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主板維修價格表:外星人主板是什麼牌子

外星人,是戴爾旗下的頂級遊戲電腦品牌,擁有悠久的高端遊戲本製造歷史和眾多的經典機型,並且在整機設計方面一直引領着潮流,也是很多玩家心裏的標杆級遊戲本品牌。AMD銳龍處理器,則是近幾年電腦硬件領域響噹噹的名詞。它代表着多核心、高性能、低能耗,是玩家們所津津樂道的優秀處理器。尤其是強悍能打的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上市以後,更是將「AMD YES」的口號推向了新高度。

那麼,當頂級遊戲本品牌外星人和AMD 銳龍處理器相結合,會蹦出什麼樣的火花來?牛叔以今天的主角——外星人m15 R5銳龍版(以下簡稱外星人m15 R5)來做個全面解析!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優點:做工紮實,外觀燈效炫酷;銳龍7 5800H性能釋放強力;RTX 3060獨顯為125W高功率版;支持獨顯直連;高負載下風扇噪聲、C面溫度控制得較好;售後保障全面

遺憾點:滿載時處理器溫度較高,機身易沾染指紋

配置規格

■屏幕:15.6英寸1920×1080分辨率100%sRGB色域165Hz IPS屏

■處理器:AMD銳龍7 5800H(8/16,3.2/4.4GHz)

■顯卡:NVIDIA RTX 3060 Laptop GPU 6GB(125W)

■內存:2×8GB DDR4 3200MHz

■硬盤:512GB M.2 PCIe SSD

■網絡:AX 1650x Wi-Fi6無線+2.5Gbps有線

■左側接口:RJ-45有線網口、3.5mm音頻口

■右側接口:2×USB3.0大口

■尾部接口:Type-C口、USB3.0大口、HDMI2.1、電源口

■重量:2.458kg(含86Wh電池)+0.934kg適配器(240W)

■售後服務:2年24×7全面保障,含意外保護、專家1對1、全球聯保、上門服務、7×24小時軟硬件電話支持等

■促銷價格:12999元

機身簡約,RGB燈效炫酷

牛叔本次測評的外星人m15 R5是黑色外觀款,整體的外觀設計上承襲了前代產品的風格,機身邊線圓潤,A面簡約大氣,沒有太多誇張的元素,其實這也是當下遊戲本的整體設計趨勢,簡約、沉穩的造型是大方向。當然,玩家喜歡的外星人可發光LOGO依然顯眼地鑲嵌在A面中間,並且支持AlienFX自定義燈效,辨識度高,格調很到位!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它的機身線條——無論是機身側面的接口(比如RJ-45也是隱藏式設計),還是尾部的出風口,都平滑圓潤這讓它在視覺上看起來要更薄一些。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機身的各種燈光元素依然保留,最主要就是主機後側的「INFINITE」環狀燈條,C面的電源按鍵燈,4分區RGB鍵盤燈以及上面提到的A面LOGO燈,凸顯了高端遊戲本的定位,同時也有不錯的可玩性。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外星人m15 R5採用的是15.6英寸屏幕,分辨率為1920×1080,165Hz刷新率,100%sRGB色域,響應時間3ms,最高亮度300尼特,一款典型的FHD遊戲本電競屏,滿足日常使用和遊戲娛樂輕鬆。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整機含電池重量為2.458kg,不算輕,當然相比於2.6kg左右的重型遊戲本,便攜性要稍好。240W的電源適配器是傳統的板磚類型,重量約0.934kg。

接口布局方面的邏輯很清晰,粗線纜盡量後置,同時機身左右兩側的接口也盡量靠後,不干擾用戶的使用。由於機身三面散熱,有四個散熱槽,所以左右側接口雖盡量靠後了,但也就是在機身中部位置。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有一點需要注意,外星人m15 R5的機身表面採用的是親膚材質,優點是手感不錯,隔熱效果較好,但容易沾染指紋和灰塵。

