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學Python怎麼樣,前景怎麼樣?
Python前景是非常客觀的。互聯網產業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工作機會,在這些年中,技術類公司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根據未來的發展趨勢,Python將會成為適用最廣的語言。
應用廣泛:Python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包括後端開發、前端開發、財務量化分析、人工智能、自動化運營、自動化運營、大數據運營等。Python擁有功能豐富的庫。這種語言經常被稱為「膠水語言」,它可以很容易地將用其他語言製作的各種模塊(特別是C/C++)連接起來。因此,Python開發效率比C、C++和Java等高出好幾倍。需求大:當前市場的需求是百萬級,而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大約有30萬人。現在中國相關領域的人才儲備比美國要低,所以學習AI是最好的時機符合未來發展趨勢: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是當下最熱的話題,Python 在人工智能領域內的機器學習、神經網絡、深度學習等方面,都是主流的編程語言。千鋒教育擁有多年Python培訓服務經驗,採用全程面授高品質、高體驗培養模式,擁有國內一體化教學管理及學員服務,助力更多學員實現高薪夢想。
Python量化教程:不得不學的K線圖「代碼複製可用」
不管是對量化分析師還是普通的投資者來說,K線圖(蠟燭圖)都是一種很經典、很重要的工具。在K線圖中,它會繪製每天的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和收盤價,這對於我們理解股票的趨勢以及每天的多空對比很有幫助。
一般來說,我們會從各大券商平台獲取K線圖,但是這種情況下獲得的K線圖往往不能靈活調整,也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生產需求。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一下如何使用Python繪製K線圖。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mpl_finance是原來的matplotlib.finance,但是現在獨立出來了(而且好像沒什麼人維護更新了),我們將會使用它提供的方法來繪製K線圖;tushare是用來在線獲取股票數據的庫;matplotlib.ticker中有個FuncFormatter()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調整坐標軸;matplotlib.pylab.date2num可以幫助我們將日期數據進行必要的轉化。
我們以上證綜指18年9月份以來的行情為例。
我們先使用mpl_finance繪製一下,看看是否一切正常。
可以看到,所有的節假日包括周末,在這裡都會顯示為空白,這對於我們圖形的連續性非常不友好,因此我們要解決掉他們。
可以看到,空白問題完美解決,這裡我們解釋一下。由於matplotlib會將日期數據理解為 連續數據 ,而連續數據之間的間距是有意義的,所以非交易日即使沒有數據,在坐標軸上還是會體現出來。連續多少個非交易日,在坐標軸上就對應了多少個小格子,但這些小格子上方並沒有相應的蠟燭圖。
明白了它的原理,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我們可以給橫坐標(日期)傳入連續的、固定間距的數據,先保證K線圖的繪製是連續的;然後生成一個保存有正確日期數據的列表,接下來,我們根據坐標軸上的數據去取對應的正確的日期,並替換為坐標軸上的標籤即可。
上邊format_date函數就是這個作用。由於前邊我們給dates列生成了從0開始的序列連續數據,因此我們可以直接把它當作索引,從真正的日期列表裡去取對應的數據。在這裡我們要使用matplotlib.ticker.FuncFormattter()方法,它允許我們指定一個格式化坐標軸標籤的函數,在這個函數里,我們需要接受坐標軸的值以及位置,並返回自定義的標籤。
你學會了嗎?
當然,一個完整的K線圖到這裡並沒有結束,後邊我們會考慮加入均線、成交量等元素,感興趣的同學歡迎關注哦!
普通人為什麼要學習Python
對於普通人來說,學習Python能極大提高你的辦公效率。我們在工作過程中,經常會有一些事情是機械重複,但是卻非常浪費時間的。目前來說,很多人出現加班的情況都是因為效率低下,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重複操作上,然後還不斷學習如何管理時間,顯然是治標不治本的。
如果你學會了Python,很多機械重複的麻煩事就會變得簡單起來。你可利用Python弄個Excel自動化整理工具,讓表格更容易整理。也可以拿來上各種網站爬蟲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還可以拿來寫點量化小工具。
而且Python入門相對容易很多,很多人都認為Python的語法簡單,代碼可讀性高,是最適合0基礎學習的編程語言。並且,從Python學起,你很快就能運用Python編程的底層邏輯去學習另外的語言。也就是說,零基礎學Python是學習編程的最好起點。
python量化交易半個月可以學會嗎?
python量化交易半個月可以學會的。
如果已經有了Python基礎,半個月可以入門的,如果沒有Python基礎,就先學Python,學一兩個月有了基礎後,再結合量化交易的模型,邊學Python語言,邊學以Python實現量化模型,上手也會很快的。
大家可能覺得搞量化的人就是整天和大量數據打交道,用一行行代碼寫出複雜的模型,然後沒完沒了地Run,在回測和優化中掙扎,沉浸在數學和統計海洋里的一群人。
實際上,這只是表面現象。雖然每個搞量化的人必須會寫代碼,也必須具備紮實的數學功底,在開發策略的過程中,的確需要分析大量數據,不斷做回測和優化,但是,這一切的背後是強大的金融思維和對金融市場的深刻理解在支撐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沒有經濟、金融的完整知識體系和工作經驗,或者沒有正確的、科學的思維方式,無論數學多麼地好,也很可能在做無用功;即便編程多麼在行,也只能淪為碼農一枚(沒有歧視程序員的意思哦)。
反過來說,如果你具備科學的思維和邏輯,並發現了經濟、金融的某些規律,想做Quant就不難了。接下來,你只需花點時間學習編程工具,好好利用數據和代碼為你實現自己的想法。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