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蛛WIN68評測

今年外設熱點是號稱FPS遊戲物理輔助的磁軸,剛上市的時候價格非常貴,隨着出貨量增加+成本下降,目前售價已經跌到百元價位,並且技術和配套軟件也成熟許多。

狼蛛WIN68評測

整體體驗下來,我個人覺得磁軸鍵盤和手柄一樣,當做專項外設會更合適,下面和大家分享下狼蛛WIN68這把性價比磁軸的評測。

省流總結

給懶得看完的朋友做下總結:

  • 磁軸鍵盤屬於非常特殊的外設,對FPS和手柄親這兩類遊戲的加成很高,不是說平時不能用,而是其特點會在這兩類遊戲中最大程度的放大。
  • FPS遊戲就不多介紹了,主要針對無畏契約和CS,磁軸的快速取消特性可以讓玩家輕鬆快速急停操作,說人話,遊戲精準對更高。
  • 手柄親的遊戲有說法,主要就是主機移植的部分動作遊戲,短時間多次輸入會存在指令堆積導致操作,磁軸可以實現快速觸發+新指令打斷舊指令的功能。
  • 驅動是網頁版的不需要額外安裝,但是需要一定時間去調試,不然買磁軸就沒意義了。
  • 後期維護非常簡單,軸體有問題可以直接拔插更換,鍵帽則是十字口通用
  • 和相關研發人員聊了下,雖然磁軸的物理開發基本到頭了,但軟件層依舊有優化空間,針對單獨遊戲的配置還那麼成熟,所以現在買個便宜磁軸先熟悉下沒毛病。

狼蛛WIN60/68系列磁軸鍵盤處於兩百元以內價位,和常規手柄一個價格,定位也一樣(專項外設),FPS、動作遊戲和3A玩家可以入手。

狼蛛WIN68評測

如果是打造新的桌面,可以考慮同時帶一把狼蛛SC800鼠標,主打輕量化+高DPI,同樣也是FPS利器,適合中小手用戶。

狼蛛WIN68評測

參數解析

磁軸的原理是利用霍爾效應,軸體磁鐵和PCB之間會產生電勢差,也就是電壓,設置不同觸發電壓就能精確調節軸體的觸發行程和鬆手行程,從而帶來和傳統軸體不一樣的使用體驗。

狼蛛WIN68評測

如果你看不懂上面的原理也沒關係,簡單形象的說一下磁軸特點:

  • 磁軸最大的優勢是支持RT調節,完全不需要安裝額外驅動,通過網頁就可以直接調整行程,相當於一把鍵盤就能滿足不同場景的需求。
  • 磁軸第二個優勢是可以快速停止輸入+打斷輸入,對於急停需求和預輸入會積壓的遊戲而言,能極大程度減少玩家的操作量+提升操作精準度+單位時間做出更多操作。
  • 磁軸第三個優勢是理論壽命,由於不需要墊片觸發,所以內部結構的物理損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後續維護也就是換個鍵帽的事情。
  • 磁軸的缺點是抗干擾能力較差,畢竟原理在這兒,周邊有強磁物體的話會干擾觸發,污物干擾倒是不重要,畢竟是看電壓的,只要能按下就沒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由於磁軸的可調節特性在這兒,外加上使用場景的干擾,首次使用需要用戶花點時間去調試,這個學習成本是無法避免的。

狼蛛WIN68評測

狼蛛WIN系列版本比較多,相同點都是單模+8000MHz回報率+金屬定位板,簡單說下區別:

  • 首先是配列,有60%配列和68%配列兩種,區別在於是否有方向鍵+功能鍵區,尺寸分別是321.14*109.06*37.17mm和302.14*109.06*36.91mm。
  • 其次是軸體,標準版的灰木磁軸觸發行程範圍為0.08-3.4mm,Pro和Max版本的形意磁軸/詠春磁軸則是0.1-3.4mm。
  • 第三是主控芯片,對應RT模式的調節精度,Pro版本支持全鍵0.02mm調節,Max版本則全鍵支持0.01mm調節,普通版本不支持高精度調節。
  • 最後是結構,標準版是PO夾心棉+底棉,Pro和Max版本多了EVA空格消音棉。