處理器測試:銳龍7 5800H穩定54W輸出

測試款外星人m15 R5搭載的是AMD銳龍7 5800H處理器,這是今年關注度非常火熱的一顆高性能銳龍H處理器,具備8核16線程規格,默認TDP為45W,最高加速頻率4.4GHz。其實大家已經在多款輕薄本、遊戲本中見到過它的身影了,並且無一例外的性能都很給力——這是因為銳龍5000系列採用了先進的7nm製程、ZEN3架構,在默認TDP下就有強悍的表現了。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回到外星人m15 R5身上,在室溫25℃左右,利用Aida64對該機僅需單考FPU測試(採用高性能模式,即風扇全速開啟),持續40分鐘以後,銳龍7 5800H的情況如下所示:處理器封裝功耗約54W,頻率約3.5GHz,溫度85.9℃。從這個考機情況來看,外星人m15 R5的處理器穩定性能釋放就是54W,同時處理器滿載時的溫度並不高,也就是說用該機來進行長時間的處理器滿載應用,穩妥。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下面從實測數據分析。在基準測試中,牛叔加入了遊戲本里的65W版銳龍7 5800H作為參考,方便大家了解不同功率下銳龍7 5800H的基準測試情況,以及外星人m15 R5的數據測試表現。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從數據測試來看,在各項基準測試的多核成績中,外星人m15 R5的銳龍7 5800H測試分數均處於8核16線程處理器里的不錯水準,總體稍微低於65W的銳龍7 5800H——畢竟持續性能輸出低了11W,功率存在差異。不過差別其實並不大,是一個級別的性能表現。比如Cinebench R20多核中,外星人m15 R5的銳龍7 5800H測試成績為4658,65W款的銳龍7 5800H則是4838;在3D Mark CPU全部線程測試中,54W款銳龍7 5800H分數為6163,65W款銳龍7 5800H為6312。

在長時間滿載測試中,牛叔依然選擇了Blender六個場景連續渲染來考查外星人m15 R5的持續性能表現,軟件版本為最新的2.93.1,同時牛叔加入了功率相近的65W款銳龍7 5800H和60W款i7 11800H測試成績作為對比參考,最終的結果如下所示: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從處理器滿載來看,首先,相比65W的銳龍7 5800H,外星人m15 R5由於持續性能釋放低了11W,因此在Blender渲染測試中也就理所當然地效率低一些:具體情況是,在前五個耗時不算長的場景中差別不大,而在最後一個「victor」場景中更明顯。

其次,相比60W的i7 11800H,外星人m15 R5也有優勢,領先4項,落後2項,其中1項僅以1秒之差落後。有意思的是,在耗時相對更長(超過9分鐘)的三個場景中,外星人m15 R5的成績全部勝過了60W的i7 11800H,考慮到其銳龍7 5800H的滿載功率反而低了6W,由此可以看出,7nm製程的銳龍7 5800H能效比的確出色。

處理器性能測試小結:結合考機時的功率、溫度以及基準測試和滿載測試來看,可以得出結論:在銳龍7 5800H處理器遊戲本中,外星人m15 R5的性能釋放處於54W的超標性能釋放,單處理器滿載時溫度不高。長時間渲染測試中,效率稍低於65W的銳龍7 5800H,而在多個項目勝過了60W的i7 11800H。

遊戲性能測試:125W款RTX 3060,支持獨顯直連

顯卡測試部分,牛叔聊聊外星人m15 R5的兩個突出點。其一是顯卡功率,在RTX 30系時代,一款遊戲本的顯卡功率高低是玩家們極為關心的地方——而外星人m15 R5搭載的就是最高125W款的高功率RTX 3060!如下圖所示,在單考獨顯時,顯卡的功率在120~125W之間。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其二則是支持獨顯直連,這是個錦上添花的功能,在高幀率的電競遊戲中比如《CS:GO》作用比較明顯。高功率獨顯、獨顯直連這兩點是很多玩家看重的點,作為一款高端產品,外星人m15 R5沒有缺席。

顯卡基準性能測試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從3DMark的獨顯基準測試結果來看,首先和95W款的RTX 3060相比,外星人m15 R5搭載的125W版本RTX 3060理論成績的確強不少,Time Spy測試場景的顯卡分數為9022,相比95W款性能提升了17%左右;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場景的顯卡分數為10515,相比95W的性能提升了約11%。其次,和130W的RTX 3060相比,理論測試成績非常接近,差別基本可以忽略。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FHD遊戲性能對比測試

