能方便地進行集成。當傳統的語言證明
是不適用時,工程師們就打算找到某種簡單的現代新語言。於
是, Java應運而生。
人們很快發現,Java有可能超越工程師的想像。Java的魅力在
於它提供給開發人員和用戶的簡便性。開發人員擁有廣大的用戶基
礎、平台獨立性、降低的開發費用和始終如一的執行環境,而用戶
則可 從生動的內容、即時軟件和增大的安全性中受益。
但是,Java正是從置於World Wide Web那時起才真正起飛。Java
使全世界大為震動,因為它使Web頁面栩栩如生,而且不久變得很明
顯,Java擁有大得多的潛力。人們之所以採納Java,是因為它有獨特
的能力來編製和部署能在任何一個網絡、任何一個操作系統上運行的
應用軟件。分配軟件的時間和費用實際上已不復存在,使得各公司可
把更多的資源用來開發其產品。而且,某些工業專家認為,Java可能
會改變軟件銷售模式,從固定價格改變為按使用量收費,這樣做更有
利可圖,而且可阻止非法盜版。
Java是一種網絡計算的通用開放標準平台。這種平台可從電話一
直擴展到極端重要的應用,建立在您現有的硬件和軟件體系結構基礎
上,從而創造出一個全部聯網的企業或者製造出超出的創新產品。
「由於Java具有可縮放性,因而我們可以把Java應用於小應
用軟件或大應用軟件,把它芯片組以及大型計算機和服務器,並
使它為各種不同的應用領域服務。」
三菱公司系統營銷副總裁
Steve Hester
「藉助Java,您可以用一種能最有效地使用的方式動態地分
發和分配交互式商務應用軟件一一在需要運行應用軟件的地方,
在需要運行應用軟件的時候。」
Novell公司開發者服務部副總和總經理
Gary Mueller
Java紮下根來
在某種意義上,Java具體體現了Sun Microsystiems公司自其14年
前創建以來所追述的目標。當時,它創造了「網絡就是計算機」這局名
言。它市基於Web的新網絡計算模式的完美平台,因為它建立在各個
組織現有的硬件和軟件體系結構基礎上,能建立一個全部聯網的企業。
Java是一個完整而全面的解決方案
Java遠不止是一種編程語言,它是企業內外的完整計算環境,而
且萬事齊備,從開發工具、操作系統、服務器軟件和瘦/肥客戶機一
直到網絡管理工具、支持、培訓、諮詢和集成服務,一應俱全。Java
使用起來非常簡單,部分原因是Sun提供一種全面統一的解決方案。
主要組成部分包括:
*Java開發工具和服務:有助於簡化開發Java應用軟件的產品和
服務
*JavaOS:一種結構緊湊的操作系統,可使Java應用軟件在網絡
計算機和蜂窩電話等設備上運行
*Java虛擬機:一層軟件,嵌入Windows、Macintosh和UNIX等計
算機操作系統,或在這些操作系統上運行,從而使計算機能
運行Java應用軟件
*Java API:標準軟件界面,位於Java應用軟件和數據庫檢索和
安全性等服務軟件之間
*Java芯片:一系列為Java優化的為處理器
*Solstice WorkShop:Java啟動的網絡管理工具
*Java培訓:一個由教師指導和基於多媒體的完整課程,教會編
程員如何開發Java應用軟件,包括一個用來驗證熟練程度的
認證計劃
*JavaWorkShop支持:900號電話服務,可為Java WorkShop用戶
(僅限美國用戶)立即提供按需支持
這些產品依靠由Sun的核心技術和服務提供的基礎,包括:
*Solaris操作系統
*Sikstuce企業管理系統
*WorkShop開發者工具
*SunSpectrum支持服務
*Internet諮詢和集成服務
*Java和Internet教育服務
*ultra工作站和Ultra Enterprise服務器;Netra服務器
難怪大公司和日益增多的全球2000公司正在把Java計算用做系統以及
其終產品的主要方面。
「您不會把您自己鎖住在任何一家公司的專有技術中。
開放意味着選擇。而Java使您有選擇餘地。」
Java改變了什麼
nbs
p; 十年前,幾乎沒有人想到,幾個技術人員研發的一個「小語言」,會發展成如今的一個「生態圈」,這就是Java。
Java讓互聯網動了起來
「計算機語言的發展歷史也是人們不斷追求更高的模塊化、抽象化和封裝化的歷史。近十年期間,很多編程語言,從出現到沒落經過了一波又一波。像1970年代出現的Pascal,如今用的人已經不多了。」一位資深程序員告訴記者,「『算法+數據結構=程序』幾乎成為軟件開發的惟一準則,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從計算機發展角度來看是自然而然的,但今天從抽象的角度來看,這種方法幾乎可以說是一個『時代錯誤』。實際上,軟件開發的主要目的就是描述和反映現實世界,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並不符合這個思維方式。」
