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c語言 宏定義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
掌握”宏”概念的關鍵是「換」,一切以換為前提。
舉個例子:#define PI 3.14
就是把程序中出現的PI全部換成3.14,這是我們數學中的π=3.14
所以宏定義#define f(x,y) printf(x,y)意思就是說
當代碼中遇到f(x,y)就它換成printf(x,y)
當引用 f(“%d\n”,m);的時候,”%d\n”相當於上面的x,m相當於上面的y。
所以 f(“%d\n”,m);就被替換為printf(“%d\n”,m);了
明白了嘛?
在C語言中 宏定義是什麼?
宏定義是C提供的三種預處理功能的其中一種,這三種預處理包括:宏定義、文件包含、條件編譯。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
擴展資料:
宏(Macro),是一種批量處理的稱謂。計算機科學裏的宏是一種抽象(Abstraction),它根據一系列預定義的規則替換一定的文本模式。
解釋器或編譯器在遇到宏時會自動進行這一模式替換。對於編譯語言,宏展開在編譯時發生,進行宏展開的工具常被稱為宏展開器。
宏這一術語也常常被用於許多類似的環境中,它們是源自宏展開的概念,這包括鍵盤宏和宏語言。絕大多數情況下,「宏」這個詞的使用暗示着將小命令或動作轉化為一系列指令。
C語言是一門通用計算機編程語言,廣泛應用於底層開發。C語言的設計目標是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方式編譯、處理低級存儲器、產生少量的機器碼以及不需要任何運行環境支持便能運行的編程語言。
儘管C語言提供了許多低級處理的功能,但仍然保持着良好跨平台的特性,以一個標準規格寫出的C語言程序可在許多電腦平台上進行編譯,甚至包含一些嵌入式處理器(單片機或稱MCU)以及超級電腦等作業平台。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了避免各開發廠商用的C語言語法產生差異,由美國國家標準局為C語言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美國國家標準語法,稱為ANSIC,作為C語言最初的標準。
目前2011年12月8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佈的C11標準是C語言的第三個官方標準,也是C語言的最新標準,該標準更好的支持了漢字函數名和漢字標識符,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漢字編程。
C語言是一門面向過程的計算機編程語言,與C++,Java等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有所不同。
其編譯器主要有Clang、GCC、WIN-TC、SUBLIME、MSVC、TurboC等。
參考資料:
宏定義-百度百科
C語言-百度百科
「C語言的宏定義」是什麼?
宏定義又稱為宏代換、宏替換,簡稱「宏」。
是C提供的三種預處理功能的其中一種。
1、宏名一般用大寫。
2、使用宏可提高程序的通用性和易讀性,減少不一致性,減少輸入錯誤和便於修改。例如:數組大小常用宏定義。
3、預處理是在編譯之前的處理,而編譯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語法檢查,預處理不做語法檢查。
4、宏定義末尾不加分號。
5、宏定義寫在函數的花括號外邊,作用域為其後的程序,通常在文件的最開頭。
6、可以用#undef命令終止宏定義的作用域。
7、宏定義可以嵌套。
8、字符串” “中永遠不包含宏。
9、宏定義不分配內存,變量定義分配內存。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06395.html