FHD遊戲實測中,牛叔也加入了95W款和130W款的RTX 3060作為參考對比。由於測試款外星人m15 R5搭載的是FHD 165Hz屏,因此遊戲測試環境為FHD預設最高畫質。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從遊戲實測來看,外星人m15 R5搭載的125W款RTX 3060能夠在FHD下最高畫質流暢運行當前所有的3A大作,即便是優化爛的《賽博朋克2077》,在FHD預設超級畫質下也能有56fps的平均幀速。

同時,相比95W款RTX 3060有明顯的幀速領先,比如在《古墓麗影:暗影》《無主之地3》《全面戰爭:三國》《戰爭機器5》《賽博朋克2077》中都有較大的幀速提升;而相比130W款的RTX 3060機型,在幀速方面則略低幾幀。

考機測試:滿載雙核心功耗約150W

室溫25℃左右,利用Aida64和FurMark對外星人m15 R5雙考測試(依然是高性能模式),1小時之後的情況如下所示:銳龍7 5800H處理器的封裝功耗約為40W,頻率在3GHz左右,溫度則是100℃;RTX 3060的功耗約為110W,頻率1837MHz左右,溫度在86.4℃附近。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表面溫度和噪聲:整個鍵盤區域的熱量分佈比較均勻,WS操控區域大概是43℃,較熱的區域是鍵盤中間位置,JK按鍵大概是45℃,有熱感但不明顯,碗托區域涼爽,不過需要注意:屏幕下方的出風口位置以及C面頂部的蜂巢區域溫度較高。風扇噪聲方面,高性能模式下風扇噪聲比較明顯,但談不上特別吵鬧——比一些「起飛了」的機型要低一些:鍵盤上方大概是51分貝。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順便也要指出個可優化的地方:該機自帶的Alienware Command Center軟件啟動速度慢不說,界面思路不清晰,而且性能模式切換無提醒。

滿載考機點評:從考機來看,這是很典型的外星人遊戲本調校。雙考時處理器溫度高,100℃是「常態」,獨顯溫度也不算低,而更側重消費者感受到的機身溫度和風扇噪聲——實際上,這也是很多消費者看重的點。畢竟即便是處理器滿載到了100℃左右,考機1小時,外星人m15 R5的性能釋放依然穩定,且C面按鍵區域溫度不算高,無感知上的影響。

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外星人m15 R5的滿載核心總功耗約150W。散熱策略是:風扇噪聲控制得較好,C面熱感不明顯,但硬件核心溫度高,是一款「內核溫度高的生猛機型」。

外星人m15 R5銳龍版測評:8核銳龍7加持的高端生猛機

▲擰開螺絲即可掀開外星人m15 R5的後蓋,可看到堅固的機身內部,主板採用倒裝設計,實際散熱模組為雙風扇四熱管。電池容量86Wh,比較大。兩個內存插槽已經插滿,可以替換升級,另外在右側預留了一個M.2 SSD位。

結語:銳龍處理器加持,外星人m15 R5重裝上陣

規格高性能強的銳龍7 5800H處理器加持,是這一代外星人最不同於以往產品的地方,也是時隔多年以後,外星人遊戲本與AMD處理器的再次「重逢」。這既說明了AMD銳龍處理器的強大實力,也說明了AMD銳龍處理器在產品端、消費端、市場端等各方面的都贏得了越來越多的「YES」!而頂級電腦品牌+AMD銳龍處理器的結合,打造出的這款生猛高能的遊戲本,也讓更多的用戶在高端遊戲本電腦身上見識到了AMD銳龍處理器的強勁。

具體機型上,從前面的使用體驗及性能測試來看,外星人m15 R5的外觀設計、硬件配置、性能釋放等各方面表現均比較出色,無愧於頂級遊戲本的稱號。站在用戶的角度,你能挑剔的只有一點:機身較容易沾染指紋和污漬,至於滿載時內核溫度較高,如上所述,對性能和使用體驗無影響,從用戶角度也沒什麼。

另外,作為一款頂級品牌遊戲本,優異的產品表現只是一方面,外星人全面的售後服務也是很多用戶看重的點,該系列產品具備2年24×7保障,包含跌落/碎屏/進液等意外保護、專員1對1解答硬件軟件問題、全球聯保、上門服務、7×24小時軟硬件電話支持等等服務,非常可靠。

總的來說,作為銳龍處理器登陸外星人的首台產品,外星人m15 R5看點很多,對於預算充足的高端玩家,它完全可以在你的挑選名單之中。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551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4:44
下一篇 2024-12-09 14: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