因此,抽象的過程應該是以現實世界的對象為中心的,於是面向對象的抽象方法就走到了前台,出現了Visual Basic、Delphi、C++以及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而互聯網的勃興,則給Java的成長帶來了肥沃的土壤。
「Java誕生時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它第一次讓人們覺得驚艷是在一次網站演示上,但當時人們對Java還抱有很大的爭議。」被譽為「Java之父」的SUN公司副總裁、軟件部首席技術官James Gosling回憶起十幾年前的情景不無感慨地說,「但Java的出現為當時的互聯網增添了生機,它讓那些靜態的頁面動了起來。」
而且,因為Java具有「只寫一次,隨處運行」的特點,從而引起了更多開發者的興趣。
「我們可以不必再做重複性質的勞動了。」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宋靖宇博士說,「此前,為了能夠使程序在不同型號的硬件平台上運行,開發人員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來一遍又一遍的編寫代碼,然而Java改變了這樣的局面,只寫一次就可以。」
由於看到Java在互聯網時代的巨大作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王克宏從1995年就開始跟蹤Java的發展。
Java語言的優勢似乎是與生俱來的,然而,僅有語言是不夠的。
免費的Java創造了應用奇蹟
「為了提高軟件開發效率,任何編程語言都離不開相應的開發工具和程序庫。」王克宏說。於是,SUN公司在1996年的1月23 日發佈了JDK1.0,其中包括兩個部分:運行環境和開發工具,運行環境包括五大部分:核心API、集成API、用戶界面API、發佈技術和Java虛擬機。
隨着各種功能的完善與提煉,各種Java開發工具以及開發環境的豐富,Java不再是一種語言的代名詞,它變成了一種開發平台。人們常常聽到的J2EE(企業版)、J2ME(微型版)、J2SE(標準版)就是Java的三大核心平台。利用這三種不同的平台,人們可以來做不同行業的應用。
SUN公司大中華區總裁余宏德說:「Java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得到了全球的公認,可以說,當今的電子時代是『Java無處不在』,正是基於它一開始的技術公開性,Java已經變成全球最富有活力的技術社區之一。」
儘管,Java目前已經風靡全世界,但Java 到底給整個產業帶來什麼,除了Java程序員外,似乎沒有人能具體感覺到。
SUN中國區市場經理馬君海比喻說:「電燈的發明,使得有了現在龐大的電力產業;電話的發明,使得有了當今興旺的電信產業;而Java的發明,則給軟件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像一切新興事物一樣,Java的發展並不那麼順利,其坎坷起步的經歷,可以從SUN首席執行官Scott McNealy在SUN的Java One大會上的一句話得知一二:「七八年前的Java One演說現在聽起來真是寒磣,我們那時實在是太小看它了,我們根本不知道這項技術將會改變什麼。」而且,由於開始就是基於開源的態度,當時很多人懷疑它是否能賺錢。
然而,今天的Java已經得到廣泛應用。
據全球市場調查分析顯示:已經有25億部電子設備採用了Java技術,Java智能卡發行量已經達到10億張,採用Java技術的手機達7億多部,7億台PC中應用了Java技術,140家電信運營商支持Java 技術,全球有超過450 萬個Java開發人員,JCP(Java社區項目)已經有912家會員企業。
如果沒有Java,SUN將會怎樣
從1997年4月6日美國舊金山的第二屆Java One大會,到今年的Java十周年盛事,本報目睹了Java 十年的風風雨雨,眼瞅着這個以「咖啡」命名的小小編程語言變成了一個平台,一個社團,一個生態系統。Java不僅發展了自己,也同時改變了它的締造者。Java對SUN的改變是間接的、漸進式的,有時候甚至不為外人所道也。
