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希(HASH)算法
哈希算法,也叫散列算法,是一種將任意長度的消息壓縮到某一固定長度(哈希值)的算法。它是一種將任意長度的消息壓縮到某一固定長度(哈希值)的算法。哈希值通常是一個32位或者64位的二進制數,在計算機科學中被廣泛應用。
Python中的哈希算法應用在字典類型上,字典的key必須是可哈希的(不可變的),這也因此導致了Python字典類型不能存儲可變的對象,如列表、字典等。
二、字典類型不能哈希的原因
Python中的字典類型使用哈希表來實現,所以字典類型的鍵必須是可哈希的。可哈希的對象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支持hash()函數,即相同的對象調用hash()函數得到的值一定相同。
2、支持比較運算符,即可以判斷兩個對象是否相等。
由於可變對象的哈希值是根據其內容計算出來的,所以如果對象在哈希表中發生改變,則其對應的哈希值會發生變化,從而會導致字典表的錯誤。
所以Python中的不可哈希對象,如列表、字典等,都不能作為字典的key。
三、解決方法
1、使用元組作為字典的key
元組是Python中的不可變類型,它的內容不可改變,所以可以作為字典的key。這樣可以將多個數據合併成元組,作為一個不可變的對象作為字典的key,解決了字典不能存儲可變對象的問題。
# 示例代碼
d = {('apple', 1): 'one apple'}
2、使用frozenset作為字典的key
frozenset是一種不可變的集合類型,因為它是不可變的,所以可以作為字典的key,同時也可以存儲可變的元素。
# 示例代碼
d = {frozenset([1, 2, 3]): '123'}
3、使用hashlib模塊生成哈希值
如果需要使用可變對象作為字典的key,可以使用hashlib模塊生成哈希值作為key,通過比較對象內容來判斷key是否相等。
# 示例代碼
import hashlib
class My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self.name == other.name
def __hash__(self):
return int(hashlib.sha256(self.name.encode('utf-8')).hexdigest(), 16)
a = MyObject('hello')
b = MyObject('world')
d = {a: 1, b: 2}
四、總結
Python字典類型不能存儲可變對象的原因是因為哈希表的實現需要用到哈希算法,而可變對象的哈希值不穩定,故不能作為哈希表的key。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使用元組、frozenset、hashlib模塊生成哈希值等方法來解決。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4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