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掉網絡傳銷毒瘤:張庭夫婦如何規避禁止傳銷法規

微商帝國涉嫌傳銷被查:張庭夫婦未直接持股涉嫌傳銷公司,僅通過層層協議控制公司。隨着張庭和林瑞陽公司被查處的事情曝光,越來越多的網友們開始關注這件事。細查發現,張庭夫婦是找了專業人士去設計TST的經營模式,來規避相關法律法規。

經商事律師解析,該公司是典型的VIE架構協議的公司,張庭夫婦通過層層協議的方式控制公司的經營和財務。這樣做經營者既控制了公司,同時能夠阻卻公司第一層面的風險……

很多人問,張庭夫婦能逃脫zui責嗎?

據說賣的化妝品,生產成本三四塊錢的東西,竟然賣100塊,這不是傳銷是什麼?

這倆夫妻是如假包換的商業精英,尤其對於風險規避方面更是精通,想出了通過層層協議間接控制公司的辦法來避開第一層面風險,所謂的VIE架構協議控制模式。

關於VIE協議控制這個專業術語,給大家淺顯地拆分了解下

VIE本質是「可變利益實體」,通常運用於外商投資領域,例如,外商A想投資中國的某個領域,但這個領域限制外商投資,於是為了避開這個限制,A先在中國設立個合法合規的獨資企業,之後聯繫國內的B,授意B成立經營公司去該領域「表演」,再通過簽訂一系列合同既避開法律中的「規避條款」,又達到實際控制B公司、在原本沒有資格進入的目標領域經營的目的,之後B公司的經營收益將通過協議方式輸送,或是以「管理費」、「服務費」等名目流入A名下公司。
A和B狗公司表面看是兩個獨立的個體,本質上,B就是A的傀儡,屬於形式合法,實質「違規」的一種操作模式。

人民日報評張庭夫婦公司涉嫌傳銷,剜掉網絡傳銷毒瘤

套用到張庭夫婦身上,中國人在中國經商辦企業,為什麼要用到VIE架構來間接控制經營公司呢?
從結果反推,輕易就能得出結論:他們提前想好了賺錢的「好點子」,但是知道這個賺錢路子不合法,於是來了一通VIE操作,給自己挖了好幾個掩體。
落實到張庭夫婦身上,個人覺得他們沒法鑽這個空子,原因在於,這對夫妻的VIE協議控制模式屬於「變異版本」:先成立本土企業,再成立實際經營公司,通過分散控股方式間接控制傳銷公司,經營數年之後,覺得不保險,又找了個升級版的掩體–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了一家境外公司來間接控制實際經營公司。境外公司無需經營、無需繳稅,無需審計,連股東信息也為他們保密,更是避稅的天堂。
張庭夫婦的VIE,本質是明知違法,赤裸裸為了規避風險、為了「洗白」所得收益而運用的「歪脖子VIE」。

人民日報評張庭夫婦公司涉嫌傳銷,剜掉網絡傳銷毒瘤

以前,只知道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公司都用的VIE架構協議。後來,聯想也是用VIE架構協議。當年,設計出VIE架構的業內大佬——通商所的大佬劉鋼,可是拿了亞洲律師終身成就獎的。
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家涉嫌傳銷的公司居然也用的是VIE架構協議!張庭夫婦一手玩的挺溜的,這倆人並未直接持股的傳銷公司!雖沒有直接持股,但只要通過層層協議的方式就能掌控公司。這樣錢到他們的口袋裡了,還能規避掉直接的風險!

人民日報評張庭夫婦公司涉嫌傳銷,剜掉網絡傳銷毒瘤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293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9 14:13
下一篇 2024-12-09 14:1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