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的概念:傳化物流的運營模式是怎麼樣的

1 公司分析:基於公路港特色模式深耕公路物流

1.1 由化學業務轉向智慧物流,助力數字貨運規模化發展

傳化智聯是傳化集團下屬上市公司之一,布局化學及物流兩大業務板塊。公司為原杭 州傳化化學製品有限公司(2001 年創立),初期主要業務為有機硅、有機氟等化學材料的 生產、加工和銷售。2015 年為推動化學產業供應鏈的建設,傳化集團將物流業務納入上市 公司體內,公司主營業務逐步向智慧物流轉變。

公司目前主要服務產業端,為貨主企業和 物流企業提供智能公路港服務、智能信息服務、一體化物流服務和支付金融服務等,持續 幫助企業供應鏈降本增效。2000 年公司首創公路港業務模式;2003 年杭州傳化公路港正式 投入運營,成都、蘇州公路港相繼投入使用;2004 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11 年起公路港 模式進入全國大規模複製階段;2013 年,公司開始打造服務產業端的智能物流平台,形成 「物流+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模式。截至 2021H1,公司搭建了覆蓋全國 27 個省市自治區 的 65 家智能公路港,形成以「智能公路港服務+物流服務+網絡貨運服務+金融服務」為一 體,線上+線下協同發展的模式。

1.2 股權集中於創始人家族,決策執行力強

創始人徐傳化先生於 1996 年創立傳化集團,傳化智聯為其旗下 A 股上市公司,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傳化集團持股傳化智聯 57.9%,集團的實際控制人為徐傳化、徐冠巨、徐 觀寶三人(父子關係),在傳化集團分別持股 7.4%、50.0%、42.6%。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1.3 首創公路港特色模式,聚焦網絡貨運平台服務

傳化智聯主要業務可分為智能物流服務平台和化學業務。智能物流服務平台包括四類 服務:網絡貨運服務、智能公路港服務(園區業務)、物流供應鏈服務和車後業務。2021 年前三季度實現全平台 GTV696 億(+39.1%);截至 2021H1,公司實現平台營業額共計 328 億元(19.3%),網絡貨運業務交易規模達 87 億元(+342%)。2020 年報告期內實現平 台全年發貨貨值 4 萬億元,營業額共計 631 億元,平台支付交易規模達 2044 億元,實現業 績與綜合實力同步提高。化學業務方面,公司聚焦行業高價值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標準差 異化服務。 公路港模式為基本盤,具備商業模式的先發優勢與平台的規模優勢。公路港作為區域 物流發展的重要載體,依託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的基礎設施為製造企業、商貿企業、 物流企業、卡車司機等提供一站式綜合性物流園區服務(包括互聯網貨運平台及車後服務 等增值服務)。

1997 年傳化集團將「傳化車隊」改組為「傳化儲運」公司,2000 年開創公 路港,2003 年建成杭州公路港,2008 年成都公路港作為第二家公路港正式投入運營;截至 2021H1,傳化擁有已開展業務公路港 65 個,其中在建項目 8 個。同時,公司不斷加大市 場拓展,從運營模式和組織架構上進行系統化變革,實現物流資源和服務能力的聚集,不 斷形成產業集群。此外,公司加大對公路港的精細化及智能化運作,不斷提升公路港整體 服務能力以適應客戶需求。

網絡貨運助力智慧升級,為智能物流服務平台構建貨源池與運力池。基於全國公路港 布局及物流服務沉澱的客戶、運力資源優勢,疊加數字化、智能化物流服務系統,公司在 上游整合貨源、下游整合物流商,建立起數字一體化的網絡貨運(承運)平台,實現企業 物流的全程四流合一。傳化智聯在經營過程中不僅深化公路港的傳統業務,也加速了網絡 貨運平台的拓建。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2019 年 5 月,傳化啟動其網絡貨運平台業務,對標滿幫集團,依託其公 路港城市物流中心集聚的貨物資源與運力資源,為智能物流服務平台構建貨源池與運力池。 截至 2020 年末,網絡貨運平台運營客戶超 4000 家,觸達車輛 50 萬輛,累計運單超 170 萬單,業務合規率超 92%,智能審單率達 75%。2021H1 網絡貨運平台交易規模 87 億元, 同比+ 342%,其中港外拓展規模超 60%,運單 175 萬單,智能審單率 79.2%,平台累計 運營客戶 7000+家,承運車輛 48 萬輛。(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1.4 物流營收佔比擴大,化學業務保持強利潤貢獻

受低基數影響,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速高,總體營收增速平穩。公司 2020 年實現營業收 入 216.4 億元,2016-2020 年 CAGR 為 27.5%。2021H1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59.5 億元, 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83.1%。

