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奢飾品電商:識季進,寺庫退

今年年初,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宣布擬退市讓人錯愕,退市不代表失敗但足以說明光鮮亮麗的奢飾品電商隱藏着重重挑戰。

在這條賽道上「戰敗」的不只是寺庫,還有曾經備受矚目的呼哈網、尚品網、品聚網等奢飾品電商平台。奢飾品電商市場繼任者先後湧現又先後敗北已經成為市場常態,寺庫之後近期獲得融資的時尚奢品電商「識季」成為奢飾品電商行業新星。

近期,時尚奢品電商「識季」宣布完成4000萬美元B輪融資,由摯信資本獨家投資,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品牌建設、用戶拓展以及技術投入等。據悉,識季此前還獲得了藍湖資本、元璟資本、黑桃資本、復星銳正資本等機構的投資。

寺庫退市、識季獲融資,截然相反的資本態度讓人疑惑。在此情景下,人們也更加關注識季的發展情況,猜想其能否憑帶領奢飾品電商行業走出「敗退魔咒」,推動奢飾品電商行業快速發展。

魔幻的奢飾品電商:識季進,寺庫退(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奢侈品盛行

在國內,奢飾品代表「面子」,寶格麗項鏈、紀梵希化妝品、愛馬仕包包、法拉利豪車均是「身份」的象徵,因而奢飾品消費大行其道,中國奢飾品市場不斷擴大。

根據貝恩發佈的《2020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勢不可擋》顯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將萎縮23%,但中國境內奢侈品消費將逆勢上揚48%,達到3460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

即便疫情期間,在國外奢飾品銷售額大跌的情況下,國內奢飾品市場也保持增長,中國奢飾品市場的發展潛力不言而喻。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奢飾品品牌的增量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來,國內中產階級群體不斷擴大,他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亦是對「高價值、高品質」產品和服務的追求,奢飾品正是中產階級以上的群體熱衷的消費品;二來,國內電商產業鏈非常完善,奢飾品消費向線上遷移後用戶覆蓋面更大、曝光度更足,大大刺激用戶消費;三來,熱衷於奢飾品消費的90後年輕群體已成國內消費主力軍,他們有能力也喜歡購買奢飾品。

總之,無論是一夜暴富的「拆遷戶」群體,還是依靠網紅經濟賺得盆滿缽滿的網紅群體,又或者將奢飾品當成尋常物品的富裕人群,他們對奢飾品的熱情支撐着國內奢侈品市場規模的增長,也推動識季在內的奢飾品電商平台快速成長。

識季奮勇向前

奢飾品電商新星識季,成立初期主攻To B業務也就是給海內外買手和經銷商供貨,這樣的商業模式穩定性高而且可積累行業資源,為後續開展To c業務打下了基礎。

2021年識季計劃開展To C業務,上線識季APP後一炮而紅。據悉,識季在2021年年初上線以來實現了月均60%以上的環比增長,集團識季品牌和供應鏈業務預計年 GMV 突破30億。此外,識季平均客單價為5000多人民幣,累計超過40萬用戶。

雖然比起資歷老、綜合實力強的奢飾品電商平台寺庫,識季如今取得的成績如「小巫見大巫」,但短時間內用戶量和業績雙增長體現了識季的獲客實力。

在品類方面,識季做到了「全和新」,商品品類豐富且質量有保證是吸引消費者的利器。據悉,目前APP中70%以上都是新品,平台目前已經覆蓋3000多個奢侈品品牌的60多萬款式,來自法國、意大利、德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家商場。

在價格方面,識季的「折扣價」在一眾奢飾品電商中極具競爭力,囊中羞澀的用戶也願意為其「折扣價」買單。基於早前To B業務資源,識季與規模化的商場達成合作,為用戶爭取到國內零售價的6-7折的VIP 價格。

在團隊方面,識季組建起有選品、運營、採購、技術經驗的核心團隊,保證了企業戰略的有序執行。據悉,識季創始人是原 LVMH 集團高管、前魅力惠總裁史習羽,核心團隊人員也均來自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美團等互聯網大廠以及各奢侈品集團。

在服務方面,識季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提高平台運營效率,也進一步優化用戶服務。在銷售前,保證商品源頭廠家、質檢情況、運輸情況透明可追蹤;在售後,保證100%售後需求回訪,及時解決用戶問題獲悉用戶需求。

得益於完善的供應鏈體系和優質的消費服務,識季一躍成為奢飾品電商領域的佼佼者,拿下4000萬美元B輪融資用於品牌建設、用戶拓展以及技術投入後,識季的發展也將更加明朗。

寺庫激流勇退

和識季的高舉高打不同,寺庫在激流中一步一步退了下來。

2008年寺庫上線,短短几年時間裏完成8輪共計約6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平安創投、京東數科、趣店等;2017年寺庫上市,榮獲「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讚譽,資本擁護下寺庫迎來高光時刻。

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年初寺庫方面傳來欠賬、資金鏈斷裂、退市的消息。從營收數據來看,2019年寺庫營收增速開始放緩,2020年第三季度營收跌至谷底(後續沒有再發財報),確實存在較大的資金壓力。

2020年財報數據顯示:寺庫第一季度營收10.05億元人民幣,同比降低14.5%,凈虧損為4250萬元人民幣,去年同期為盈利1580萬元人民幣;第二季度總營收為13.06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3.7%,凈利潤為人民幣590萬元,同比下滑85.29%;第三季實現營收13.73億元,同比下降29.26%;實現凈利潤2175萬元,同比下降64.30%。

寺庫營收下滑產生的連鎖反應還有供應商討債。據網絡消息稱,寺庫的200多家供應商均未能如期收到寺庫款項入賬的信息,被拖欠的貨款少則幾十萬,多則上千萬。對此,寺庫方面回應稱:在正常支付供應商款。

關於寺庫退下神壇的原因眾說紛紜。首先,寺庫的用戶體驗和口碑不佳,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寺庫服務問題層出不窮,導致用戶量下滑。其次,寺庫獲得融資後開始「跑馬圈地」,搞金融(寺庫金融)、玩藝術(寺庫藝術)以及布局線下店等等,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

種種壓力下寺庫選擇退市,但休養生息後能否恢復元氣還是未知。

「冰與火」的共同難題

奢飾品電商市場出現「寺庫退、識季進」的情況,企業戰略打法是直接因素,奢飾品電商一直存在服務問題是間接因素。

奢飾品真假和品質是消費者的質疑點,線上諮詢線下購買的現象很普遍。騰訊廣告發佈的《2020中國奢侈品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顯示,有超過80%的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會選擇線上研究、線下購買的「理性」方式,遠高出全球平均水平。

奢飾品電商服務質量差也是消費者不在線上購買奢飾品的原因之一。

此外,京東、天貓等綜合電商平台也對奢飾品賽道虎視眈眈,垂直電商的優勢並不突出。

據歐特歐數據顯示,在2020年「11.11」購物季中,京東千元以上商品預售量佔比近5成,京東平台上中高端商品的預售量佔比都遠高於同行,多個奢侈品品牌創下銷售新高。無獨有偶,天貓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3月天貓奢侈品平台LuxuryPavilion的銷售額同比增長159%,超去年全年增速。

從發展路線來看,識季與寺庫存在一些共通點,例如資本青睞、品牌知名度高等,它們同時也面臨消費者「眼見為實」的消費習慣困擾,奢飾品電商想要獲取消費者信任還需要加大服務力度,杜絕假貨難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1008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08 15:56
下一篇 2024-12-08 15:5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