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是2021年冬季的尾聲,久疏戰陣,低調宣布回歸手機市場的諾基亞再次劍走偏鋒,為大家帶來了自家某款遊戲手機的全新渲染圖。

如你所見,乍一看這是一款在基礎設計上高度符合大眾審美的手機產品,其銀灰色的點點寒氣含蓄着新時代熱情的冷漠,凌厲纖細的超薄機身彰顯着高科技的簡潔流暢,略顯誇張的大塊顯示觸屏更是以某種方式驗證了廣為流傳的手機「進化論」;不過除此之外,這款具有五維導航搖桿技術,NS般在手機兩端張揚着固定手柄的機械彷彿就是在刻意迎合「遊戲手機」這一古老的新概念,讓人在感嘆科技在進步神速的同時漸漸蒸騰起滿滿一頭霧水,完全搞不清楚這台似乎有那麼點兒本末倒置的「手機」有什麼可以亮點可以消弭「手柄」帶來的尷尬與不便,更別說花上大幾千塊為這着八字還沒一撇的新技術買單了。

當然,也許這款遊戲手機在正式發佈時,其各項設計會向手機用戶有所傾斜,也許這款手機真有什麼驚人拍案叫絕的黑科技,也可能這場發佈會的情懷意義遠大於其商業價值,畢竟在目睹了這手機種種似曾相識的設計後,全球至少會有300萬談不上幸運或不幸,但一定是諾基亞忠實擁躉的死忠粉玩家為之歡欣鼓舞甚至涕淚交零——差不多快二十年了吧,童年記憶里的N-Gage終於回來了。

我承認這個說法其實相當不嚴謹,畢竟某種程度上N-Gage上從未真正離開過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你甚至不需要經過eBay亞馬遜等國際友人之手,都能在國內的某些網店裡就可以花上小兩千塊將一台全新的N-Gage收入囊中,只是與它黃金歲月失之交臂的我們完全沒必要在這古董身上浪費錢罷了。

不過另一方面,如果你願意為手機的收藏價值買單,那毫無疑問兩千塊的N-Gage可絕對物超所值,要知道它可是諾基亞進軍遊戲產業的引言和終章,是JAVA遊戲走向輝煌的又極盛而衰的見證者與親歷者,亦是徘徊手遊歷史中的一曲輓歌,鳴奏着諾基亞破碎的夢想,告誡所有在而因用戶龐大基數而飄飄然的後來者不要被輝煌的表象所蒙蔽,哪怕是在手機遊戲如日中天百花齊放的千禧年初,眾望所歸的「遊戲手機」依然在與GBA的戰爭中敗下陣來,只在這遺憾中留下了一段段苦澀的反思,和一個不怎麼精彩,但對後來手游市場啟發深遠的商業故事。
不那麼嚴謹地說,故事的引言始於2001年的一系列機緣巧合:先是因開發簡便門檻較低而備受開發者喜愛的JAVA在大洋彼岸的移動端市場重獲新生,以「八個月斬獲700萬用戶」的恐怖親和力成功「說服」了各大主流通訊公司將其認定為新一代手機應用的核心技術,不僅因自己極佳的兼容性從客觀上打破了各大手機廠商內置遊戲設下的行業壁壘,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學習JAVA投身相關行業,為日後JAVA遊戲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礎;隨後,或者差不多是與此同時,索尼愛立信T68真正開啟了「256」的彩屏時代,其掀起的又一輪「軍備競賽」使得手機的畫面表現力在短短的一兩年里取得了爆髮式的長足進步,手機遊戲也順理成章地由此獲得了驚人的質感,與粗糙不堪的前輩們劃清界限的同時,似乎有了些進軍遊戲市場的資本——或者至少在諾基亞看來,他們終於可以着手考慮將掌機和手機融為一體,從而「幫助」自家用戶減輕些口袋裡的負擔了。

