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優質的短視頻APP誕生並非易事,開發過程也是需要考慮各種問題,包括音視頻問題、開屏速度等等。無論是短視頻還是直播,都要經過無數次的測試、優化等步驟完成。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短視頻直播源碼如何利用軟硬編碼兩種方式為用戶提供更流暢的使用感。
一、編解碼有什麼用?
短視頻APP開發必然會涉及到編碼方式的選擇,軟編碼即非硬件編碼,是利用軟件本身,或者說使用CPU對視頻拍主所拍攝的原視頻進行編碼的方式,而硬編碼即硬件編碼,利用手機硬件芯片(如GPU)對原視頻進行編碼的操作。
在音視頻進行流媒體傳播時,直接上傳原視頻會佔用很多帶寬,很費網速,於是為了節約帶寬,便於觀看者手機解碼,在上傳前,直播源碼中內置的編碼功能會對原視頻進行壓縮和編碼,讓視頻文件變小,成為統一的編碼格式,這樣一來,不但能節約寬帶,還能提高視頻加載速度,所以編解碼是必不可少的。
三、軟編碼和硬編碼有什麼區別?
總的來說,硬編碼方式處理速度快,由於GPU承擔起了編碼的重擔,因此硬編碼對CPU的佔用率低,就算長時間高清錄製視頻手機也不會發燙降頻。而軟編碼方式處理更精細,兼容性好,能解碼所有的視頻格式文件,畫質清晰、畫面精緻。
它們當然也都有自己的劣勢,軟件編碼的CPU佔用率高,一些性能比較差的手機可能會因CPU發熱而降頻、卡頓,但是隨着現在手機性能的普遍提高,已經不是什麼難點了。而硬件編碼的缺點就更明顯,在某些智能手機上,由於機型區別,採取硬件編碼的方式可能會出現兼容性上的問題,還有硬件編碼畫面不夠精細的問題一直都很難解決。

四、軟硬編碼如何選擇
由於客戶開發需求不同,所以就軟硬編碼的選擇不能一概而論。才藝展示類短視頻的用戶可能會更適合用硬編碼,而美妝類、開箱視頻類、遊戲類短視頻拍主可能會更適合用軟編碼模式,如果平台需要的話,也可以在個人中心設置選擇拍攝清晰度和流暢度(軟硬編碼)的按鈕,供用戶自行選擇。
五、目前的主流GPU加速平台
Intel、AMD、NVIDIA
目前主流的GPU平台開發框架
CUDA:NVIDIA的封閉編程框架,通過框架可以調用GPU計算資源
AMD APP:AMD為自己的GPU提出的一套通用並行編程框架,標準開放,通過在CPU、GPU同時支持OpenCL框架,進行計算力融合。
OpenCL:開放計算語言,為異構平台編寫程序的該框架,異構平台可包含CPU、GPU以及其他計算處理器,目標是使相同的運算能支持不同平台硬件加速。
Inel QuickSync:集成於Intel顯卡中的專用視頻編解碼模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