鍵帽倒是無所謂,原廠都是側刻的PBT鍵帽,Max版本是五面熱升華,軸心頂部就是正常的十字防塵口,常規鍵帽都兼容,後期可以隨意替換。

狼蛛WIN68評測

外觀開箱

由於這次拿到的是一整套,所以將鍵盤和鼠標分開展示下。

一、鍵盤丨狼蛛WIN68

前文提到過,狼蛛Win系列有60和68兩種配列,我個人建議是68,畢竟有些遊戲需要用到方向鍵。

狼蛛WIN68評測

作為入門級別的磁軸鍵盤,狼蛛WIN68底殼材質當然是堅固耐磨的ABS材質,正面右側刻有狼蛛Logo,看起來沒那麼單調。

狼蛛WIN68評測

底殼為定製的船殼,自帶符合人體工學的傾斜高度,輸入會比較輕鬆。

狼蛛WIN68評測

底殼的左上留有防盜孔位,經常出差的用戶可以搭配背包裏面的防盜扣使用,居家可以搭配洞洞板掛在牆上收納。

狼蛛WIN68評測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7475.html

(1)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簡單一點的頭像簡單一點
上一篇 2024-12-08 14:36
下一篇 2024-12-08 14:36

相關推薦

  • 鍵盤如何啟動運行

    鍵盤作為計算機的一部分,是輸入設備的代表,具有啟動運行的至關重要作用。本文將分多個方面詳述鍵盤如何啟動運行。 一、鍵盤的連接方式 鍵盤的連接方式有2種:一種是通過PS/2口連接,另…

    編程 2025-04-29
  • 如何用python鍵盤控制角色

    本文將從多個方面詳細闡述如何用python鍵盤控制角色。 一、安裝pygame庫 首先我們需要安裝pygame庫,它是基於SDL庫的Python多媒體庫,用於開發2D遊戲和多媒體應…

    編程 2025-04-28
  • Android如何點擊其他區域收起軟鍵盤

    在Android應用中,當輸入框獲取焦點彈出軟鍵盤後,我們希望能夠點擊其他區域使軟鍵盤消失,以提升用戶體驗。本篇文章將說明如何實現這一功能。 一、獲取焦點並顯示軟鍵盤 在Andro…

    編程 2025-04-28
  • Python接收鍵盤按鍵的方法用法介紹

    對於編程開發而言,常常需要獲取用戶輸入,Python自然也不例外。Python提供了多種方式接收鍵盤按鍵,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基礎方法 Python中最基礎也是…

    編程 2025-04-28
  • 外星人AW2725QF評測

    不同於以往幾年,近期許多玩家在選擇遊戲PC的時候提出了更多個性化的要求。例如面對《CS2》這樣的FPS競技類遊戲時,1080p分辨率就可以,400、500FPS遊戲幀率都不嫌低。但…

    2025-04-14
  • 泰坦軍團P2711V顯示器評測

    最近忽然發現,現在的顯示器這麼便宜了嗎。僅一千出頭就能擁有一台27英寸4K144Hz的IPS面板顯示器,更是支持一鍵切換到1080P288Hz的雙模模式。在FPS遊戲中享受一秒一波…

    2025-04-14
  • 優派VX27G81評測

    隨着玩家PC性能的逐步提升,對於顯示器畫面的表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在遊玩3A遊戲時擁有超高分辨率,有希望在玩類似CS2這類競技型FPS遊戲時擁有足夠高的刷新率,為此在去年就有…

    2025-04-14
  • RX9070顯卡首發評測

    從2022年底AMD RDNA 3架構發佈以及Radeon RX 7900系的首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多,在這兩年多的時間內,AMD其實一直在對RDNA 3架構的產品進行各種&ld…

    2025-04-14
  • 萬麗星際GeForceRTX5070評測

    相比RTX5080/RTX5090這些旗艦顯卡,RTX5070的用戶關注度更高一些,畢竟四千元價位型號才是主流選擇,更適合還在用RTX20系/RTX30系的老玩家升級。 本文和大家…

    2025-04-14
  • 狼蛛HERO68HE評測

    今年鍵盤圈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無疑是“磁軸”。與傳統機械軸體不同,磁軸鍵盤的工作原理基於霍爾效應,通過磁場變化來觸發按鍵信號。當按鍵按下時,內置磁鐵靠近霍爾傳…

    2025-04-11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