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典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Python中的字典是一種無序的鍵值對集合,用{}括起來,其中每個鍵值對用冒號 : 分割,每個鍵值對之間用逗號 , 隔開。它的基本操作包括以下幾種:
1. 創建字典
# 創建一個空字典
d = {}
# 創建一個非空字典
d = {'name': 'John', 'age': 30, 'city': 'New York'}
2. 訪問字典元素
# 訪問字典中的特定元素
name = d['name']
print(name)
# 通過get方法訪問字典中的元素(如果鍵不存在,則返回默認值)
age = d.get('age', 0)
print(age)
3. 添加或修改字典元素
# 添加新元素
d['gender'] = 'male'
# 修改已有元素
d['age'] = 32
# 刪除元素
del d['city']
# 清空字典
d.clear()
# 刪除字典
del d
二、常見的字典操作技巧
1. 遍歷字典元素
# 遍歷所有key
for key in d.keys():
print(key)
# 遍歷所有value
for value in d.values():
print(value)
# 遍歷所有鍵值對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print(key, value)
2. 將列錶轉換為字典
keys = ['name', 'age', 'gender']
values = ['Alice', 25, 'female']
# 使用zip函數將兩個列表合併為一個字典
d = dict(zip(keys, values))
3. 使用字典推導式生成新字典
# 將字典中的鍵值對翻轉
d = {'name': 'Alice', 'age': 25, 'gender': 'female'}
d_new = {value: key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print(d_new)
三、應用示例:快速統計電影中演員出現的次數
可以使用Python中的字典和正則表達式快速統計文本中各個字符出現的次數,同樣,也可以快速統計電影中演員出現的次數。例如以下的示例代碼:
import re
# 讀取電影名稱和演員列表
with open('movie.txt', 'r') as f:
lines = f.readlines()
actor_count = {}
# 統計演員出現次數
for line in lines:
line = line.strip()
if not line:
continue
# 根據「主演:」關鍵字找到演員列表所在行並提取演員名稱
if line.startswith('主演:'):
actors = re.findall('[^\u4e00-\u9fa5]*([\u4e00-\u9fa5]+)[^\u4e00-\u9fa5]*', line)
for actor in actors:
actor_count[actor] = actor_count.get(actor, 0) + 1
# 按照演員出現次數排序並輸出結果
sorted_actors = sorted(actor_count.items(), key=lambda x: x[1], reverse=True)
for actor, count in sorted_actors:
print(actor, count)
以上代碼讀取了電影名稱和演員列表,從演員列表中提取演員名稱並統計其出現次數,最後按照出現次數排序並輸出結果。
四、結語
本文介紹了Python中字典的基本概念和常見操作技巧,並通過一個實際應用示例展示了使用字典快速處理數據的能力。掌握字典的操作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加高效地處理數據,提高工作效率。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1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