既然機會來了,那說干就干唄,在保證自家塞班S60系統與JAVA應用完美契合,其最高版本足以應對GBA體量的遊戲,又與諸如育碧代言人Gameloft,美國遊戲巨頭EA和動視這樣的有意進軍手游市場的遊戲大廠展開深刻而廣泛的獨家合作後,諾基亞便以當紅掌機任天堂GBA為主要競爭對手,於2002年末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項目:屏幕居中,操作鍵位位於兩側的「遊戲機」設計怎麼看都有那麼點兒「師夷之長」的意思,雖然諾基亞早已在之前5510嘗試過了類似的布局,但這微妙但完全沒什麼問題的相似性還是可能引發人們某些對諾基亞不利的有端聯想;2.1寸的TFT屏幕較之2.9寸的GBA可能略遜一籌,其色彩表現也只是差強人意,但手遊玩家在這麼小的屏幕上應該根本注意不到這些「細微」差別的是吧?而在多人聯機領域,諾基亞終於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其使用藍牙和網絡的無線聯機的功能成功打破了GameLink電纜和無線適配器對聯機的種種限制,從而大大提高了玩家的遊戲體驗,只是對不少單機遊戲玩家而言,這項功能的吸引力着實有限……
沒錯,就遊戲功能而言,N-Gage可以說完全無法和GBA相提並論,不過考慮到後者乃是任天堂這一遊戲業界翹楚的匠心之作,初出茅廬的N-Gage與其有着如此差距也是情有可原——誇張點說,這種差距甚至可以被認為是對諾基亞硬件實力的一種肯定;而另一方面,N-Gage本質上仍是一款偏重遊戲功能的手機,還是一款運行S60系統的最高規格的諾基亞通訊設備(只是沒有攝像頭),它不僅自帶的音樂視頻播放、FM收音機及手機通訊等當時諸多不常見於遊戲掌機的實用功能,還允許膩了幾十款獨佔大作的玩家自行去各大網站自行挑選,下載安裝所有包括不限於遊戲的其他應用程序,從而在實質上獲得了近乎無限多的作品在為自己保駕護航,似乎足以利用這近乎誇張的數量優勢喜新厭舊的玩家群體,從而實現對GBA華麗的彎道超車了。

理論上,這想法倒也稱得上有理有據令人信服,但正如指揮混亂的西法於特拉法爾加空有數量優勢但仍幾近全軍覆沒,在信息上部透明的千禧年初,有時候應用和遊戲的數量「優勢」反而會成為掣肘普通玩家信息篩選的最大阻礙。尤其是到了N-Gage誕生的2003年,「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已如明日黃花被自由市場蠶食殆盡了,各個第三方網站上精巧有趣的獨立佳作可能十不存一,反而是各種仗着信息透明度有限和JAVA先買後腰的付費「合理」利用規則,在遊戲名稱和圖標上大做文章,大搞噱頭,甚至大打擦邊球的無恥換皮開始大行其道,不僅嚴重擾亂了玩家們的選擇,肆無忌憚地粉碎着大家對JAVA遊戲(和應用程序)的信任,更是讓無數投身遊戲行業的優秀開發者們心灰意冷,心生退意或在日後轉投安卓,甚至為貫徹心中正義而逐漸成為了某破解遊戲團體的中流砥柱。
我願意相信,如果諾基亞當年和任天堂一樣對渠道和平台都有着完全的控制,他們應該也會拿捏尺度,在保持大家創作活力的前提下對作品嚴格把控,呵護初火般盡量維持遊戲市場的真正繁榮,只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當母公司SUN要求所有JAVA軟件必須相互兼容,當諾基亞親自與各大通訊巨頭聯合制定同樣協定為所有第三方創作者大開綠燈,幾乎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監管的JAVA遊戲市場便已命中注定會淪為自由市場的犧牲品,在「劣幣為王」的不變真理中成為無恥奸商表演下限的絕佳舞台了。有趣的是,類似的故事在後來的手游發展史中一再上演,以至於如今我們空前龐大與繁榮的手游市場居然還有着與自身規模完全不匹配的同質化問題,甚至某些表現出相當技術實力,但並沒有在核心機制上有所突破的遊戲作品都能成為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創新佳作,不知這新聞舊事究竟該被認為是手機遊戲想要「登堂入室」尚未邁過的一道門檻,還是市場經濟主導下手游這個年輕行業不得不一再上演的周期性悲劇。
扯得有點兒遠了。回到之前的場景里,面對亞當斯密那看不見的擎天巨手,諾基亞又能做些什麼呢?思前想後似乎也只有一邊加緊自主遊戲的研發,一邊更積極地與各大實力雄厚的遊戲廠商展開合作,試圖以有別於傳統手游概念,涵蓋動作冒險,角色扮演,體育競技,第一人稱射擊,大型多人在線網遊等更專業細分的手游大作為N-Gage保駕護航,並期待此舉可以盡量提升自家用戶的遊戲品味了。

