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架構兩大體系「計算機網絡架構有哪些」

目錄

1 為什麼要分層 ?

2 三個體系機構

  • 2.1 OSI七層體系結構
  • 2.2 TCP/IP四層體系
  • 2.3 原理教學的五層體系結構

1 為什麼要分層?

在學習了解三個計算機體系結構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分層?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我們的需求——實現主機與主機之前的通信。

如果你是一個設計者,你該如何考慮實現兩台主機之前的通信問題呢?

首先,我們以實現主機A向主機B發送一個文件為例,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 如何找到主機B?
  • 如何與主機B建立通信連接?
  • 信息該以什麼形式傳輸?
  • 信息應該在什麼載體上傳輸?

等等之類的問題。顯然,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任務,因此我們需要使用抽象和拆解的思維,將這個任務大致分為以下三個抽象模塊,如圖所示:

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網絡體系結構

其中各模塊職責如下:

  • 文件傳送模塊:負責文件發送與接收的業務邏輯與命令下發等;
  • 通信服務模塊:負責在主機A和主機B之間進行可靠的數據交換;
  • 網絡接入模塊:負責找到主機B,並將數據正確地發送到主機B端;

由此可見,對於一個複雜的網絡通信任務,將其進行分層實現具有以下優點:

  • 獨立解耦
  • 靈活
  • 易於實現與維護
  • 方便進行標準化等等。

於是就有了以下三個體系結構:

  • 網絡專家組提出的七層ISO(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體系結構;
  • 實際工業界實現的四層TCP/IP體系結構;
  • 理解原理和教學使用的五層體系結構;

下面我們來了解下這個三個體系結構吧。

2 三個體系結構

先來張三個體系結構的對比圖,如下所示:

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網絡體系結構

2.1 OSI七層體系結構

OSI Model(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全稱是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由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國家標準組織)於1984年提出。

OSI模型主張將一個網絡互聯繫統分為如上圖所示的七層結構,每層有不同分工。

但是由於其層次劃分太過複雜(不是層次越多越好),並沒有在工業界實際落地,反而是更加簡單的TCP/IP四層體系結構在工業界中廣為流行(這告訴我們工業界的標準還是得結合實際是否能夠落地才行)。

2.2 TCP/IP四層體系

在工業上,眾多網絡公司實際落地的,實際是TCP/IP的四層體系結構。

雖然叫TCP/IP體系結構,可它不僅僅只包含這兩種協議。

其四層結構自上而下分別是:應用層、運輸層、網際層(不叫網絡層,是為了強調該層是為了解決不同網絡的互聯問題,實際也可叫網絡層),和網絡接口層(該層沒有實際內容)。

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網絡體系結構

由於TCP/IP體系結構在網絡接口層並沒有什麼實際內容,所以我們在實際學習的時候基本就是將OSI的底部兩層填充到TCP/IP模型中,形成了一個五層的教學模型。

2.3 原理教學的五層體系結構

接下來以五層教學模型為例,先簡單聊聊具體每一層的主要功能和職責吧。

你應該了解的三個網絡體系結構

如果從下往上看,下面一層都是為上一層服務的,我們在最上層的應用層中描述我們要做什麼,而下面四層來分步進行具體實現。各層提供的服務如下所示:

  • 物理層:在計算機之間的各種傳輸媒介中,提供傳輸比特流服務;
  • 數據鏈路層:在不同鏈路中,提供正確且可靠的傳輸數據幀服務;
  • 網絡層:在分組交換網上,為不同主機提供路由與通信服務;
  • 運輸層:在不同主機進程中,提供復用且分用的通用數據傳輸服務;
  • 應用層:在不同主機應用進程間,提供一種進程間通信和交換的規則服務;

如果沒有明白具體它們是怎麼實現這些服務的,沒關係,現在只需有這個分層的概念就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476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2 11:49
下一篇 2024-12-12 11: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