與平台無關的Java旨在與「鎖定用戶的」Windows相抗衡,給人們更多的選擇,但推動Java研發的卻是家硬件公司――硬件公司與微軟抗個什麼衡?也許有人會拿IBM做類比――IBM也大量涉足軟件。問題在於,IBM涉足軟件的結果是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軟件和服務公司,而SUN的主業依然是服務器。表面上看,「純軟」的Java並沒有給「偏硬」的SUN帶來直接效益,反而樹了個強大的敵人,這就是並不「軟」的微軟。
同時,儘管SUN對Java的投資巨大,卻從沒說過它從Java中獲得過多少回報。因為使用Java程序和開發工具包是免費的,這讓那些利用Java做第三方開發的ISV們賺了個缽滿盆滿,可是SUN得到了什麼?當然,Java作為高級編程語言,它的註冊和維護也能給SUN帶來一定收入,但這是一個小頭,有人比喻說:「SUN成了Java的管家,而不是主人。」
SUN大中華區市場總監李永起近日為記者揭開了Java與SUN的秘密:「如果SUN只是一個做服務器的公司,人們就不會對我們太感興趣,但有了Java,就大不一樣了,人們會跑過來與我們討論Java,人們會說:『哦,能研發出Java這麼棒的編程語言的公司一定不同凡響!』況且,服務器的銷售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它體現為一個系統,Java在硬件銷售中發揮了關鍵作用。」SUN用 Java來定位Web服務,發揮其多平台對話的特長,營造Web服務環境。
Internet讓Java復活,Java則拯救了曾經陷入「偏硬」困境中的SUN。
SUN董事長麥克尼里認為:Java帶來的益處從根本上講是間接的。「但是,」他說,「想像一下,如果10年前SUN沒有做Java,今天SUN將會在哪裡?如果人們不寫Java Web服務,他們會寫.Net的程序,如果他們寫.Net的程序,他們就不會為SUN的設備寫程序。」
.NET不折不扣的對手
近年來,國內一批軟件公司都採用Java技術開發了一批軟件平台和產品,這兩年Java在國內得到了迅速發展。不過,儘管看起來Java的隊伍似乎很強大,但國內Java人才相對而言還是少得可憐。
「SUN在新加坡建立了Java高級培訓中心,目前新加坡有5萬名Java 人才,而新加坡全國只有380萬人,即全國1.3%的是Java人才,如果按此比例,中國應有1700萬名Java人才,而現在估計僅10到15萬人。」王克宏教授在相關的報告中寫道,「造成國內Java應用不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這兩年SUN才開始在中國舉辦各種活動,而許多媒體對Java的不關注也是其中一個原因。」王克宏說。
「其實,鑒於Java出來時總給人陽春白雪的面孔,使得國內的許多編程者在熟悉了微軟的開發平台後,很難轉換過來是其中的一大部分原因。」宋靖宇博士說,「你不得不承認微軟在開發工具上的人性化以及可視化設計是高超的。」
「在討論 Java 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將 Java 語言和 Java 平台混為一談,與.NET 平台比較的過程中,也更多的是將Java平台和C#比較,或者將Java語言和.NET 平台做比較,在我個人的意識中,這是不夠公正的。」上海大學博士劉錟對記者說,「Java既是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平台。」
說到微軟的.NET,它從提出的開始就是立足平台,相對於 Java 提倡的「一次編寫,到處運行」,.NET則提倡「一個平台,多種語言」,因為平台的統一性,因此在各個程序語言的兼容性和混合開發方面做得比Java 好,也因此有些微軟的「粉絲」嘲笑Java是「一次編寫,到處調試」。
「微軟的C#是集合了C以及C++甚至Java的許多優點的結晶,在Windows平台上,似乎C#在運行速度上更勝一籌。」劉錟介紹說,「在任何一個平台上,我們直接交流的是實現Java語言運行的虛擬機,我們希望Java在虛擬機以及它的開發平台的研發上變得更易用、更人性化。」
「有對手總是一件不算壞的事情,這個世界不需要『獨孤求敗』,商業規則也不允許『獨孤求敗』的出現,因為那樣會打破競爭格局的平衡,而Java和.NET這兩個平台的紛爭才剛剛開始。較量,有利於整個軟件世界。SUN公司在商業模式的運作上甚至可以跟微軟學習。」一網友這樣說。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