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文件下載限流,golang 緩存

本文目錄一覽:

求助,安裝golang環境後運行報錯

下載WebStorm 10

安裝WebStorm

Windows請參考Win版的安裝方式

下載Golang Plugin(最新版本是201)

為WebStorm安裝Go Plugin

啟動WebStorm(如果你更改了一些默認配置會提示重啟)

安裝下載好的Golang Plugin

Configure – Plugins

從本地磁盤選擇下載好的Go Plugin,安裝後重啟WebStorm

創建一個Golang項目

選擇Empty Project,選擇好Golang項目的文件目錄,點擊Create

創建一個Go文件main.go

設置Golang SDK,並在main.go里編寫你的Golang代碼

配置Golang運行環境

點擊右上角的向下三角形按鈕,在彈出窗口點擊加號新增一個Go Application

在File項選擇我們剛才的main.go文件(請注意提示,記得把文件的包名改為main才可以運行)

點擊右上角的綠色三角形運行

到此配置完畢,enjoy coding!

一起使用GO(golang) 來做一個後台管理系統系列10 使用mod 來管理包

原項目採用gopath來管理的引用庫,但有小夥伴反應說包不好下,雖然我把對應的包做了百度雲盤共享,但小夥伴們仍然感覺不太好用。特別是最近把go SDK升級到1.18.在管理包上終於下決心使用mod來重新重構下包管理。

一、配置啟用Mod

首先那:

確定是否開啟了

如果沒有開啟請開啟它。開啟命令執行:

#設置 使用七牛雲下載

來看下現在的配置:

二、創建項目

上邊都說了如何開啟了。下面介紹下如何使用

1. 可以隨便找一個目錄創建項目:myGoProjectNew

這個時候查看目錄下會多出一個go.mod的文件:

裏面也有了。標識了下SDK的版本1.18

2. 創建 main.go文件

3. 執行:

這時候就會自動下載引用了。

查看Go.mod文件

最後放兩張效果圖:

感覺還可以得點贊收藏哦。想要源碼的私信我獲取源碼。

限流器系列(3)–自適應限流

漏斗桶/令牌桶確實能夠保護系統不被拖垮, 但不管漏斗桶還是令牌桶, 其防護思路都是設定一個指標, 當超過該指標後就阻止或減少流量的繼續進入,當系統負載降低到某一水平後則恢複流量的進入。但其通常都是被動的,其實際效果取決於限流閾值設置是否合理,但往往設置合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項目日常維護中, 經常能夠看到某某同學在群里說:xx系統429了, 然後經過一番查找後發現是一波突然的活動流量, 只能申請再新增幾台機器. 過了幾天 OP 發現該集群的流量達不到預期又下掉了幾台機器, 然後又開始一輪新的循環.

這裡先不討論集群自動伸縮的問題. 這裡提出一些問題

這些其實都是採用漏斗桶/令牌桶的缺點, 總體來說就是太被動, 不能快速適應流量變化

對於自適應限流來說, 一般都是結合系統的 Load、CPU 使用率以及應用的入口 QPS、平均響應時間和並發量等幾個維度的監控指標,通過自適應的流控策略, 讓系統的入口流量和系統的負載達到一個平衡,讓系統儘可能跑在最大吞吐量的同時保證系統整體的穩定性。

比較出名的自適應限流的實現是 Alibaba Sentinel. 不過由於提前沒有發現 Sentinel 有個 golang 版本的實現, 本篇文章就以 Kratos 的 BBR 實現探討自適應限流的原理.

借鑒了 Sentinel 項目的自適應限流系統, 通過綜合分析服務的 cpu 使用率、請求成功的 qps 和請求成功的 rt 來做自適應限流保護。

cpu 800 AND (Now – PrevDrop) 1s AND (MaxPass * MinRt * windows / 1000) InFlight

使用方式

該函數是核心函數. 其計算公式: MaxPass * MinRt * windows / 1000. maxPASS/minRT都是基於 metric.RollingCounter 來實現的, 限於篇幅原因這裡就不再具體看其實現(想看的可以去看rolling_counter_test.go還是蠻容易理解的)

