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視頻號製作視頻流程:微信視頻號數據分析

短視頻音樂行業又掀新戰事。

近日,以新入局者姿態,微信視頻號與QQ音樂聯手推出了「原創音樂共振計劃」,整合最高10萬元激勵獎金,雙平台億級流量曝光、專業培訓機構等資源,發力扶持自家的原創音樂人生態。

今年以來,微信於1月、3月高頻次連更8.0、8.0.3版本,皆圍繞視頻號玩法做了諸多功能更新,此番從原創音樂源頭上給予扶持,更表明騰訊今年加碼視頻號的決心。

短視頻與音樂產業的碰撞已有三年多,在版權採購、原創扶持、資源整合、業務拓展等方面都已充分佈局,更帶動一波「音樂可視化」的發展潮流,如今連各家音樂app的聽歌頁面都隨處可見MV碎片等可視化元素。

抖音、快手當仁不讓是短視頻音樂領域的先行者,其平台內部皆已孵化出一定體量的原創音樂人,助推過海量爆款熱曲的誕生,並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歌曲宣發乃至音樂產業的整一套傳統玩法。

在短視頻巨頭已然在音樂市場扎穩腳跟之時,作為起跑位落後的「追趕者」,視頻號的優勢何在?而它的加入,又是否會徹底改變短視頻音樂的戰局走向?

視頻號的獨家優勢

創作者稀缺,是視頻號一直以來的短板。

因內嵌於微信中,視頻號本質上只是產品內部模塊之一,而非一個擁有完整生態的平台。這就導致,微信用戶對視頻號的使用缺乏黏性,直接反映在了視頻贊、評、轉數據的低迷,創作者提不起創作動力。

因缺乏高忠誠的創作者,視頻號的原生UGC內容環境呈現出定位模糊、略顯龐雜、氛圍感弱的特點,很難令用戶沉浸式地長久使用它。相反,依託高日活的流量池,在抖音、快手上的原創音樂人則能快速積攢粉絲數、互動數據,並可從中獲取各式變現收益。

此次聯合QQ音樂推出扶持計劃,或是視頻號看到自身的音樂內容短板,向前輩們學習立山頭的第一步。那麼,若選擇進駐當下的視頻號,對於原創音樂人、視頻創作者們都有哪些獨特優勢呢?

第一,視頻號的分發邏輯迥異於抖、快,它是基於「熟人社交+算法推薦」,你的音樂會藉由視頻BGM、歌曲條目等形式,在用戶量高達10.9億的微信各渠道進行多點傳播,如用戶可在私域的朋友圈刷到、可在好友狀態看到,亦可在公域的視頻號入口被推薦。

第二,新版微信建立了一個用戶隨時拍視頻的功能邏輯。一來,視頻號分享功能中有一個「使用原聲」的按鈕,用戶可隨時藉此功能使用、傳播你的音樂;二來,若有人將歌曲分享至朋友圈,歌曲條目點開後右下角即有「創作音樂視頻」的按鈕,用戶可很快用你的BGM二創視頻。這代表,你的音樂將成為視頻號創作的「元素材」。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第三,正如此次「原創音樂共振計劃」活動規則所顯示的,依託QQ音樂的行業頂級宣發資源,你的音樂有機會被收錄進QQ音樂「共振計劃」專輯,即直接實現發片夢想,亦可為你專屬打造豎屏MV,這都是TME雙平台才能提供的寶貴運營資源。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由此觀之,相比抖音、快手的單平台玩法,手握音樂流媒體和短視頻雙平台的騰訊音樂,在為原創音樂人的後續運營方面獨具優勢。

另一方面,相比抖、快激烈的競爭環境,全新的共振大賽競爭者不多,獲獎幾率高,對原創音樂人的快速成名、新人原創音樂人的起步無疑更為友好。

抖、快搶先搭建堡壘

然而,縱然視頻號有它的優勢,但畢竟推出的只是首份扶持計劃,其能否切實幫助到原創音樂人成長還未被驗證過。相反,抖音、快手在這方面的經驗要富足得多。

早期短視頻與音樂產業的交融,是從供給側與音樂公司版權合作入手。如19年快手與TME聯合,引入千萬量級曲庫到平台,並廣泛接觸各音樂公司,如與杰威爾音樂達成周杰倫歌曲及MV的版權授權,去填補短視頻的音樂內容厚度。

但很快,短視頻巨頭們都意識到,那是一個「燒錢」的買賣,只解決供給問題也不能稱為「做好了音樂生態」,音樂生產者的活躍、內容的豐富程度以及短視頻創作者變現能力,這些才能助推短視頻去「重塑」音樂產業。

