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ython while循環
Python中while語句是一個常用的循環結構,在循環體中通過判斷條件是否滿足來確定是否執行循環語句。其基本用法為:
while condition:
# 循環語句
else:
# 條件不滿足時執行的語句
其中,while condition是循環的條件,當condition滿足時,執行循環體中的語句;當condition不滿足時,執行else語句中指定的語句。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通過while循環輸出數字1到5:
i = 1
while i <= 5:
print(i)
i += 1
else:
print("循環結束")
輸出結果為:
1
2
3
4
5
循環結束
二、Python whileelse循環
在while循環中還可以使用else語句,當循環中出現break語句退出循環時,else語句不會被執行;當循環正常結束時,else語句會被執行。
下面是一個示例代碼,判斷一個數是否為質數(質數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數):
n = int(input("請輸入一個大於1的整數:"))
i = 2
while i < n:
if n % i == 0:
print(n, "不是質數")
break
i += 1
else:
print(n, "是質數")
運行結果為:
請輸入一個大於1的整數:7
7 是質數
同時,在while循環中也可以使用continue語句來跳過本次循環。
三、優化代碼流程
在使用whileelse循環時,可以通過優化代碼流程,減少代碼量和提高代碼的可讀性。
針對判斷質數的代碼,可以改寫為:
n = int(input("請輸入一個大於1的整數:"))
i = 2
while i < n and n % i != 0:
i += 1
else:
print(n, "是質數" if i == n else "不是質數")
該代碼通過將判斷條件放在while循環中,減少了if語句,代碼更加簡潔。
另外,可以使用Python中的for-else語句來優化whileelse循環:
n = int(input("請輸入一個大於1的整數:"))
for i in range(2, n):
if n % i == 0:
print(n, "不是質數")
break
else:
print(n, "是質數")
代碼中使用range函數生成從2到n-1的所有數,依次判斷是否能整除n,如果能整除,則說明n不是質數,否則n是質數。
四、小結
Python中的whileelse循環結構可以在循環體中根據條件不同執行不同的語句,使用else語句可以在循環正常結束時執行指定的語句。在使用whileelse循環時,可以通過優化代碼流程來提高代碼的可讀性和減少代碼量。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