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用戶體驗的方法:通過圖表展示數據

在數據時代,用數據支持決策和判斷是越來越普遍的做法。然而,用戶並不總是能夠輕鬆地理解或解釋數據。

通過圖表展示數據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常見方法。它可以幫助用戶更直觀地查看和理解數據,同時提高用戶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幾種通過圖表展示數據來提高用戶體驗的方法。

一、可交互的圖表

在傳統的靜態圖表中,用戶只能看到圖表的靜止輸出,而無法通過交互方式發現探索數據。可交互的圖表可以通過用戶的操作,展現更多信息。

例如,當用戶將光標懸停在一個數據點上時,可以展示有關該數據點的信息。用戶還可以通過縮放,平移和過濾等方式探索數據。通過這些互動式的功能,可交互圖表讓用戶更好地了解和解釋數據。

import plotly.express as px

df = px.data.gapminder()
fig = px.scatter(df, x="gdpPercap", y="lifeExp", animation_frame="year", 
           animation_group="country", size="pop", color="continent", 
           hover_name="country", log_x=True, range_x=[100,100000], 
           range_y=[20,90])
fig.show()

二、動態更新的圖表

動態更新的圖表可以隨着時間,用戶輸入或其他外部條件變化而更新。這種方式使得用戶可以更直觀地跟蹤數據的變化,進而作出更明智的決策。

例如,在股票分析中,動態更新的圖表可以顯示各種不同的時間段內的股票價格信息以及其他相關的指標和事件。通過這些可視化,用戶可以更好地了解股票市場的變化趨勢,做出更好的決策。

import plotly.subplots as sp
import plotly.graph_objs as go
import random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import time
 
X_MAX = 200
Y_MIN = 0
Y_MAX = 100
 
# X軸數據初始化為deque,同時只保存100個數據
x = deque(maxlen=X_MAX)
x.append(1)
 
# Y軸數據初始化為deque,同時只保存100個數據
y = deque(maxlen=X_MAX)
y.append(50)
 
# 創建子圖
fig = sp.make_subplots(rows=1, cols=1)
 
# Y軸範圍
fig.update_yaxes(range=[Y_MIN, Y_MAX])
 
# 創建線條
line = go.Scatter(x=list(x), y=list(y), name='動態波形')
 
# 添加線條
fig.add_traces([line])
 
# 顯示圖表
fig.show()
 
i = 1
while True:
    # 向deque中添加新的數據
    x.append(i)
    y.append(random.randint(Y_MIN, Y_MAX))
 
    # 更新圖表數據
    fig.update_traces(x=[list(x)], y=[list(y)])
    time.sleep(0.1)
    i += 1

三、可視化分析結果

在數據處理中,可視化常被用於分析結果。數據科學家將使用各種圖表和可視化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數據,並發現有趣的模式和趨勢。在通過圖表展示數據時,可以採用分析結果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深層次的信息和見解。

例如,在推薦系統中,推薦結果可以展示成一張用戶-項目的熱圖。通過這個熱圖,用戶可以快速了解哪些項目已經過多次推薦,以及哪些項目未被推薦。同時,還可以提供一些場景分析和建議,例如「這些項目可能值得你再次嘗試」。

import plotly.express as px
import pandas as pd
 
# 加載數據
data = pd.read_csv("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plotly/datasets/master/2011_february_us_airport_traffic.csv")
 
# 分析數據
fig = px.density_mapbox(data, lat='lat', lon='long', z='passengers', radius=10,
                        center=dict(lat=38, lon=-98), zoom=3,
                        mapbox_style="stamen-terrain")
 
# 展示分析結果
fig.show()

四、總結

通過圖表展示數據是提高用戶體驗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交互的圖表,動態更新的圖表以及可視化分析結果均幫助用戶更直觀地查看和理解數據。在創建和設計圖表時,應該考慮目標用戶的需求和喜好,以便為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258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11 12:52
下一篇 2024-12-11 12:52

相關推薦

  • Python讀取CSV數據畫散點圖

    本文將從以下方面詳細闡述Python讀取CSV文件並畫出散點圖的方法: 一、CSV文件介紹 CSV(Comma-Separated Values)即逗號分隔值,是一種存儲表格數據的…

    編程 2025-04-29
  • 解決.net 6.0運行閃退的方法

    如果你正在使用.net 6.0開發應用程序,可能會遇到程序閃退的情況。這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為你解決這個問題。 一、代碼問題 代碼問題是導致.net 6.0程序閃退的主要原因之一。首…

    編程 2025-04-29
  • ArcGIS更改標註位置為中心的方法

    本篇文章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在ArcGIS中更改標註位置為中心。讓我們一步步來看。 一、禁止標註智能調整 在ArcMap中設置標註智能調整可以自動將標註位置調整到最佳顯示位置。…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init方法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Python中的init方法是一個類的構造函數,在創建對象時被調用。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詳細討論init方法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注意點。 一、定義init方法 在Pyth…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創建分配內存的方法

    在python中,我們常常需要創建並分配內存來存儲數據。不同的類型和數據結構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來分配內存。本文將從多個方面介紹Python創建分配內存的方法,包括列表、元組、字典、…

    編程 2025-04-29
  • 使用Vue實現前端AES加密並輸出為十六進制的方法

    在前端開發中,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問題十分重要,其中一種保護數據安全的方式是加密。本文將會介紹如何使用Vue框架實現前端AES加密並將加密結果輸出為十六進制。 一、AES加密介紹 AE…

    編程 2025-04-29
  • 用不同的方法求素數

    素數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數,如2、3、5、7、11、13等。素數在密碼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物理等領域都有着廣泛的應用。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求素數的方法,包括暴力枚舉法、埃…

    編程 2025-04-29
  • Python中讀入csv文件數據的方法用法介紹

    csv是一種常見的數據格式,通常用於存儲小型數據集。Python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編程語言,內置了許多操作csv文件的庫。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介紹Python讀入csv文件的方法。…

    編程 2025-04-29
  • 如何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闡述如何使用Python統計列表中各數據的方差和標準差, 並給出詳細的代碼示例。 一、什麼是方差和標準差 方差是衡量數據變異程度的統計指標,它是每個數據值和該數據值…

    編程 2025-04-29
  • Python多線程讀取數據

    本文將詳細介紹多線程讀取數據在Python中的實現方法以及相關知識點。 一、線程和多線程 線程是操作系統調度的最小單位。單線程程序只有一個線程,按照程序從上到下的順序逐行執行。而多…

    編程 2025-04-29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