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結合具體案例事實,說明阿里巴巴的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 2、阿里巴巴網站的特點與優勢
- 3、阿里巴巴的創新模式是什麼?
- 4、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是哪些?
- 5、阿里巴巴集團如何明確企業使命,願景並選擇業務成長戰略?
結合具體案例事實,說明阿里巴巴的創新體現在哪些方面
1、耗時十年潛心研究 「數據庫」關乎各個行業。
數據庫對一個企業、甚至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它關係到企業的生命線、存儲、分析和數字化。該項目是阿里巴巴投入人力六七百人,耗時近十年做成的成果,服務着整個阿里巴巴的經濟體。
2、成立達摩院,已突破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
達摩院,是一個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的技術型研究院,主要研究未來五到二十年的問題,如量子計算、人工智能、數據庫和基礎的視覺計算等。達摩院在未來能幫普惠整個用戶和客戶,能讓他們加快商業創新,用技術更好地做商業。
擴展資料:
長遠的戰略規劃和傑出的接班人,這是阿里巴巴能夠持續創新的關鍵所在。
螞蟻金服是阿里巴巴創新能力最直接的展現。作為阿里巴巴衍生出來的一個獨立金融公司,螞蟻金服早已超過了支付業務範疇,螞蟻金服的價值甚至超過了高盛集團(860億美元)這樣的老牌金融公司,引起了海外投資者的熱議。
阿里巴巴的持續創新離不開最關鍵的兩個人:創始人馬雲和CEO張勇。《阿里巴巴:馬雲的基業》一書作者Duncan Clark認為,張勇的才能、經驗和性情都和馬雲形成極好的互補。簡單來說,馬雲負責講述世界的變化,張勇負責在業務上落實。
阿里巴巴網站的特點與優勢
(一) 阿里巴巴的優勢:
1、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和商人社區。
2、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交易市場。
3、阿里巴巴首頁非常全面,布置的非常合理,高計風格簡單有個性;最重要的是有「拼音搜索引擎」,這是其它網站所沒有的特點。
4、阿里巴巴具有非常大的可操控性,而且主題比較明確,重點非常突出。
5、阿里巴巴的品牌知名度很高,具有人性化的服務。
6、阿里巴巴對電子商務市場有非常透徹的了解。
7、阿里巴巴不斷創新,內功深厚,成為最大的優勢。
8、阿里巴巴堅持做任何生意的人都有。
9、阿里巴巴具有完善的功能和簡單易懂的操作。
其中阿里巴巴特點有:
1、中小賣家的集中地
2、國際化、全球化
3、覆蓋面廣,綜合性越來越強
二、 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
1、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難以模仿,因為難以模仿,所以帶來了自然壟斷的巨大效益。
難以模仿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阿里巴巴搶先快速圈地,這種方式是非常有魄力的。
(2) 阿里巴巴成功開展企業的信用認證,敲開了創收的大門。
(3) 阿里巴巴與外商的採購有最大規模的供給信息和誠信通為基礎的優勢,其他單位是難以模仿的。
(4) 阿里巴巴推出關鍵字競爭搜索。
2、阿里巴巴的關鍵的招術並不多,但招術的單純性、連貫性、組合性和有效性非常突出,也因為有這樣招術,所以從中獲得的利潤是非常之大的。
3、設立企業站點、網站推廣、誠信通、貿易通等都是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也因為這些站領了電子商務市場。
4、阿里巴巴的利潤點分為:誠信安全、品牌資質、快捷方便、成本低廉、渠道廣闊、信息海量等幾種渠道。
三、 阿里巴巴的運營模式:
1、專做信息流,匯聚大量的市場供求信息。信息更新快,信用度高,吸引了不少企業。
2、採用本土化的網站建設方式,針對不同國家採用當地的語言,簡易可讀,還具有親和力。阿里巴巴網站有多種不同的語言,用戶可以選擇不同的語言形式,讓人簡單易懂,因為這樣貼切的形式吸引了更多的用戶。
3、網站門檻低,以免費的方式吸引企業登錄平台註冊用戶,成為會員,匯聚商流,活躍市場,源源不斷的信息流創造了無限商機。因為註冊會員的人或企業越來越多,信息源源不斷的更新,流量越來越大,也因此讓阿里巴巴成為全球最大的B2B網站。
4、阿里巴巴的信用度非常高,也因此吸引了大量企業,以打廣告的形式運營。因為阿里巴巴有難以模仿的特點,吸引了更多的用戶註冊會員。
5、阿里巴巴的物流體系和配送服務體系越來越完善。
6、建立各種服務信息點,讓用戶了解阿里巴巴,信任阿里巴巴。
擴展資料
阿里巴巴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云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划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
阿里巴巴的創新模式是什麼?