公司主營業務結構變化大,2019 年前化學業務佔比較高,2019 年後,新增網絡貨運 平台業務貢獻營收逐漸增多。2021H1,在物流業務中,網絡貨運平台貢獻營收 71.3 億元, 佔比達 44.7%;其次是車後業務,貢獻 35.2 億元,佔比達 22.1%。 2021H1 傳化營業收入主要來自物流業務,佔比 76.6%(2020H1 佔比為 68.5%),其 中網絡貨運平台業務佔比最大(44.7%),其次為車後業務(22.1%)、物流供應鏈業務 (4.7%)和智能公路港業務(3.8%);傳化化學業務占營業收入的 23.4%(2020H1 年佔比 31.6%)。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從毛利潤情況來看,化學業務以較小的營收佔比貢獻毛利達 52.9%,營收佔比超 70%的物流業務僅貢獻 47.1%的毛利,主要是由於各業務毛利率的差別(2021H1 化學業務 毛利率為 23.2%,物流業務毛利率為 6.3%);在物流業務中,智能公路港業務貢獻的毛利 24.4%,網絡貨運平台業務貢獻 11.6%的毛利,由於其供應鏈業務及車後業務更類似於通道 業務,因此毛利貢獻較少。

2 行業需求增長勢頭凸顯,未來物流市場規模走向樂觀

2.1 萬億規模的公路運輸市場,供需雙方仍存在優化空間

公路運輸一直是我國最主要的運輸方式。我國主要的運輸方式包括公路、鐵路、海路 以及航空運輸,儘管近年來鐵路及航空運輸發展迅速,但公路運輸依然是最主要的運輸方 式,2020 年公路運輸貨運量佔比達 73.9%,貨運量超過 342.6 億噸。 公路運輸下的業務模式基本成萬億級市場。公路運輸方式中主要包括快遞、零擔和整 車三種模式,三種模式主要依據運輸重量進行劃分。

整車是指一輛整車運輸一票貨物,運 輸重量通常大於 3000kg,其服務對象主要是製造商和分銷商;零擔運輸相對較小的貨物或 通過多批貨物拼裝而成的大件包裹,貨物重量通常在 10-3000kg,服務對象通常包括商戶、 製造商、分銷商及零售商;快遞通常是小於 10kg 的輕量件,服務對象通常是電商商家和業 務郵件。根據艾瑞諮詢測算,2020 年快遞行業規模達 0.8 萬億元、零擔行業在 1.5 萬億元, 整車行業為 2.5 萬億元,預計到 2025 年三行業規模將分別超過 1.9 萬億元、2.0 萬億元及 2.5 萬億元。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2.2 網絡貨運平台整合車貨資源,縮小信息差

網絡貨運平台本質是無車承運。無車承運是指是以承運人身份與託運人簽訂運輸合同, 承擔承運人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委託實際承運人完成運輸任務的道路貨運業務。2016 年起, 交通部開始試行無車承運人牌照,2019 年《網絡平台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正 式將無車承運人定義為網絡貨運平台,進一步細化經營和責任範圍。 網絡貨運對推進現代流通體系,構建全新物流發展格局尤為重要,平台的發展對於物 流行業的規範和發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在傳統貨運中,個體司機通常不具有開票 自製,行業稅收秩序混亂。網絡貨運模式下,信息、資金、物流和票據數據均能實現統一, 並且平台數據和稅務機關對接,以此規範整個行業的稅務秩序。其次,網絡貨運平台能夠 解決車源貨源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有效地整合業務資源,撮合實際承運人和託運人,解 決車貨匹配效率低下的問題。

公路貨運經歷了從車貨匹配,到無車承運人試點,再到網絡貨運平台的發展歷程。公 路網絡運輸作為數字供應鏈的重要組成,依託 AI、5G 等新技術,發展迅猛。交運部數據顯 示,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全國共有 1299 家網絡貨運公司(含分公司),集中社會零散 運力 293 萬輛,佔全國營運貨車保有量的 26.4%;整合駕駛員 304.7 萬人,佔全國貨車駕 駛員總人數的 20.2%。 網絡貨運平台依託數字化平台整合車貨資源,匹配貨主和社會零散司機,解決二者之 間信息不對稱問題。營改增之後,貨主對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需求增大,而網絡貨運平台企 業被允許使用自有增值稅發票稅控開票軟件,解決了發票問題。我國網絡貨運平台主要分 為控貨型、開放型和服務型三類。

