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雲?
「雲」這一術語的出現,源於互聯網資源或網絡連接在示意圖中經常用一朵雲來表示,用於說明連接和數據流。
在傳統的本地 IT環境中,運行業務系統所需的所有物理組件均歸公司所有,並由公司進行操作、維護和安置。用戶需要連接並登錄到公司網絡,然後以這種方式訪問資源。這些資源包括企業應用程序、文件共享和存儲等。雲通過互聯網提供對相同或類似資源的訪問,這些資源由雲服務平台託管。

什麼是雲計算?
「雲計算」是指通過互聯網按需交付IT資源,並按實際使用量付款。組織可以按需獲取計算能力、存儲、數據庫以及其他服務等技術,不需要購買、擁有和維護自己的數據中心和服務器。
在某種程度上,雲計算就像是輕觸開關打開實用模型等中的電燈。用戶打開電燈開關,電力公司就會輸送電力來滿足需求。同樣,使用雲計算,服務會根據每個客戶的需求進行交付。
企業遷移到雲的好處有哪些?
客戶遷移到雲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實現降低資本或運營支出的目標;提高業務運營的速度和敏捷性並增強業務成果。雲資源可以加速實現業務價值。這種加速使得許多公司能夠提高他們的總體投資回報率(ROI),並以新的方式應對競爭挑戰。遷移到雲還使很多客戶能夠簡化運營和提高運營效率。提高運營效率有助於降低成本。遷移到雲還可以通過在有機會採用前沿服務時,提供一個平台進行實驗,幫助組織提高創新能力。所有這些優勢都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實現。特別是國際化組織,將因遷移到雲平台受益良多。

雲計算的優勢?
雲計算具有以下六項主要優勢:
- 客戶無需在不知道數據中心和服務器的使用方式的情況下對其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只需按實際使用量付費;
- 雲中彙集了成千上萬的客戶,可以實現更高規模效益,而對應的價格卻更低,而且可以按實際使用量付費;
- 使用雲計算時無需猜測基礎設施容量需求。如果在部署應用程序之前確定容量,客戶往往會浪費閑置資源或遇到資源不足的問題。而雲計算可以消除這些問題。正確配置的資源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擴展或縮減;
- 在雲計算環境中,新的 IT 資源只需單擊鼠標即可配置到位,從而將獲取這些資源所用的時間從數周縮短到幾分鐘;
- 客戶可以專註於讓業務脫穎而出的項目,而不是基礎設施。使用雲計算,他們可以專註於自己的客戶,而不用忙於架設、堆疊和運轉服務器。
- 最後,只需單擊幾次鼠標,客戶就可以利用雲計算輕鬆地將應用程序部署到世界各地。
雲部署的三種模式?
使用虛擬化和資源管理工具在本地部署資源有時被稱為私有雲,並且本地部署缺乏雲計算的許多優勢。但有時首選私有雲是因為它能夠提供專用資源。在某種程度上,這類似於使用提供虛擬化和應用程序管理等新技術的傳統IT基礎設施來模擬真實的雲環境。公有雲通過互聯網將資源提供給公眾。
基於雲的應用程序完全部署在雲中,並且應用程序的各個部位都在雲中運行。這些應用程序要麼是在雲中創建的,要麼是從現有基礎設施遷移的,因此能夠利用雲計算優勢。混合雲可以連接基於雲的資源與本地資源之間的基礎設施和應用程序。組織可以使用這種部署將基礎設施擴展到雲中,同時將雲資源連接到內部系統。
舉個例子,張三自己在家做飯吃,這是私有雲,廚房就是自建機房。
李四天天在飯店吃,這是公有雲,飯店就是雲數據中心。
然後王五比較牛叉,在飯店有個固定包間,不對外開放,這是託管型私有雲(有的廠商將其定義為專有雲)。包間就好比雲數據中心的託管服務器。
某一天張三家來了十來個客人,這是業務突增,家裡沒法坐下那麼多人,要去飯店,這是私有雲轉公有雲。
然後張三爸媽為了省點錢決定留在家裡吃,張三帶着客人去飯店吃,這就是混合雲。
還有一種情況,飯店僅對某個特定的人群比如說公務員開放,那就相當於社區雲。
當然,舉例不十分恰當,畢竟飯還是買的,而雲是租的,這個例子就是幫助大家簡單區分一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1094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