於是,抖、快皆逐漸擺脫對知名音樂人的「迷戀」,轉而去扶持草根原創音樂人。幾年時間裏,依託給音樂人巨大福利流量支持、獎金激勵等,兩家平台都搭建起了穩固的原創音樂人內容堡壘。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18年1月,抖音首次啟動「看見音樂計劃」,提供「抖音音樂人」認證、推廣資源、專業導師和製作人指導、單曲製作獎金、定製MV等多個維度的支持,孵化出《聽見,看見》《國韻潮聲》等專輯。您瞧,這與如今的「原創共振計劃」多麼異曲同工。

同年4月,快手推出「快手音樂人計劃」,不僅可助力音樂人獲得精準推送的流量扶持,更聯合專業團隊為表現優異者量身打造歌曲、登上熱門綜藝、獲得線下商演、見面會等變現渠道。以上兩計劃時至今日仍在持續推進,無數短視頻神曲從這裡走出。

而到了19年11月,快手則成了音樂流媒體拉攏的對象,由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聯合快手發起的「音樂燎原計劃」啟動。第二年7月,作為「音樂燎原計劃」一部分,QQ音樂又聯合快手舉辦了「12號唱片」年度唱作人大賽,並推出了收錄大爆歌曲《不知所措》的「12號唱片」年度專輯。

有趣的是,這年7月,短視頻巨頭們有點你來我往較勁的意思。快手發起「12號唱片」後不久,抖音就在16日宣布了「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這是短視頻行業首次「針對音樂人」直接激勵,促使80%的音樂人在計劃中獲得收入,部分人甚至實現月入過萬。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緊隨其後,快手於22日推出「億元激勵計劃」,不僅針對音樂人,且還為版權所有者謀福利,為他們開闢了作品版權分成的通路,此舉對短視頻行業形成音樂版權「護城河」助力不少。

此後,抖音則在短視頻歌曲宣推有所動作,發起了「抖音造音行動」,通過精準挖掘音樂受眾需求,打造了《踏山河》《他只是經過》《星辰大海》等多首爆款神曲;而快手則在今年舉辦了「音樂版權生態大會」,首次明確了直播間場景音樂版權結算標準,自此,短視頻音樂人的版權收益得到了最切實保障。

視頻號能否後發制人?

三年時間,抖、快接連推出扶持計劃,為短視頻原創音樂人們搭建起了堅實的內容創作堡壘,其對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助力難以估量。

短視頻原創音樂為何重要?一來,於創作者而言,沒有音樂的短視頻是沒有靈魂的,短視頻的氛圍感、情緒帶動都依賴BGM,快手音樂負責人袁帥曾說,「有70%的快手用戶發佈作品時將音樂作為重要組成部分」。而相比採購海量版權,孵化原創音樂的成本要低得多。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二來,於用戶而言,用短視頻聽音樂已成當下最主流音樂收聽方式。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發佈的《2018年音樂消費者洞察報告》顯示,全球86%的用戶通過音視頻流媒體聽歌,其中52%的人都通過視頻方式聽歌。擁抱短視頻用戶,原創音樂人才能立於行業灘頭。

正因為創作者端、用戶端都對短視頻越發依賴,抖、快的音樂用戶黏性越來越強,音樂人、短視頻創作者群體與抖、快的綁定關係越來越深,這意味着,視頻號想要拉攏這些群體入駐以後發制人,難度其實不小。

視頻號推「原創音樂共振計劃」,無疑把三家短視頻平台拉到了「音樂賽道」這一重要的競爭領域,這一計劃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從其它平台搶奪原創音樂人,令他們把視頻號作為音樂事業運營的選項之一,乃至首選地。

至於視頻號能否達到目的,一個關鍵是要看他們拿出多少誠意。視頻號目前在流量方面尚遜於抖、快,獎金激勵或才是打動音樂人的主要籌碼。「原創音樂共振計劃」拿出的最高10萬獎金激勵只是一個開始,後續持續計劃能否繼續投入資金,乃至也推出「億元激勵」之類的計劃。

視頻號音樂計劃能否後發制人?

無論怎麼說,推出「原創音樂共振計劃」,視頻號已攻入了短視頻音樂的正面戰場,但仍要等待騰訊、TME後期為其持續輸送扶持的武器和彈藥,那時才是判斷視頻號能否從「短視頻音樂」市場里分一杯羹的時候。

短視頻三巨頭的原創音樂之爭,才剛剛開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1278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8 17:47
下一篇 2024-12-08 17: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