這樣看來,諾基亞的嘗試還是很成功的,其為N-Gage自主研發的二戰題材回合制策略遊戲《榮耀之路(Pathway to Glory)》於2004年問世之初便取得了廣大玩家和專業媒體的一致肯定,至今仍是不少老玩家心中不可取代的白月光;而同樣是在2004年左右,數量眾多的遊戲大廠也為這款遊戲手機奉上了包括並不限於《使命召喚》,《上古捲軸》《湯姆克蘭西》《FIFA》《模擬人生》《文明》《戰錘40k》等眾多對玩家頗具吸引力的遊戲IP的手機版本,若此時諾基亞全力配合,竭力宣傳想必定能引得不少玩家入手N-Gage,或者至少對諾基亞標準的手游大作有個全新的認知,只是就算彼時的諾基亞真有類似打算,恐怕也只是心有所想力有不逮,畢竟N-Gage進入市場後表現出的那些過於明顯的問題,就已經夠讓諾基亞焦頭爛上一陣子的了。
首先,對N-Gage最可能的目標用戶而言,這台設備似乎有些太貴了。
雖說用以299美金的價格入手一部GBA和S60系統的高端手機簡直不要太划算(要知道當時光是硬件配置相仿的諾基亞3650都要賣整整400美金),但事實證明,在那段時間願意同時為兩部高端設備買單的玩家要比諾基亞的預估少了很多,具體說來其第一周的銷量大體相於同期對手GBA的百分之一。看來即便不考慮用戶接受程度這樣虛無縹緲但絕對值得討論的因素,由此暴露的問題也足以證明諾基亞在對N-Gage市場定位上的有着重大失誤了,真正有需求,願意為諾基亞高端手機買單的用戶多半不需要如此強大的遊戲功能,而對遊戲功能有所要求的用戶明明只要花上100美金就把機能更強的GBA收入囊中,為何要在手機完全過剩的機能上再浪費至少100美元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個人認為類似的問題也是直到今天,遊戲手機在與專業遊戲機對峙時亟待解決的矛盾:遊戲手機的市場定位究竟應該是什麼?是對一般手機那捉急的性能打造的手機遊戲進行特殊優化,為生活拮据的年輕人量身定做的中低端手機設備?還是真正像他們宣傳的那樣,是責無旁貸地擎起娛樂業的大旗,以便在可見的未來取代端游生態位的下一代遊戲主機?顯然,N-Gage的悲劇告訴了我們,若後者為目標,那前方的道路將會是何等的崎嶇坎坷,追求更高質量的遊戲必然導致硬件成本的上升,因此做出的設備價格調整則很可能讓相當一部分的玩家望而卻步,相當於主動丟棄了自己馳騁市場的最佳武器;可若一直拒接這份陣痛,那恐怕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裏,手機遊戲都將不得不屈從於自己相對低端的市場定位,而在某些近乎科幻的關鍵性技術到來之前,所謂的遊戲手機都可能只會是永遠「為時尚早」的偽概念罷了,長久看來似乎並不能對手遊行業的發展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其次,無論是作為遊戲機還是手機,N-Gage用起來實在太不方便了。
根據當年為數不多的用戶反饋和如不少手機收藏家們的說法,當時的玩家想要更換遊戲需要先拆下手機的塑料殼和電池盒方能,才能將順利把卡帶插入遊戲卡槽——這還算是好的,雖說是麻煩了點兒,但玩家至少可以在家靜悄悄地一個人消化這種不方便帶來的困擾;相比之下他們更受不了自己不得不在大庭廣眾下接打電話時的窘態:由於N-Gage的揚聲器和話筒同在機器側面,為方面通話,玩家不得不把手機邊緣貼在臉頰,彷彿是喜劇表演般地為自己接了一隻碩大的耳朵,或者是在和墨西哥玉米餅(Taco)表達過份的親昵。順便提一下,可能正因如此,N-Gage手機也被人親切地稱為「Taco Phone」,可謂生動形象味道十足,絕對比原來那個冰冷的代號更加深入人心。

並不需要一個結構完整的「最後」,光是這兩條便足以讓諾基亞徹底慌了陣腳,忙不迭地根據玩家反饋對自家遊戲手機進行相當有針對行的升級和降級了。
於是後來誕生於2004年的N-Gage QD一方面確實優化了自身結構,不僅很聽話地將手機聽筒和遊戲卡槽挪到了更方便的位置,還成功減去了些沒必要的重量和體積,使得自身整體手感更加輕便圓潤;而另一方面,相比於原版功能齊全的N-Gage,新手機少了FM收音機,USB連接和MP3播放(仍可通過第三方軟件實現,但音質堪憂)等被認為用處不大的功能,被削去了一個可支持的GSM頻道,原來的更手柄化的組長控制器同樣被簡化成了四個方向鍵與確認鍵的經典組合,由此節約的成本配合與各地運行商和零售店展開的,類似「國內充話費贈手機」等合作活動大大降低了新遊戲手機的零售價格,卻沒能同這一連串的補救措施一起創造奇蹟,讓跌入谷底的N-Gage起死回生。
到了2005年1月,諾基亞終於在多年遮遮掩掩後萬念俱灰地宣布了兩款N-Gage300萬的總銷量(甚至可能只是出給經銷商的出貨量而不是真正的銷量)——差不多只是預估銷量的一半,毫無疑問,此時作為遊戲手機劍指GBA的N-Gage已經徹底失敗了,也許是時候徹底退出歷史舞台了。

