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好幾次坐在公交車上,本來想用手機打開APP查資訊,卻不知道怎麼回事自動跳轉到了電商平台。」市民徐先生說,他注意到有不少APP開屏廣告的觸發開關由「點擊」變成了「搖一搖」。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微博、百度、喜馬拉雅、知乎等多款APP都出現了類似廣告,很多消費者對此感到苦惱,原來不想看開屏廣告只要點擊跳過就可以了,現在坐在公交車上、行走在路上或者手機輕輕晃動就會自動打開第三方購物平台。
消費者:以前不敢亂點 現在不敢亂動
「以前打開程序不敢亂點,現在打開程序不敢亂動。」這是當下人們對APP「搖一搖」開屏廣告的調侃。

微博APP的「搖一搖」開屏廣告
家住丰台區的市民王先生說:「最近打開微博APP的時候,老看到這種開屏廣告,我只是想瀏覽熱搜,結果因為身體的一些輕微晃動,就被迫去逛淘寶了。」這種體驗讓王先生感覺很不舒服,也產生了更多的擔憂:「這種未經我許可的跳轉,是否會將我的個人信息從這個APP鏈接到其他APP?會不會泄露我的個人隱私?」
與年輕人的擔憂相比,老年人遇到此類「搖一搖」廣告則顯得更加無所適從。「我媽最近老是嚷嚷着喜馬拉雅APP開始賣東西,沒辦法聽戲了。我一開始覺得奇怪,仔細看才發現老人家是無意中觸發了喜馬拉雅APP開屏廣告的開關。」吳女士對記者說,她的母親早晨在公園鍛煉就愛帶着手機,聽着喜馬拉雅APP里的音頻,最近卻總在行走的時候不小心打開APP的開屏廣告。
客服:目前沒有關閉此類廣告的設置
記者體驗發現,這類「搖一搖」開屏廣告的出現較為隨機,並非每次打開APP時都會碰到。記者在測試微博APP的「搖一搖」開屏廣告後發現,觸發這類廣告的確非常容易。記者僅做了一個將手機從桌面上拿起的動作,「搖一搖」廣告就自動跳轉至微信小程序上的購買平台。
隨後記者經過多次實驗,發現打開APP後,將手機放進口袋,或者走動、小跑、坐地鐵時遇到地鐵進站剎車等情況都會不自主地觸發廣告,此時往往來不及點擊開屏廣告頁面的「跳過」字樣,屏幕就直接跳轉到了第三方商品購買界面。
既然這種新花樣的開屏廣告遭到如此多詬病,那麼消費者是否可以自主選擇關閉呢?喜馬拉雅APP的客服表示:「目前平台已經對有關搖一搖廣告的功能上線進行嚴格測試,不會出現正常持握、輕微晃動就跳轉廣告的情況,但「搖一搖」開屏廣告無法關閉,後續會持續優化。」百度APP客服也表示,可以點擊「跳過」選擇跳過廣告,但暫時沒有關閉功能。
消保委:涉嫌侵害消費者自主選擇權
12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通過官方公眾號表示,雖然此類開屏廣告頁面也有跳過或關閉按鈕,但是商家「搖一搖」設置極易讓消費者在走路、坐車或者轉身等情況下跳轉廣告頁面,這些跳轉並非出於消費者本意。商家以誤導方式誘使用戶進入廣告頁面,變相強迫消費者觀看廣告的行為,涉嫌侵犯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此外,江蘇省消保委表示,軟件通過「搖一搖」實現進入廣告是調取了手機的某項傳感數據,但是該調取是否必要,軟件調取行為是否取得消費者同意和授權也存疑,消費者個人數據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令人擔憂。
記者諮詢律師後了解到,「搖一搖」開屏廣告已經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實習記者 鹿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2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