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日凌晨的第二場蘋果秋季新品發佈會上,AirPods 3、HomePod mini和MacBook Pro三條產品線都得到更新,其中最受關注的肯定還是搭載了M1 Pro/M1 Max芯片的全新MacBook Pro。
相信很多果粉已經對它的賬面參數比較熟悉,特別是M1 Pro/M1 Max的性能,可以說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回想去年搭載M1芯片的Mac系列發佈的時候,就已經是「秒天秒地」了,再次提升的M1 Pro/M1 Max,對於消費者來說,到底應該作何選擇呢?

3款芯片峰值性能差異較大
從目前蘋果官方在售的機型來看,Macbook這一品類已經完全替換為M1系列芯片平台,分別是2020年款MacBook Air(13英寸)和MacBook Pro(13英寸),以及剛剛發佈的新款MacBook Pro(14英寸和16英寸)。
其中,去年的兩款都是搭載的M1芯片,今年的新款則可以根據需求自行選配M1 Pro和M1 Max,售價自然是越強越高:MacBook Air起售價7999元,13英寸MacBook Pro起售價9999元,14英寸MacBook Pro起售價14999元,16英寸MacBook Pro起售價18999元。

隨着蘋果為期兩年的平台遷移計划過半,M1系列芯片的兼容性現在基本已經沒問題了,搭載M1芯片的MacBook Pro和Mac mini我們一直在用,日常文檔編輯、視頻剪輯、各種APP都OK,移動端的APP也在逐漸適配,越來越多的iOS APP已經可以直接在Mac上使用了。
3款M1芯片的主要的區別自然是在性能上,從命名上就可以看到,M1系列芯片採用了和iPhone類似的等級,Pro代表專業,Max則是頂級,代表着蘋果的最強性能。

M1 Pro和M1 Max集成的晶體管數量更多,運算速度和M1相比提升最高可達70%,圖形處理速度更是極大明顯,同樣是相較於M1而言,M1 Pro最高有2倍的提升,M1 Max更是可以達到4倍!
同時,內存帶寬和容量也隨之大幅提升,M1 Pro的帶寬可達200GB/s,M1 Max則可以達到400GB/s。再加上M1 Pro和M1 Max還優化了內部集成的媒體處理引擎,並且配備了ProRes加速器,讓專業級用戶在剪輯視頻時可以更加遊刃有餘。

官方也放出了對比數據,比如搭載M1 Max的MacBook Pro和此前已經上市的Intel Iris Plus平台的MacBook Pro相比,4K渲染速度提升高達13.4倍,8K渲染速度提升也達到了2.9倍。
舉個例子,搭載M1 Pro的MacBook Pro可以同時播放20條4K ProRes視頻,而搭載M1 Max的機型則可以同時播放7條8K ProRes視頻。在3D設計軟件Cinema 4D中,它們可以操控上千萬個多邊形。
而在視頻剪輯軟件Final Cut Pro中,可以同時剪輯7條8K ProRes視頻,或是對8K 4×4 ProRes的視頻進行 HDR 調色。通過這樣直觀的對比,M1系列三款芯片的性能應該有個比較清晰的了解了吧。
回想近幾年各種芯片發佈會,談到性能提升,一般都是在幾十%上下,被網友吐槽為「擠牙膏」。這次的M1 Pro/M1 Max,則是好幾倍甚至數十倍的增長,看來,接下來友商也許不敢再藏着掖着了。

顯然,對於多數用戶,選擇M1平台的MacBook Air和13英寸版MacBook Pro即可,足以勝任任何日常需求,而這類用戶,幾乎可以涵蓋超過90%;至於剩下的10%,就是面向專業的圖形圖像工作者,其中甚至有9%選擇M1 Pro就夠了;至於更強的M1 Max,就是給那些需要大量處理高分辨率照片、剪輯8K視頻的專業人士準備的。
其他方面同樣值得關注
當然,選擇Mac肯定不能只看性能,在新款MacBook Pro上,最「直觀」的變化就是劉海屏了。這是因為加入了1080P高清攝像頭,擁有更好的視頻效果,特別是現在疫情尚未結束,遠程辦公成為了常態,如果經常要用到騰訊會議或者Zoom等視頻會議軟件,還是有很大價值的。
在視覺體驗上,剛開始可能會有點不習慣,蘋果在壁紙以及UI設計上儘可能地將它藏起來,大量使用深色界面,不少軟件也都進行了優化,工具欄分佈在劉海兩側,幾乎不會影響正常使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款MacBook Pro是目前屏幕素質最好的MacBook。由於使用了mini-LED屏,參數和新款iPad Pro的Liquid視網膜XDR顯示屏接近。
兩款新MacBook Pro都擁有更高的分辨率,並且亮度也達到了1000尼特(峰值1600尼特),再加上iPhone 13 Pro和iPad Pro同款ProMotion技術,能夠實現最高120Hz的動態刷新率,這些都是老款MacBook上沒有的。
因為MacBook Pro的目標人群以及軟件生態,如此高的屏幕素質,肯定是為圖形設計以及視頻剪輯人群服務的,比如動態刷新率,就可以根據剪輯的素材調整刷新率,以達到最佳的預覽效果。對於攝影師、設計師以及大型電視節目的製作團隊,新MacBook Pro在屏幕色彩、亮度、精度等各方面都會帶來更好的體驗。
別忘了,更好的屏幕素質,還可以讓眼睛更舒適,特別是圖片/視頻工作者往往需要長時間盯着屏幕,新款MacBook Pro無疑會更討喜。

