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am和ddr區別「sdram內存的電壓」

根據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中要有存儲器。所以直到今天,內存和硬盤仍然在電腦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大容量的硬盤不同,內存在存取速度上有着非常驚人的表現,但是斷電後又不能保存存入的信息。因此在電腦硬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內存一直扮演着中轉站的角色。和其他硬件一樣,內存遵循着摩根定律,從最遠古的SIMM到DDR的出現,再以DDR為基礎進行迭代,內存標準以及規格發生了很大變化。今天,我們就來了解DDR內存的發展歷程。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起源

在最初的電腦上是沒有內存條的,內存是直接以DIP芯片的形式安裝在主板的DRAM插座上面,且需要安裝8到9顆這樣的芯片,而容量只有64KB到256KB,要擴展相當困難。但這對於當時的處理器和程序來說已經足夠了,直到80286芯片的出現,讓硬件和軟件都渴求更大的內存,於是內存條應運而生。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在80286時代,我們看到了內存的早期形式:SIMM(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s)。最初的SIMM內存採用30Pin設計,單根內存數據總線只有8bit,如果用在16位數據總線處理器上就需要兩根SIMM內存條,而用在32位數據總線處理器上就需要四根。這導致SIMM內存的採購成本一點都不低,還會增加故障率,所以30Pin SIMM內存並不是受到所有人歡迎。

隨後誕生了72Pin SIMM內存,單根內存位寬增加到32位,一根就可以滿足32位數據總線處理器,擁有64位數據總線的處理器則需要兩根。內存容量也有所增加,從30Pin時代的256KB增加到512KB、1MB甚至是2MB。它的出現很快就替代了30Pin SIMM內存。

在72Pin內存時代,還有一個衍生物,那就是FP DRAM,也稱作快頁內存,不過限於其定時刷新的工作原理,導致這種內存的數據存取速度並不快。但是這種內存卻意外地成為了內存發展承上啟下的關鍵,因為之後的內存規範,與FP DRAM在原理上非常相似。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接着,EDO RAM出現在眾人面前,它也是72Pin SIMM的一種,擁有更大的容量和更先進的尋址方式,簡化了數據訪問的流暢,讀取速度要FPM DRAM快不少。

然而隨着CPU的升級EDO RAM已經不能滿足系統的需求,內存技術也發生了大革命,插座從原來的SIMM升級為DIMM(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而內存也迎來了經典的SDR SDRAM(Single Data Rate SDRAM,同步型動態存儲器)時代。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SDRAM為內存帶來的新的生機,其64bit的帶寬與當時處理器的總線寬度保持一致,這就表示一條SDRAM就能夠讓電腦正常運行,這樣大大地降低了內存的購買成本。由於內存的傳輸信號與處理器外頻同步,所以在傳輸速度上,DIMM標準SDRAM要大幅領先於SIMM內存。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後來,憑藉Socket 478 Pentium獲得的巨大成功,Intel開始有些「膨脹」,聯合Rambus共同定製了Rambus DRAM內存規範,旨在創造市面上最高速的內存產品。其內部RISC架構、高頻率和高帶寬的優勢一度被認為是內存市場的新寵兒,Intel也對自己的Rambus DRAM充滿信心,並寄希望於Rambus DRAM配合Pentium 4處理器,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但是Rambus最終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究其原因,就是因為Rambus內存高昂的售價以及「巨大」的發熱量。加上Rambus DRAM必須安裝兩條才能夠使用,這就大大提高了這種內存的使用門檻。最終,Rambus DRAM沒有經受住市場的考驗,被價格更低的DDR SDRAM踩在了腳下。

Rambus DRAM的失敗讓市場再一次關注到SDR SDRAM上,但是當年的SDR SDRAM已經盡顯老態。所以SDRAM需要新的標準才能繼續前進。幸運的是,這回內存的發展並沒有走彎路,於是我們看到了內存市場的新王者:DDR SDRAM。

DDR

DDR(Double Data Rate)SDRAM,中文名為雙倍數據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它是SDR SDRAM的升級版,DDR SDRAM在時鐘周期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各傳輸一次信號,使得它的數據傳輸速度是SDR SDRAM的兩倍,而且這樣做還不會增加功耗,至於定址與控制信號與SDR SDRAM相同,僅在上升沿傳輸,這是對當時內存控制器兼容性與性能的折中。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DDR SDRAM採用184Pin的DIMM插槽,防呆缺口從SDR SDRAM時的兩個變成一個,常見工作電壓2.5V。初代DDR內存的頻率是200MHz,隨後慢慢的誕生了DDR-266、DDR-333和那個時代主流的DDR-400,至於那些500MHz、600MHz、700MHz的都算是超頻條了。DDR內存剛出來的時候只有單通道,後來出現了支持雙通道的芯片組,讓內存的帶寬直接翻倍,容量則是從128MB增加到1GB。