控貨型平台是指貨源或貨主自身是平台,掌握物流訂單 的分配權,代表性的企業有:大田物流、中外運、中儲智運京東、蘇寧等;開放性平台是 指平台自身既不是貨源也不是運力提供商,而是為車貨提供匹配服務的純第三方平台,代 表性的企業有:滿幫、滴滴集運、拉貨寶等。服務型平台的特點是多業務線並行,盈利模 式較為多元:除了車貨匹配外,主要收入來源包括 SaaS 支持服務、申辦資質、稅務合規、 金融、油卡、ETC 等。傳化智聯為典型的服務型網絡貨運平台,其網絡貨運平台建成後將 依託其遍布全國的公路港網絡,將公路港內原有專線公司轉化為客戶,為其提供運力、合 規等增值服務。

2.3 物流服務上升空間大,供應鏈物流優勢凸顯

我國物流總支出占 GDP 比重呈下降態勢,但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反 映出我國物流服務效率仍有優化空間。2020 年全國物流支出超過 14.9 萬億元,占 GDP 比 重達 14.7%,與美國(7.5%)相比進步空間較大。基於此背景,供應鏈物流市場作為物流 的高階產品,致力於提高全鏈效率和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在未來市場存在顯著優勢。灼識 諮詢預計到 2025 年,我國物流支出為 19.3 萬億元,佔總 GDP 比重將下降至 14.1%。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供應鏈物流是指圍繞一中心企業,通過對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四流」)的 控制,覆蓋從原材料加工、中間半成品運輸到最終產品通過銷售網絡送至銷售客戶手中的 功能網絡。其目標是「6R」,即將顧客所需的正確的產品(Right product)在正確的時間 (Right time),按照正確的數量(Right quantity)、正確的質量(Right quality)和正確的 狀態(Right status)送到正確的地點(Right place)。 未來供應鏈物流服務細分領域需求潛力大。灼識諮詢預計到未來 2025 年,我國一體化 供應鏈物流服務在汽車、快消領域的銷量將突破 4000 億元,在服飾、3C 電子領域的市場 規模也將擴大至 3000-3500 億元區間。(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 公路港持續放量,網絡貨運平台增長加速

3.1 公路港解決行業痛點,業務日趨成熟貢獻穩定現金流

首創公路港,解決行業痛點。公路港業務模式已成為傳化智聯物流業務的基本盤,該 業務類似物流園區,但又不局限於只為客戶提供土地和空間,傳化通過對入園客戶的準確 定位(分為零擔或整車客戶)把握客戶的不同需求,並實現服務鏈條的延伸,比如汽車汽 配、司機住宿、餐飲等等。經過 20 年發展,該業務模式從單個基礎物流設施模式逐漸轉向 網絡化、智能化及生態化不斷演進,具備行業先發優勢。「公路港」建設經歷了模式形成、 生態構建及走向智能三個階段。

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公路港精細化建設,提升智能化水 平,促進公路港由物業經營向物流運營轉型。 公路港業務主要包括物流供應鏈、園區業務、車後業務及金融業務四個方面,主要解 決了公路運輸中存在的痛點,將託運/承運人連接起來,有效地緩和了公路運輸中的信息不 對稱問題。當下公路港業務主要包括:1)信息互通中心業務(即交易大廳);2)零擔業務: 公司在公路港內設置大量零擔檔口,出租給專線公司,同時進行線路規劃,打造「一點發 全國/全省」的零擔運輸網絡;3)延伸業務:公司打造了停車場及倉配服務;4)其他增值 業務:主要包括汽修、住宿餐飲和金融業務等。 智能公路港收入以物業租金為主(70%),其餘來自於增值業務和政府補貼。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公司智能 公路港的主要收入來源為將部分物業(包括房屋及土地、辦公樓或運輸、通信設備等)出 租所得租金收入,這部分收入約佔公路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租金收入由物業面積、出租 率、每平米租金水平決定(租金收入=面積*出租率*租金/每平米)。截至 2020 年末,公路港 物業整體出租率為 88%,同比+1.5%,2021H1 公路港出租率達 90%,環比+2.0%。2020 年公司取得土地權證面積 1125.2 萬平方米,經營面積 398.9 萬平方米,2021H1 已取得土 地權證面積 1195.3 萬平方米,經營面積為 457.5 萬平方米,環比+58.6 萬平方米。

3.2 網絡貨運平台優勢明顯,為公司新業務增長極

2019 年公司首次啟動網絡貨運平台業務,依託於線下公路港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 模式,科技賦能實現運輸監控,應用大數據分析為貨主企業提供派單、運輸管理、運費支 付和票據結算等業務。 公司網絡貨運平台業務目前包括了陸運通、融易運和大票零擔三項。陸運通業務主要 提供貨運撮合、運輸管理及票據支付業務,服務更靠近運輸環節。融易運是公司在陸運通 業務基礎上的供應鏈延伸,主要充當整合貨源和鏈接物流公司的角色,並連接陸運通,為 製造業企業、物流企業提供貨源信息和運力在線招標採購和服務。

