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服務價格了解,cdn服務價格一般多少

一則阿里雲降價的新聞再次引起行業震蕩。

11月22日,在2017廣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CDN價格再次下調,核心產品折扣幅度調整。其中,CDN降幅25%後,帶寬單價最低只需16.2元/Mbps/月,再創國內最低價。VPC環境下的企業級實例最高優惠40%,另有5年長期購買優惠至3折。

從阿里雲官網數據得知,CDN的價格分為兩個部分:「基礎服務」 + 「增值服務」。「基礎服務」包含:兩種計費方式任選:「按流量計費」或「按日帶寬峰值計費」;「增值服務」包含:HTTPS安全加速服務,以當日HTTPS請求數計費。

阿里雲CDN再降價25%  新一輪價格戰可能被觸發?
阿里雲CDN再降價25%  新一輪價格戰可能被觸發?

其中,按峰值帶寬計費說明,當峰值帶寬大於20Gbps,中國大陸價格為0.54元/Mbps/天,如此按一月30天計,0.54*30也就是所謂的16.2元/Mbps/月。

此輪降價引起了市場的激烈反應。部分採訪對象認為,此輪降價可能引發新的價格戰,壓低原本已經競爭激烈的CDN廠商的利潤空間。

網宿科技助理總裁李東認為,「目前,CDN領域新的市場格局已經基本確立,單純降價已經無法動搖市場格局,價格戰已然失效。」面對阿里雲的強勢降價行為,網宿科技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在雲計算領域,阿里直面騰訊的競爭,降價給對手帶來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而雲計算和CDN的頻繁降價,反而會進一步拉長自身雲計算的盈利預期。所以我並不理解阿里雲的頻繁降價行為。」

這已經不是阿里雲第一次宣布降價。在2017年3月的深圳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已經宣布過一輪降價。隨着規模效應和帶寬成本降低,以阿里騰訊為代表的雲服務廠商宣布降價將給傳統CDN廠商帶來衝擊。

2015年互聯網巨頭正式進入第三方商用CDN市場。同年5月,騰訊雲價格下調 25%,掀起CDN價格戰序幕;2017年 3月,阿里雲 CDN價格短時間內大幅下跌 35%,目前CDN價格較為透明,競爭進入成本區間。

界面新聞曾經報道過,2017年第三季度,網宿科技營業收入13.55億元,同比增長16.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大降52.66%。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7.84%至37.97億元,凈利潤則同比降37.53%至5.72億元。網宿科技今年三個季度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且營收增幅呈逐步放緩的趨勢。

在雲棲大會上,阿里雲總裁胡曉明曾對騰訊隔空喊話,聲稱馬化騰和他的團隊用1分錢的投標對行業進行了破壞,阿里雲自身會思考如何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技術和服務。

阿里雲方面對降價原因進行了解釋:「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是產品價格得以快速下降的原因,我們希望能夠讓雲計算成為普惠科技。」 雲計算的本質是普惠科技。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價格和折扣幅度的調整降低了使用雲計算的成本,這將有利於更多企業採用雲計算的方式開展業務」。

2006年,阿里巴巴開始自建CDN,2014年,阿里雲CDN業務正式對外服務。目前,有20萬餘客戶的阿里雲是中國體量最大的CDN服務體,全球節點超1200個,帶寬能力超80TB,業務覆蓋面將包括視頻、金融、電商、醫療、直播等各領域。

在剛剛結束的2017年天貓雙11當日,該團隊順利保障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剁手黨無時差地交易1682億人民幣。

根據阿里巴巴2017年Q3財報,阿里雲計算收入 29.75 億元,同比增長 99%,但虧損是6.97億元,2016年同期虧損為3.98億元。選擇這個時間點,或許有年底衝量、維持高增長率的可能。

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更低價的CDN直接降低了互聯網創業門檻,並推動了包括音視頻、直播等行業的「風口爆發」。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顯示,網絡直播服務的用戶規模已超過3.25億人,占當時網民使用率的45.8%。也就是說,近半數的網絡使用者,都曾看過體育直播、真人聊天秀直播、遊戲直播和演唱會直播。這與CDN的連番降價有着直接關聯。

這輪降價已經逐漸將CDN行業逼迫到成本價。CDN行業正在進行快速洗牌,部分中小CDN批發商和創業公司甚至會面臨融資困難問題。

據方正證券11月18日發佈的研報表示,一般而言,2T帶寬是 CDN 廠商的生死線。

理論上,業務量超過 2T 帶寬的CDN廠商都可以盈利,按照目前 10 元/M/月的帶寬成本計算,2T 帶寬CDN廠商每月帶寬支出大約為 2-3 千萬,每年帶寬成本約為3-4個億左右。加上相關研發費用、銷售費用支出,預計一個具備規模的CDN企業一年至少要投入4-5個億。

從目前 CDN 廠商融資情況看:2017年3月,UCloud 完成 D 輪 9.6 億元融資;2017年 6月,青雲獲得 10.8 億元 D 輪融資;2017 年9月,金山雲獲得 1 億美金 D 輪融資。

按照目前各家融資情況看,如果類似於17年激烈價格戰情況持續的話,部分的 CDN 或者雲計算廠商到2018 年上半年其 17 年獲得的融資資金也將耗盡。面臨持續激勵的價格競爭,很難有投資者持續跟投相關公司。因此中小CDN 廠商在選擇價格戰策略方面也會相對謹慎。

從市場份額上看,根據IDC諮詢報告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網宿科技2016年CDN市場份額為43.5%,相較2015年提升近3個百分點,藍汛同期的市場份額為11.2%,阿里雲和騰訊雲的市場份額分別為8.7%、4.1%。數據顯示,在阿里雲持續價格戰的衝擊下,CDN第二梯隊的市場格局確實出現了變化。

阿里雲CDN再降價25%  新一輪價格戰可能被觸發?

Ucloud已經從傳統CDN分發轉型到了主機存儲網絡、IaaS服務為主。UCloud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因為CDN用戶的黏性很弱,基本上誰家便宜就去誰家了,所以從一開始,CDN就不是我們的主戰場,也不是UCloud主要的營收來源。參與價格戰的各家都沒什麼好的收成,做多少賠多少。雲廠商以後長遠的還是拼技術、產品和服務」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097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10 18:45
下一篇 2024-12-10 18:4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