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javaweb里get請求頭報文信息含義是什麼啊
- 2、java中get請求和post請求分別請求的對象類型是什麼,什麼不一樣
- 3、JAVA中Get和Post請求的區別收集整理
- 4、Java發送get請求時設置ua
javaweb里get請求頭報文信息含義是什麼啊
常見的HTTP報文頭屬性
Accpet
告訴服務端,客戶端接收什麼類型的響應
Referer
表示這是請求是從哪個URL進來的,比如想在網上購物,但是不知道選擇哪家電商平台,你就去問度娘,說哪家電商的東西便宜啊,然後一堆東西彈出在你面前,第一給就是某寶,當你從這裡進入某寶的時候,這個請求報文的Referer就是
Cache-Control
對緩存進行控制,如一個請求希望響應的內容在客戶端緩存一年,或不被緩可以通過這個報文頭設置
Accept-Encoding
例如:Accept-Encoding:gzip, deflate(這兩種都是壓縮格式)
這個屬性是用來告訴服務器能接受什麼編碼格式,包括字符編碼,壓縮形式(一般都是壓縮形式)
Host
指定要請求的資源所在的主機和端口
User-Agent 作用:告訴服務器,客戶端使用的操作系統、瀏覽器版本和名稱
java中get請求和post請求分別請求的對象類型是什麼,什麼不一樣
1. get 是從服務器上獲取數據,post 是向服務器傳送數據。 get 請求返回 request – URI 所指出的任意信息。
Post 請求用來發送電子郵件、新聞或發送能由交互用戶填寫的表格。這是唯一需要在請求中發送body的請求。使用Post請求時需要在報文首部 Content – Length 字段中指出body的長度。
2. get 是把參數數據隊列加到提交表單的ACTION屬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單內各個字段一一對應,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是通過HTTP post機制,將表單內各個字段與其內容放置在HTML HEADER內一起傳送到ACTION屬性所指的URL地址,用戶看不到這個過程。
3. 對於 get 方式,服務器端用Request.QueryString獲取變量的值,對於 post 方式,服務器端用Request.Form獲取提交的數據。
4. get 傳送的數據量較小,不能大於2KB。post 傳送的數據量較大,一般被默認為不受限制。但理論上,IIS4中最大量為80KB,IIS5中為100KB。 用IIS過濾器的只接受get參數,所以一般大型搜索引擎都是用get方式。
5. get 安全性非常低,post 安全性相對較高。如果這些數據是中文數據而且是非敏感數據,那麼使用 get;如果用戶輸入的數據不是中文字符而且包含敏感數據,那麼還是使用 post 為好。
JAVA中Get和Post請求的區別收集整理
Get:是以實體的方式得到由請求URI所指定資源的信息,如果請求URI只是一個數據產生過程,那麼最終要在響應實體中返回的是處理過程的結果所指向的資源,而不是處理過程的描述。
Post:用來向目的服務器發出請求,要求它接受被附在請求後的實體,並把它當作請求隊列中請求URI所指定資源的附加新子項,Post被設計成用統一的方法實現下列功能:
1:對現有資源的解釋
2:向電子公告欄、新聞組、郵件列表或類似討論組發信息。
3:提交數據塊
4:通過附加操作來擴展數據庫
從上面描述可以看出,Get是向服務器發索取數據的一種請求;而Post是向服務器提交數據的一種請求,要提交的數據位於信息頭後面的實體中。
Java發送get請求時設置ua
HttpClient方式發送請求或則以流的方式。
兩種實現方式不同,怎麼使用看個人喜好,不過在項目開發過程中,使用流的方式部署在預發機linux機器上會出現發送請求返回null的情況,但是本地windows卻正常訪問,而且,換另外一台預發機也能正常獲取數據,目前還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get是從服務器上獲取數據,post是向服務器傳送數據,get是把參數數據隊列加到提交表單的ACTION屬性所指的URL中,值和表單內各個字段一一對應,在URL中可以看到,post是通過HTTPpost機制,將表單內各個字段與其內容放置在HTML HEADER內一起傳送到ACTION屬性所指的URL地址。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3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