13英寸版MacBook Pro

14/16英寸版MacBook Pro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款MacBook Pro的鍵盤左右兩側,新增了支持空間音頻的六揚聲器系統,音質和老款相比提升明顯,這同樣也是為視頻工作者所準備的。
鍵盤方面,新款MacBook Pro直接砍掉了Touch Bar,和MacBook Air相比,部分鍵帽也進行了微調,稍微熟悉下就可以上手。另外,蝶式鍵盤也已經成為歷史,剪刀腳鍵盤的回歸,雖然稍微增加了一丟丟厚度,但是鍵程更長,打字手感也會更好一些。

接口方面,新款MacBook Pro可以說是一應俱全,除了Magesafe磁吸充電(支持快充)接口回歸,這次直接配備了3個雷靂4(USB-C)端口+1個HDMI端口+SDXC卡插槽。

這樣一來,它們就可以連接更多的外設,而不用額外購買擴展塢。比如搭載M1 Pro芯片的MacBook Pro可以外接兩台6K/60Hz顯示器,M1 Max版本則可以外接三台的基礎上,再用HDMI接一台4K/60Hz顯示器。
雖然老款也可以使用多屏方案,但是搭載M1 Pro和M1 Max的設備,可以保證連接的每台外接顯示器,都是以最高標準的格式輸出,這一點對於視頻工作者來說尤為重要。
可能多數用戶都不用連接這麼多顯示器,但是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新款MacBook Pro所面向的人群,特別是專業用戶,比如視頻剪輯、股市操盤、監控安防等領域,這樣的需求都是存在的。
你需要的是一台筆記本還是「工作站」?
顯然,蘋果在新款MacBook Pro上做了非常大的調整,讓它的定位更精準——專業生產力工具。之前MacBook為了極致輕薄,也曾經犧牲了一些特性(比如鍵盤手感和接口數量),這些東西,而現在,它們都回來了,並且即便如此,它仍然是超高性能平台下,最輕薄的筆記本電腦之一。

如果近期要購買MacBook,沒有圖形圖像生產及輸出需求的用戶,建議選擇MacBook Air即可,它的價格相對親民,性能也足夠滿足幾乎所有日常應用,而且極致輕薄,攜帶方便,再加上沒有配備風扇,使用時沒有噪音。
MacBook Air的受眾更多還是普通用戶,或者說想要體驗蘋果完整生態的果粉,它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而13英寸MacBook Pro的主要受眾就是對性能有一定要求(比如圖片處理和視頻剪輯)的用戶,並且它也是目前在售MacBook中,續航時間最長的。很適合在飛機上、咖啡廳等場所處理視初剪以及臨時修改等工作,是相對更好的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9999元的基礎款內存配置為8GB+256GB,對於視頻工作者肯定是不夠用的。如果選配512GB版,價格也就來到了11499元,預算不是卡死的話,完全可以考慮14999元的14英寸版MacBook Pro(16GB+512GB)。
3000塊的差價,可以帶來更好的性能、屏幕以及更豐富的接口,如果是將它當做生產力工具的人群,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而搭載M1 Pro和M1 Max的新款MacBook Pro,顯然就是針對真正的專業人士了,無論是性能還是接口類型,都堪稱工作站級別的了。並且它的定位更傾向於全職工作的生產力工具,而非閑暇時間的業餘愛好。比如經常需要剪輯4K/8K視頻的UP主、影視劇/綜藝節目製作團隊等等。
其中,14英寸版的基礎款就能滿足多數人的需求了,不用額外選配,算是目前最好的選擇。高階用戶可以考慮+3000元選配32GB內存,日常工作時會更從容一些。

16英寸版主要就是屏幕更大,續航更長,其他區別不大。如果平時主要是在固定場所工作,完全可以選擇14英寸版,省點錢來購買外接顯示器,畢竟16英寸對於圖形設計、視頻後期等工作還是有點小。
其實,從M1系列的芯片命名就可以看出,蘋果其實也在調整MacBook系列的定位,將它和iPhone系列保持統一。數字系列就是面對大多數用戶,在設計、性能等諸多方面都提供了相對完整的體驗。
而帶Pro的版本,則是提供給專業用戶使用,當做生產力工具。Max就是追求極致體驗,在整個MacBook生態中,它都是最頂級的選擇,不過價格自然也上去了,建議如果不是特別需要,非全職的專業人群還是別暴殄天物,畢竟搭載M1和M1 Pro的機型就已經很強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