阿里巴巴的10個最有價值的模式創新:
1.將免費變為商業模式
淘寶的免費模式,至少產生了三個方面的創新:
第一,在豐富了商品品類的同時,自然形成了競價搜索模式;
第二,為了方便買賣雙方交易,淘寶提出支付寶模式,在解決了信用問題的同時帶來了新的商業價值;
第三,為了儘可能促成交易,淘寶不僅不收買家和賣家的交易費,而且創新出IM工具阿里旺旺,方便買賣雙方進行交流。
2.全球最佳B2B站點
它從一開始創建就有明確的商業模式,這一點不同於技術驅動的早期互聯網公司。阿里巴巴從純粹的商業模式出發,與大量的風險資本和商業合作夥伴相關聯構成網上貿易市場。
3.擔保平台讓人接受網上支付
2003年10月,淘寶網首次推出支付寶服務,作為淘寶網上交易雙方信用的第三方擔保。其最初業務創新很「簡單」,只是來源於用戶的資金擔保需求。2005年,已經獨立為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開始與各大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將網銀直接接入,方便用戶網上直接支付。同時第三方商家和購物平台也開始接入支付寶進行支付。支付寶逐漸成為中國線上交易的一個基礎平台。
4.生活服務培養數字支付習慣
利用支付寶將公用事業繳費、手機寬帶充值、信用卡還款等瑣碎又重要的日常業務整合成為一站式生活服務入口,在位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讓用戶養成了購物以外的數字支付習慣。
5.互聯網金融開啟無門檻理財
2013年6月17日,餘額寶宣告正式上線。餘額寶對於用戶的最低購買金額沒有限制,一塊錢就能起買。用戶將資金轉入餘額寶內,就可以購買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而且從開戶、購買均在支付寶站內一站式進行。
6.多種數據建立信用體系
在中國金融誠信系統尚未完善的時候,阿里巴巴搭建了一套評價體系,並在推出「中國供應商」後不久就將其打包成產品「誠信通」,將賣家和買家的註冊時間、資質、交易記錄、雙方互評等都納入其中。這一產品不僅部分解決了網絡交易過程中可能的欺詐問題,同時也開始成為阿里巴巴的一塊創收來源。
7.整合物流資源,完善最後一公里
中國的網購賣家和買家都分佈在極廣的地域範圍。阿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社會化物流,通過物流平台將買家,賣家和物流快遞公司連接起來,能夠讓他們彼此分享配送狀態信息,訂單詳情,以及用戶反饋信息等。同時,賣家可以通過不同路徑查看快遞公司的服務能力,物流快遞公司可以將他們自己的服務能力與同行業進行對比,買家可以通過PC和移動設備追蹤他們的訂單走向等等。
8.繞開信用卡機構做信用支付
藉助阿里巴巴的實名用戶資料及數據庫,買家可以不藉助任何信用卡,直接在支付寶上透支付款。和信用卡類似,阿里的信用支付業務也有最長38天的免息期,在授信過程中,信用分析來自阿里金融,資金將來自銀行。1分鐘完成信用卡審批,即時可用,解決了實體信用卡審批繁瑣的問題,是這一業務的創新之處。
9.將公司控制權放在合伙人手上
在2009年的集團成立十周年晚會上,18名集團的創始人集體辭去「創始人」身份。緊接着,2010年合伙人制度的出台,合伙人有權提名 4 個董事會席位(總計 9 個席位)。上市之後,提名權將增加至 6 名(總計 11 個席位),實現合伙人控制董事會再控制公司的管理方式。
10.將海量信息用於消費分析
互聯網誕生前,商業數據需要人工收集;互聯網誕生後,大量交易數據自然沉澱,在滿足了公司內部決策需求後,催生出了阿里的又一個創新點:面向公眾的數據服務。而隨着阿里將業務延伸至金融領域,阿里金融也迅速成為集團內數據產品的標杆。通過技術手段,阿里金融能夠把碎片化的信息還原成對企業的信用認識,由此開發出的「阿里小貸」產品可以為公司決策層提供客觀的分析和建議,並對業務形成優化,最終實現精準控制的低成本放貸。
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是哪些?