大票零擔業務是公司 2021 年 9 月新上線業務,大票零擔數字化服務平台為製造業企業提供網絡化、標準化、數 字化的零擔數字貨運服務。大票零擔業務目前已覆蓋 1000+城市,線上專線車輛 50+萬輛, 2021 年 11 月同百世快運達成戰略合作,公司負責報價和貨物全程跟蹤可視,並收取服務 費,同時也賦能百世快運前端大票業務的攬貨能力;此外,公司和百世的合作不只局限於 大票,也會分擔旺季(如雙 11)的中小票,解決百世的爆倉問題。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3.3 一體化供應鏈業務結構調優,盈利提升

公司在公路港基礎上打造一體化供應鏈業務,服務倉、運、配三個環節,在「化工、 車後、快消、科技(高端製造)」四個領域持續深耕,深化倉配一體化業務。在化工領域 (代表客戶有山東一諾威、傳化兄弟公司新安股份),加強國際國內供應鏈網絡建設,啟動 「化學數字供應鏈項目」,立足傳統化工業務,發揮產業組合優勢,奠定化工行業倉運配業 務領軍地位。在車後領域(代表客戶有玲瓏輪胎),傳化着眼於輪胎細分領域,在西南地區 重點打造車後產業共享倉,為客戶提供「統倉共配+供應鏈系統協同」服務並在全國推廣。 在快消領域(代表客戶有海天味業),公司為品牌商建立區域倉,整合分散渠道庫存,依託 公路港區域分撥網絡能力,為企業提供標準化的物流服務產品。

在科技(高端製造)領域 (代表客戶有奧的斯),傳化為奧的斯建立一萬平米的分撥分揀倉,吸引其 60+家供應商陸 續進駐園區內部。同時,傳化為奧的斯提供全程可視化服務,所有車輛自進駐公路港開始 的所有時間節點(是否遲到等)都實現全程可追溯。收費模式為按流量(每套電機)收費。 奧的斯項目的毛利率超 20%,是一體化物流業務的盈利項目之一。這一類業務同時也為公 路港創造流量和收益(如停車費等)。公司調整業務結構,聚焦優質業務,盈利情況變好。2020 年公司實現物流供應鏈業務 收入 22.6 億元,同比下降 66.8%,2021H1 實現收入 7.4 億元,同比下降 75.1%。

傳化智聯研究報告:戰略聚焦,深耕公路物流

儘管公 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趨勢明顯,公司業務量和自營倉的數量逐期上升。2020 年全年自營倉 48 個,自營倉面積 30 萬方,同比上升 100%;2021 上半年自營倉數量達到 78 個,自營倉 面積達 47.8 萬方,同比上升 59.3%。從發貨量看,公司自營倉發貨量 2020 年達到 6.8 億 件,同比上升 74.5%。公司逐步調優業務結構,聚焦優質客戶和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業務情況上升,盈利提升,毛利率從 2021H1 出現提升,上半年實現毛利 1700 萬元,毛利 率提升至 2.3%。(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4 盈利預測

關鍵假設:

假設 1:關於智能公路港業務,得益於 2021 年租金上漲及坪效提升,預計公司 2021- 2023 年營收增速分別為:30%、25%、20%,毛利率分別為 70%、65%、64%。

假設 2:關於網絡貨運平台業務,依託於公路港以及業務拓展帶來的流量提升,公司網 絡貨運平台將迎來高增長,預計 2021-2023 年該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140%、50%、10%; 毛利率將維持在 2.7%。

假設 3:關於物流供應鏈業務,由於近年來該業務結構性調優,營收增速有所下降,但 公司聚焦優質供應鏈業務使得毛利率略有提升,我們預計到 2022 年該業務收入將不會再下 降,2021-2023 年該業務營收增速分別為-25%、0%、0%,毛利率分別為 2.5%、2.5%、 2.0%。

假設 4:關於其他業務,其中包括車後、供應鏈金融、房產銷售和與主營相關的利息收 入,這部分業務中車後業務佔比較高,增速較快,但整體屬於通道性業務,毛利率通常為 個位數,佔比較小的房產銷售和金融業務毛利率較高。我們在此預計此部分業務 2021- 2023 年增速為:30%、15%、5%,毛利率分別為:7.5%、7.5%、7.0%。

假設 5:公司 2021-2023 年銷售費用率:2.2%、2%、1.5%;管理費用率:3%、2.5%、 2%;財務費用率:0.16%、0.17%、0.17%。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578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4:46
下一篇 2024-12-09 14:4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