只是諾基亞覺得,這IP似乎還可以再搶救一下:2005年9月1日,更換了專業遊戲按鍵且外形更加酷炫的N-Gage QD銀色版正式登錄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只是其造成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同一年的E3大會上,諾基亞同樣滿心歡喜地宣布說N-Gage不應只拘泥於硬件設備,由此誕生的,集遊戲獲取,遊戲管理,玩家社交和成就展示四大服務於一身的諾基亞通用(需要ARM11,速度範圍369 MHz ~ 600mhz的CPU,支持3D圖形硬件加速器的GPU,和塞班S60三版及以上的系統)遊戲平台N-Gage service,或者說N-Gage 2.0也在經過了黑客攻擊,試用BUG,以及多次延期後終於在2008年與玩家們正式見面了。

一眼看去,這似乎意味着諾基亞終於開始嘗試把控渠道,還算切中要害地開始以自身在業界巨大的影響力着手為JAVA手游市場帶來些變化,解決此前監管不力的最大問題了,只是諾基亞怎麼可能看不出這時候才出手無非只是象徵性的亡羊補牢,因此與其說N-Gage 2.0是諾基亞控制渠道的嘗試,倒不如說是他們為還在堅守JAVA陣營的玩家們開闢的一小塊「桃花源」,其對遊戲的嚴格加密和對開發商的嚴格要求導致僅有49款各類遊戲最終通過「審核」得以在該平台與玩家們見面,雖不乏諸如《Hooked On: Creatures of the Deep》和《ONE by Digital Legends》這樣拿下國際大獎的口碑佳作,以及類似《帝國時代》,《FIFA 》,《極品飛車》《生化危機》《模擬人生》《星球大戰》這樣大IP的諾基亞式手游巨制,但其數量和質量無論是相比於同期的安卓和IOS市場還是自己多年前並不耀眼的輝煌期都遜色了不少;而隨着越來越多的遊戲大廠放棄JAVA市場,如此凋敝的現狀恐怕再難有好轉的可能。
於是不可避免的,2009年10月,諾基亞正式宣布不再為N-Gage 2.0添加新遊戲,並於2010年底停止了其包括遊戲交易在內的所有在線服務,從而在實質上關閉了N-Gage 2.0遊戲平台;之後他們又在2011年3月末關閉了平台的DRM的激活服務,將剩下的少部分用戶徹底逼去了更具綜合性的OVI商店——差不多可以說是以一種並不怎麼體面方式宣布了自己進軍遊戲業的嘗試已徹底失敗,也意味着在折騰了這麼長的時間後,N-Gage的故事終於可以告一段落了。

從鮮有人賞識的高端綜合電子設備,到似乎有着矯枉過正的「小眾」平台,N-Gage這顛沛流離的人生故事可謂是突出了一個生不逢時,似乎是諾基亞在遊戲領域的運勢在此終於消耗殆盡了。誠然,誕生時恰逢JAVA遊戲市場瀕臨崩潰的N-Gage絕對有資格控訴命運的無常,但其整個悲劇的源頭又何嘗不是諾基亞因膨脹而滋生的激進,盲目,以及傲慢:激進到無視技術累積像其他行業的翹楚直接發起挑戰,盲目到不顧市場和自身技術現狀而肆意搭建自己精美的空中樓閣,又傲慢到堅信玩家會施以援手為自己的一系列決策失誤買單,直到現實世界露出自己的猙獰才使得諾基亞痛定思痛,有所收斂,只是一切為時已晚。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我更願意相信N-Gage死於人禍而非天災,更何況JAVA手游其實並沒有隨諾基亞的失敗而徹底消亡,反而是N-Gage的幾位老朋友愈發輕車熟路地為玩家們帶來了一部部諾基亞標準的手游大作,竟也為行將就木的JAVA手游市場帶來了迴光返照般的點點希望,介於本期節目篇幅有限,這故事我們就在之後的節目里再向諸位娓娓道來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9698.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