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 mangling是一種在編譯器和鏈接器中用於確保不同編譯單元中函數和變量名稱唯一的技術。一般情況下,這個技術是由編譯器提供的,它會將函數名和變量名進行編碼,最終在生成目標代碼時使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多個方面介紹namemangling的相關知識。
一、基礎知識
在C++中,函數名和變量名是通過mangling進行處理的。它的原理是在原函數名或變量名的基礎上添加一些額外的字符以實現唯一性。例如: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這個函數經過name mangling處理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add@@YAHHH@Z
其中,?是對函數名的修飾,@@用來分隔修飾後的函數名和參數列表,YA表示返回類型為int,HH表示參數為兩個int類型,Z是修飾符後綴。
在Windows系統中,name mangling規則是微軟通過編譯器定義的;在UNIX/Linux系統下,每個編譯器有自己的mangling規則。這也導致在不同平台、不同編譯器中編譯生成的目標代碼不能互相鏈接。
二、C++和C的區別
C語言並不需要進行名稱修飾,因為C編譯器會自動添加下劃線作為前綴來確保唯一性。而在C++中,由於支持函數重載等特性,因此需要對函數名進行處理以便區分不同的函數。例如:
extern "C" {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這個函數的編譯後的名稱仍然包含了修飾符,但是在程序鏈接時,編譯器會僅僅使用函數名「add」來進行鏈接。
三、調試難度
當程序中使用name mangling時,會給代碼的調試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如果一個程序中有兩個名稱相同的函數,那麼當出現錯誤時很難通過調試器找到具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調試信息需要包含在可執行文件或動態鏈接庫中。
以下是一個示例:
#include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int add(double a, double b) { return a + b; } int main() { std::cout << add(1, 2) << std::endl; std::cout << add(1.5, 2.5) << std::endl; }
如果使用g++編譯這個程序:
$ g++ -o example example.cpp
編譯器會自動進行name mangling,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中包含已編碼的函數名。當我們使用調試器查看程序時,它會進行自動demangling操作,但是調試器可能會解析錯誤,導致不能正確顯示函數名。
四、namespace的影響
當在namespace中使用mangling時,編譯器會在函數名前加上namespace的名稱。例如:
namespace mynamespace {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int main() { std::cout << mynamespace::add(1, 2) << std::endl; }
這個函數經過name mangling處理後,變成了這個樣子:
?add@mynamespace@@YAHHH@Z
可以看到,函數名前面增加了namespace名稱「mynamespace::」。
五、虛擬函數和多重繼承
虛擬函數和多重繼承會給name mangling帶來一些困難。因為虛擬函數需要在類的虛表中尋找函數的地址,所以在name mangling時需要考慮到類的層次結構。而多重繼承會導致類中存在多個基類的虛表,在name mangling時需要對繼承關係進行處理。
例如,有以下代碼:
class A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 class B { public: virtual void bar() {} }; class C : public A, public B { public: virtual void foo() {} virtual void bar() {} }; int main() { A* c = new C; c->foo(); delete c; }
這個程序中,類C繼承自A和B,同時重寫了A和B中的虛函數。當使用name mangling時,需考慮到類的層次結構和繼承關係。
以下是class C經過name mangling後的函數名:
??_7C@@6BA@A@@@, public: virtual void __thiscall C::foo(void) ??_7C@@6B@, public: virtual void __thiscall C::bar(void)
可以看到,class C的函數名包含了繼承關係和虛函數的信息。
結束語
本文從各個方面給出了關於name mangling的介紹。雖然在編程中我們很少直接使用name mangling,但是了解它背後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調試程序。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7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