1、淘寶網
淘寶網創立於2003年,是以商務為導向的社交平台,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消費者提供既有參與感又個性化的購物體驗。
在淘寶網上,消費者能夠從商家處獲取高度相關、具吸引力的內容及實時更新,從而掌握產品與潮流資訊並與其他消費者或喜愛的商家和品牌互動。平台上的商家主要是個體戶和小企業。
2、天貓
天貓創立於 2008年,致力為消費者提供選購品牌產品的優質購物體驗。多個國際和中國本地品牌及零售商已在天貓上開設店鋪。
全球速賣通創立於2010年,是為全球消費者而設的零售平台,其主要買家市場包括俄羅斯、美國、巴西、西班牙、法國和英國。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可以通過全球速賣通,直接從中國製造商和分銷商購買產品。
3、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
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是阿里巴巴集團最先創立的業務,目前是領先的全球批發貿易平台。
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上的買家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般是從事進出口業務的貿易代理商、批發商、零售商、製造商及中小企業。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同時向其會員及其他中小企業,提供通關、退稅、貿易融資和物流等進出口供應鏈服務。
4、1688
1688(前稱「阿里巴巴中國交易市場」)創立於1999年,是中國領先的網上批發平台,覆蓋普通商品、服裝、電子產品、原材料、工業部件、農產品和化工產品等多個行業的買家和賣家。1688為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零售平台經營業務的商家,提供了從本地批發商採購產品的渠道。
5、阿里媽媽
阿里媽媽創立於2007年,是讓商家和品牌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電商平台及第三方平台投放各類廣告信息的網上營銷技術平台。阿里媽媽通過其聯盟營銷計劃,讓商家於第三方網站和手機客戶端投放廣告,從而令營銷和推廣效果觸達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平台以外的平台和用戶。
6、阿里雲
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雲計算業務。Gartner及IDC的資料分別顯示,阿里雲是全球三大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供應商之一以及中國最大的公共雲服務供應商。阿里雲向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平台上的商家以及初創公司、企業與政府機構等全球用戶,提供一整套雲計算服務。
7、菜鳥網絡
菜鳥網絡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業務,致力於滿足現在及未來中國網上和移動商務業在物流方面的需求。菜鳥網絡經營的物流數據平台運用物流合作夥伴的產能和能力,大規模實現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此外,菜鳥網絡使用數據洞察和科技,來提高整個物流價值鏈的效率。
8、螞蟻金融服務集團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專註於服務小微企業與普通消費者。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正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與金融機構一起,共同為未來社會的金融提供支撐。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旗下業務包括支付寶、螞蟻聚寶、芝麻信用和網商銀行等。
擴展資料:
阿里巴巴的成長路徑和商業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是當前中國最大網上貿易市場,也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之一。由於其獨特且有預見性的戰略眼光,及在模式上的持續創新力,使其在成立後僅用幾年的時間就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世界級互聯網巨頭。
阿里初期的商業布局多為水到渠成,隨着2003年淘寶上線以來的快速發展,在線支付的安全問題日漸突出,為了解決中國市場誠信問題,阿里於2004年推出第三方支付產品支付寶,涉足互聯網金融,依託海量交易及電商的獨特場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一家獨大的局面。
2007年,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充沛的資本資源推動阿里步入高速發展階段。隨着阿里平台中小企業賣家資源的沉澱積累,
及激增的業務量,軟件、阿里雲、中小企業融資、物流等電商服務類業務相繼應運而生,阿里巴巴的發展戰略逐漸向電商服務端轉移,至此阿里以電商為核心的生態閉環初具雛形。
阿里巴巴除了深耕電商產業鏈建造閉環生態、開發賣家資源外,充分利用其在金融、技術、廣告等領域的資源及經驗,融會貫通,十餘年用戶行為及交易數據資源的積累是其未來業務跨界擴張的原動力。
2012年,阿里提出「平台、金融、數據」戰略精準卡位,一方面深化對中小企業的增值服務,一方面積極尋找跨界業務結合點,挖掘買家資源,撬動消費者市場。
通過數十起橫向收購,阿里的觸角已深入娛樂、金融、生活服務、醫療等多個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領域,以數據為核心的多元化大生態正在形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集團如何明確企業使命,願景並選擇業務成長戰略?
在做好主業的同時,併購其他企業。時期業務發展更全面。提高競爭力。為廣大客戶進行更好的服務。阿里巴巴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明確他們企業的使命,他們企業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漸漸的發現了屬於他們企業自己的使命。
阿里巴巴集團及其子公司基於共同的使命、願景及價值體系,建立了強大的企業文化,作為業務基石。阿里巴巴的業務成功和快速增長有賴於全體人員尊崇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精神,並且始終如一地關注和滿足客戶的需求。
阿里巴巴已經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台沉積以及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端口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囊括遊戲、視頻、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能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
這一商業生態圈的核心是數據及流量共享,基礎是營銷服務及雲服務,有效數據的整合抓手是支付寶。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40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