DDR2

DDR2(Double Data Rate 2)SDRAM是由JEDEC(電子設備工程聯合委員會)進行開發的新生代內存技術標準,它與上一代DDR內存技術標準最大的不同就是,雖然同是採用了在時鐘的上升/下降沿同時進行數據傳輸的基本方式,但DDR2內存卻擁有兩倍以上於上一代DDR內存預讀取能力(即:4bit數據讀預取)。換句話說,DDR2內存每個時鐘能夠以4倍外部總線的速度讀/寫數據,並且能夠以內部控制總線4倍的速度運行。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DDR2內存技術最大的突破點其實不在於用戶們所認為的兩倍於DDR的傳輸能力,而是在採用更低發熱量、更低功耗的情況下,DDR2可以獲得更快的頻率提升,突破標準DDR的400MHZ限制。此外,DDR2內存採用1.8V電壓,相對於DDR標準的2.5V,降低了不少。DDR2的頻率從400MHz到1200MHz,當時的主流的是DDR2-800,更高頻率其實都是超頻條,容量從256MB起步到最大4GB,不過4GB的DDR2是很少的,在DDR2時代的末期大多是單條2GB的容量。

DDR3

DDR3提供了相較於DDR2 SDRAM更高的運行效能與更低的電壓,是DDR2 SDRAM的後繼者。和上一代相比,DDR3在許多方面作了新的規範,核心電壓降低到1.5V,預取從4-bit變成了8-bit。這也是DDR3提升帶寬的關鍵,同樣的核心頻率DDR3能夠提供兩倍於DDR2的帶寬。此外,DDR3還新增了CWD、Reset、ZQ、STR、RASR等技術。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DDR3內存與DDR2一樣是240Pin DIMM接口,不過兩者的防呆缺口位置是不同的,不能混插。常見的容量是512MB到8GB,當然也有單條16GB的DDR3內存,只不過很稀少。頻率方面從800MHz起步,一般能買到的最高頻率為2400MHz,實際上有廠商推出了3100MHz的DDR3內存,只是比較難買得到。

DDR4

DDR4相比DDR3最大的區別有三點:16bit預取機制(DDR3為8bit),同樣內核頻率下理論速度是DDR3的兩倍;更可靠的傳輸規範,數據可靠性進一步提升;工作電壓降為1.2V,更節能。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DDR4內存的針腳從DDR3的240個提高到了288個,防呆缺口也與DDR3的位置不同,還有一點改變就是DDR4的金手指是中間高兩側低有輕微的曲線,而之前的內存金手指都是平直的,DDR4既在保持與DIMM插槽有足夠的信號接觸面積,也能在移除內存的時候比DDR3更加輕鬆。相較於DDR3,DDR4理論上每根DIMM模塊能達到512GiB的容量,而DDR3每個DIMM模塊的理論最大容量僅128GiB;一個rank單元內的bank單元數量增長至16個,每個DIMM模塊最高擁有8個rank單元。

DDR5

早在2017年,負責計算機內存技術標準的組織JEDEC就宣稱將在2018年完成DDR5內存的最終標準,鎂光、三星等廠商在2018年也就開始研發16GB的DDR5產品,甚至在去年幾個廠商都已經開始逐漸量產DDR5內存。但是直到2020年7月,JEDEC才正式發佈了DDR5內存的標準,而且起跳就是4800MHz,這比原先想像的要高出不少。

一代更比一代強!一文帶你回顧DDR內存的前世今生

據JEDEC介紹,全新DDR5標準將提供兩倍於上代的性能並大大提高電源效率。在全新DDR5內存標準下,最高內存傳輸速度能達到6.4Gbps,與之對比,在DDR4內存標準下最高內存傳輸速度只能達到3.2Gbps。此外,DDR5也改善了DIMM的工作電壓,將電壓從DDR4的1.2V降至1.1V,能夠進一步提升內存的能效表現。在內存密度方面,DDR5內存標準將允許單個內存芯片的密度達到64Gbit,這比DDR4內存標準的16Gbit密度高出4倍。如此高的內存密度,再結合多芯片封裝技術,可以實現最高40個單元的堆疊,如此堆疊的LRDIMM有效內存容量可以達到2TB。

最後

從DDR到DDR5,不同性能參數差異主要體現在2個地方:電源電壓、數據傳輸速率。也就是電源電壓值越來越低,而數據傳輸速率卻是呈幾何倍數增長。不過在現在內存標準趨於穩定的現在,我們很難在內存上找到過多的亮點。當然最終還是老事物會被新事物所取代,當有一天還未普及的DDR5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時,或者說無法匹配其他硬件的發展,將有新的規範出現。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515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2 11:50
下一篇 2024-12-12 11: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