Golang入門到項目實戰 | golang簡介及安裝

Go(又稱 Golang)是 Google 的 Robert Griesemer,Rob Pike 及 Ken Thompson 開發的一種靜態強類型、編譯型語言。Go 語言語法與 C 相近,但功能上有:內存安全,GC(垃圾回收),結構形態及 CSP-style 並發計算。

go語言特點

go語言的應用領域

哪些公司(項目)在使用go語言

下載開發包

windows下安裝

1.打開下載的msi可執行文件,根據提示進行安裝。默認會安裝在c:/Program Files/go目錄下面。會自動添加go可執行文件環境變量。

2.驗證安裝情況

a.打開命令行

b. 輸入$ go version

linux下安裝

1.在/usr/local/下面創建一個目錄go

2.下載壓縮文件到該目錄(/usr/local/go),並解壓縮

3.添加/usr/local/go/bin到PATH環境變量,打開$HOME/.profile 或者/etc/profile輸入如下內容:

4.執行如下命令使得配置文件及時生效

驗證

1.如果你的mac有Homebrew包管理工具,可以使用它來安裝

2.如果沒有下載mac安裝包,根據提示安裝

3.默認安裝在/usr/local/go下面

4.設置環境變量,同Linux

Golang中的限速器 time/rate

在高並發的系統中,限流已作為必不可少的功能,而常見的限流算法有:計數器、滑動窗口、令牌桶、漏斗(漏桶)。其中滑動窗口算法、令牌桶和漏斗算法應用最為廣泛。

這裡不再對計數器算法和滑動窗口作介紹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參考其它相關文章。

非常很好理解,就像有一個漏斗容器一樣,漏鬥上面一直往容器里倒水(請求),漏斗下方以 固定速率 一直流出(消費)。如果漏斗容器滿的情況下,再倒入的水就會溢出,此時表示新的請求將被丟棄。可以看到這種算法在應對大的突發流量時,會造成部分請求棄用丟失。

可以看出漏斗算法能強行限制數據的傳輸速率。

令牌桶算法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令牌算法是對漏斗算法的一種改進。對於很多應用場景來說,除了要求能夠限制數據的平均傳輸速率外,還要求允許某種程度的突發情況。這時候漏桶算法可能就不合適了,令牌桶算法更為適合。

令牌桶算法是指一個固定大小的桶,可以存放的令牌的最大個數也是固定的。此算法以一種 固定速率 不斷的往桶中存放令牌,而每次請求調用前必須先從桶中獲取令牌才可以。否則進行拒絕或等待,直到獲取到有效令牌為止。如果桶內的令牌數量已達到桶的最大允許上限的話,則丟棄令牌。

Golang標準庫中的限制算法是基於令牌桶算法(Token Bucket) 實現的,庫名為golang.org/x/time/rate

對於限流器的消費方式有三種,分別為 Allow()、 Wait()和 Reserve()。前兩種內部調用的都是Reserve() ,每個都對應一個XXXN()的方法。如Allow()是AllowN(t, 1)的簡寫方式。

主要用來限速控制並發事件,採用令牌池算法實現。

使用 NewLimiter(r Limit, b int) 函數創建限速器,令牌桶容量為b。初始化狀態下桶是滿的,即桶里裝有b 個令牌,以後再以每秒往裏面填充 r 個令牌。

允許聲明容量為0的限速器,此時將會拒絕所有操作。

// As a special case, if r == Inf (the infinite rate), b is ignored.

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 r == Inf 時,此時b參數將被忽略。

Limiter 提供了三個主要函數 Allow, Reserve, 和 Wait. 大部分時候使用Wait。其中 AllowN, ReserveN 和 WaitN 允許消費n個令牌。

每個方法都可以消費一個令牌,當沒有可用令牌時,三個方法的處理方式不一樣

AllowN方法表示,截止在某一時刻,目前桶中數目是否至少為n個。如果條件滿足,則從桶中消費n個token,同時返回true。反之不消費Token,返回false。

使用場景:一般用在如果請求速率過快,直接拒絕請求的情況

輸出

當使用Wait方法消費Token時,如果此時桶內Token數量不足(小於N),那麼Wait方法將會阻塞一段時間,直至Token滿足條件。否則直接返回。

// 可以看到Wait方法有一個context參數。我們可以設置context的Deadline或者Timeout,來決定此次Wait的最長時間。

輸出

// 此方法有一點複雜,它返回的是一個*Reservation類型,後續操作主要針對的全是這個類型

// 判斷限制器是否能夠在指定時間提供指定N個請求令牌。

// 如果Reservation.OK()為true,則表示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可以提供,其中Reservation.Delay()返回需要的延時時間。

// 如果Reservation.OK()為false,則Delay返回InfDuration, 此時不想等待的話,可以調用 Cancel()取消此次操作並歸還使用的token

輸出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252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12 12:49
下一篇 2024-12-12 12: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