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最常用到的地圖導航軟件就是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去某一個地方、找景點、找餐館、第一次去朋友家找不到路,都需要用到導航軟件。
在使用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困惑一個點,就是在使用導航的功能時,地圖軟件沒有收取我們任何費用。

那麼像高德地圖,百度地圖,他們的盈利方式是靠的什麼?沒有設置收費項目的他們是怎麼養活自己公司的職員呢?那就跟BigeMap一探究竟吧!
第一:廣告。2018年,高德地圖便宣布產品日活躍用戶數量突破1個億。有用戶的平台就有廣告,明星擁有大批粉絲,而他的盈利來源其中之一,就有廣告的拍攝與代言。我們打開地圖導航軟件App,首先就會呈現出來的廣告界面,以及手機通知欄推送的資訊,這些都是廣告的載體。

第二:地圖POI興趣點標註。我們想去某個地方吃飯、想去某個地方旅遊,必定用得上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那麼在地圖上呈現的商家,他所顯示的排名/推薦指數/評價,都會影響到用戶的選擇。因此吃喝玩樂一類的商家需要地圖軟件的引流與推薦,那麼高德地圖或百度地圖必定也會向商家收取一定的費用。


第三:出行類服務接入。我們可以發現,在高德地圖上可以一鍵打車,並且接入多個平台類的打車,不止是滴滴。這一類的服務端接入,也會向打車平台收取費用。

第四:接口調用收費。地圖軟件收費類項目不一定面對C端,B端可能才是最大的用戶群體。公司企業類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他們研發GIS類,那麼就需要向擁有這類技術的公司購買數據或者調用接口。因此,調用接口也是收費的。


不過,高德與百度一類的地圖軟件賺錢肯定不止這些,我們在導航時,每一個人去的地方的偏好地點/偏好時間,諸如此類的大數據,都足夠分析出我們每一個人各自不同且完整的用戶畫像。

當然,做這一類地圖軟件也是十分的燒錢,但未來很有潛力,其主要戰略價值在於大數據的現在和將來。
這也就能解釋市面上的我們常見的地圖軟件,比如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騰訊地圖,都是BAT一類的互聯網大頭。

擁有這樣可觀用戶數量的App,想必也不用我們擔心,人家到底賺不賺錢(笑)。
話說回來,國內外地圖軟件這麼多,每個地圖軟件又有其自己的特性。

有時又想要一鍵瀏覽國內外地圖,例如谷歌地球/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必應地圖/天地圖,就可以使用這款,可以免費在線查看所有地圖源的神器——BIGEMAP地圖下載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4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